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3.10第一次伐晋之战(1)(图28:前秦第一次伐晋作战经过图)
公元377年7月,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加谢安侍中职,并在同时任命谢安为扬、豫、徐、兖、青五州大督,给了他整个东晋最大的政权、兵权,使谢安一跃成为了东晋的第一权臣。
10月,孝武帝又任命桓冲为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大督兼荆州刺史,同时任命桓冲的儿子桓嗣为江州刺史,以此和谢安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之后,又任命五兵尚书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兼徐州刺史,征西司马谢玄为兖州刺史兼广灵相,负责监督长江以北诸军事。
以上的种种任命,除了达到相互牵制,让东晋军权多元化以外,还隐隐暴露出一个情况。什么呢?那就是东晋和前秦之间,恐怕要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了。(注1:王蕴,字叔仁,汉种,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外戚大臣,官宦世家,a+级行政大臣,拥有很强的行政能力。据史料载,王蕴行政经验丰富,从地方小官一路做到朝廷命官,并且每到一地都能将此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对他歌功颂德,是盛世不可多得的人才。注2:谢玄,字幼度,汉种,今河南太康人,是谢安的侄子,更是东晋少有的a级名将。其实,我认为谢玄统军作战的水平应该能到s-的,不过他的战绩虽大,但却不多,我实无法定其为s级)
谢玄上任以后坐镇北府(前京口),每一天都在督促着将领们训练自己的士卒。因为谢玄知道,强大的前秦马上就要对东晋动手了。虽然,东晋的水上作战强于秦军数筹,可步兵的差距也不能太大,不然必败无疑!因此谢玄才如此紧张地让部下们加紧训练士兵。可因为气候、地理、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南方人确实没有北方人在陆地上的作战能力彪悍,因此不管多么刻苦的训练,南兵想要在陆地上赶上北方的层次也是不可能的。
谢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因为他知道,凭长江天险最多只能和秦军打一个平手,可如果陆军也有和秦军抗衡的能力,那么就有那么点儿希望击败秦军了!因此,谢玄必须要有一支精锐的步兵。
最后,想来想去的谢玄还是将手伸到了北方人的身上。当时,因为北方常年发生战争,所以不断有北方流民逃往南方避难。而东晋呢?为了增加人口的数量更是来者不拒,所以现在的东晋已经聚集了很多很多的北方人。谢玄为了组织一支精锐的部队,便从这些北方人中挑选了一批最身强力壮者,然后采用了近乎凶残的训练方法训练这些北方大汉,结果没过多长时间,这些士兵便练就了一身精悍的杀人技巧,单兵作战能力不但不输于秦军,还远远地超越了他们。
谢玄非常满意,因此将其归于部曲。因为这精锐都跟着谢玄驻守北府的关系,时人都称这些特种士兵为“北府兵”。
不过得到了北府兵还不是谢玄最大的收获,他最大的收获是,在这群北府兵中发现了一个超级人才,他的名字便是刘牢之了。
刘牢之,字道坚,汉种,今江苏徐州人,s-级骁将,a+级统帅。刘牢之出身将门世家,从小便对统军作战有超乎常人的天赋和兴趣。成年以后,刘牢之更是出了名的神箭手,他身体强壮,面色赤紫,双目生得奇异,长相十分吓人。可这个勇猛汉子不单单武艺高强,为人还深沉刚毅,足智多谋,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要说缺点,那就是生性多疑,残忍好杀,且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忠诚之心。
公元378年,已经休兵一年的苻坚终于对东晋露出那潜藏已久的獠牙。无数的前秦士兵都在频频往南部边境集结。一时间,整个长江北岸充满了肃杀之气,前秦水军的操练之声,每一天都会震动天际。
东晋孝武帝知道,苻坚终于要对自己动手了,于是立即召集谢安等一众晋朝文武大佬,共同商议出了一套防御秦军的作战方案。其作战总纲便是四个字—防守反击。
什么意思呢?就是通告各地,战争最开始的时候万万不能和秦军在陆地上决战,一定要凭借高大的城墙和灵动的游击消耗秦军锐气,等将秦军的士气消耗掉以后再行决战。其具体布置如下:
尚书仆射、侍中、五州大督谢安率主力部队坐镇建康,保证中央安全,同时声援各处战场。
右将军毛虎生率将兵五万坐镇姑孰(安徽当涂),保护建康之侧翼(注:毛虎生,汉种,今河南原阳人,一生都在军旅中冲杀搏命,是一名极富经验的老将,属东晋名将)
桓冲的儿子,江州刺史桓嗣坐镇寻阳(江西九江),防备攻击荆州方面的秦军。
五兵尚书王蕴率军坐镇北府,以守备建康之右侧翼,同时随时做好支援徐州方面的准备。
豫州刺史桓(同名)伊坐镇寿春(安徽寿县),协调荆州与建康以北之防务。
兖州刺史谢玄改镇广陵,主要负责硬杠东北方面的秦军。
七州大督桓冲率七万部队坐镇荆州,防备秦军北部之主力。
凉州刺史朱序则坐镇襄阳,抵挡秦军最前线的猛烈进攻。
以上便是东晋的布防结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的防守策略是三点主防(荆州、徐州、建康)侧点辅防的战略法。
之后,秦军攻击布局。
本次作战,秦军共分三路大军同时向东晋攻击。其具体布局如下:
第一集团军:
主将:前秦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尚书令、长乐公苻丕。副将:武卫将军苟苌,尚书、亡国之君慕容暐,以及前秦名将杨安。兵力:步骑七万。作战意图:出武关,直攻襄阳。
第二集团军:
主帅:京兆尹慕容垂。副帅:扬武将军姚苌。兵力:步骑五万。作战意图:攻破南阳以后从南乡(河南淅川)而下,之后到达襄阳,辅助苻丕攻下襄阳以及整个荆州。
第三集团军:
主帅:前秦领军将军苟池。副帅: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兵力:步骑四万。作战意图:出武当(湖北均县以北)直下襄阳,和前两路大军共会襄阳攻之。
以上,便是秦军之部署,现在,我们直接进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