289
第一次伐晋之战(3)
2月,随着攻伐襄阳的秦军越来越疯狂,襄阳中城已岌岌可危,这,不是靠士气就能弥补的。
襄阳都护李伯护不想死,他还想富贵一生,于是秘密让自己的儿子逃出了襄阳,到苻丕军中投诚,并表示,希望秦军能在今夜某时对襄阳发动总攻击,因为那个时候,他能保证,襄阳西城门是开着的!
苻丕大喜过望,立即答应李伯护的要求,并在当夜袭击了襄阳中城。果然,当时中城的门户已经大开,苻丕便立即率军杀了进去。
当时,晋军完全没有准备,甚至不知道本来应该防守西城门的士兵去了哪里。所以当即陷入大乱,朱序见状不好,赶紧命剩余的士兵速往襄阳小城之内防守。于是,无数的百姓、士兵们疯狂往襄阳小城狂涌。可襄阳城里的人实在太多,秦军将士又已杀进了中城,往小城狂奔而来,所以朱序不敢多做拖延,只能在少部分士兵和百姓进入小城以后便关闭了城门。至于剩下的百姓和士兵,朱序只能看着他们投降秦军。
3月,又抵抗了一个多月的襄阳小城终于被苻丕所攻破,襄阳彻底陷落。而这期间,拥有七万大军的桓冲就只在一旁看着,终是没敢伸手援救。另外,在秦军对襄阳展开猛攻的时候,建康也曾派驻扎于夏口的刘波率八千精锐前往救援。可刘波和桓冲犯了一个毛病。他同样畏惧秦军如虎,所以只出行了一段距离便按兵不动,死活都不敢去援救襄阳。所以,襄阳陷落以后,东晋孝武帝大怒,当即免去了刘波一切职务,削为平民。桓冲见状,羞愧得无以复加,便也上表建康,声称要辞去所有的军、政职务。不过孝武帝却没有答应桓冲的请求。为什么?因为桓氏在东晋的势力实在太大了,如果答应了桓冲的请求,保不准会出现什么动乱。而就现在的局势而言,东晋是一点儿承受内乱的资本都没有了。因此,孝武帝非但没有惩戒桓冲,还勉励了他,让他戴罪立功。
再看朱序。
朱序被生擒以后当即被送往长安,苻坚大大赞扬了朱序这种死战不退的精神,所以非但没有惩罚他,还封他为度支尚书。
反观“功臣”李伯护,却被苻坚无情斩杀。当时,几乎满朝文武都劝苻坚不要这样,哪怕不奖励李伯护也一定不要杀了他,不然以后谁还敢投降秦军?下一次进攻东晋还不得遭受整个晋朝的全面死扛吗?!
这话说得对吗?完全正确!西汉之刘邦、东汉之刘秀、曹魏之曹操,这些英明的君主们哪一个不痛恨李伯护这等不忠之人?可在统一天下之前,他们都会给这种人一定的赏赐,怕的就是以后再战争的时候没人投降。可苻坚呢?他不听众人之言,当天就将李伯护全家都给杀了,这不得不说是苻坚的一大败笔。以后苻坚百万大军南下,为什么少有投降者?这就是根本原因!
再看战场。
公元379年4月,前秦其他方面军又相继攻下顺阳(河南淅川东南)、魏兴等地。于是,自襄阳至汉水上游地区,已尽数被前秦所夺。我们再来看东部战线。
话说前秦第四集团军开始对东部发动战争以后,建康方面便紧急命毛虎生率军往救。可两军还未等交战,襄阳方面吃紧的消息便传至建康。孝武帝认为襄阳才是最重要的,桓冲又不去救援,便命毛虎生放弃东部战线,改救襄阳。至于彭城、下邳方面,则由谢玄率一万北府兵前往相救。
那毛虎生在即将到达襄阳的时候,襄阳城已经被秦军给攻下来了,所以朝廷命毛虎生放弃襄阳,改救正在遭受攻击的巴地(时,巴地正被前秦第三集团军肆虐)。
因此,毛虎生马不停蹄赶往巴地,和前秦第三集团军决战。可秦军不管是山战、陆战、还是林战都相当强悍,再加上以逸待劳,所以在毛虎生到达巴地时便给了他迎头痛击。结果,毛虎生大败,巴地丢失。
再看谢玄方面。
谢玄的北府兵十分精锐,出发仅半个月的时间便已经到达泗口(江苏铜山),当时,彭城已经被围攻大半年了,城中的粮草早已断绝,所以士气很低,谢玄了解这一点,便派了一个叫田泓的将领前往彭城送信,可秦军的侦查太过严密,田泓未等靠近彭城便被抓获。搜身之后,秦人发现了谢玄给彭城的信,于是给了田泓很多钱,并许诺了大官,让田泓在彭城之下告诉彭城的守军,就说前来援救彭城的晋军已经被消灭,让他们不要继续抵抗了。
田泓听罢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当时就答应了。可就在秦人将田泓押到彭城之下以后,田泓却突然对城上的士兵们暴吼道:“谢将军的援军马上就要到达城下,你们一定要努力守城,坚…”
噗!!
未等田泓说完,一把尖刀便从他的胸膛中窜了出来。彭超黑着一张大脸继续下达攻城指令。可此时彭城的晋军已经知道援军就要到来,再加上被田泓忠君爱国的精神所感染,所以一时杀声震天,士气爆棚,使得秦军根本无法攻下彭城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