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灭代(下)
当初,为了感谢弟弟拓跋孤的让位之情,拓跋什翼健曾将国家一半土地的管理权都交给了拓跋孤,可等拓跋孤死后,他又将土地的管理权给收了回来。本来嘛,给你半个国家那是为了感激你当年的恩情,如今你死了,总不能再把一半的国家都让你的后辈继承吧?这本是无可厚非。可拓跋孤的儿子拓跋斤却因此不平、愤恨,总想找一个机会杀了拓跋什翼健来泄愤,不过始终没有机会,这才一直隐忍。
直到拓跋什翼健再回云中,这货知道机会到了,于是找到了拓跋什翼健的儿子拓跋寔君道:“自从太子拓跋寔死后,新太子之位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章程,我认为,老家伙不是要传给太孙拓跋珪就是传给慕容妃那几个儿子。拓跋珪不过一个只有6岁的崽子,国家给他能行吗?慕容妃那几个儿子狠辣无情,一直视您如仇敌,如果让他们继承位置,我保证你活不过第二天,既然这些人谁都不能立为储君,那你为什么不努力一下呢?”
拓跋寔君:“你的意思是?”
话音刚落,拓跋斤便给了拓跋寔君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拓跋寔君先是一震,旋即陷入沉默,大概一炷香后,拓跋寔君的眼神变得凶狠,只一个字:“善!”
当夜,拓跋寔君带着自己的卫队突然袭击了拓跋什翼健的行宫,不但将慕容妃的儿子们全都杀了,甚至连自己的亲爹也一块儿做了,可怜拓跋什翼健,这个拓跋鲜卑的一代雄主,就这么撒手人寰。不过因为拓跋珪的年龄太小,母亲还不是拓跋什翼健的妃子,所以对拓跋寔君没有威胁,拓跋寔君便没有动他。
拓跋寔君以为,杀掉了这些对自己有威胁的人,自己就能稳坐代国国王的宝座。可他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拓跋什翼健死后,本来就如履薄冰的鲜卑各部纷纷独立,代国瞬时之间乱作一团,甚至连云中的官兵都开始四散而逃,完全没有哪怕半点儿的凝聚力。符洛也是征战沙场的老将,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千载难遇的良机,便立即命李柔和张蚝率数万兵马北征云中。
结果,以往勇猛的代军在这一次战争中一触即溃,拓跋寔君更是被秦军所生擒。这之后,整个代国尽皆向秦军投降,没有哪怕稍稍的抵抗。强大的代国就这样被前秦所灭,前后不到三个月。
灭亡了代国,秦王苻坚特意召唤在代国很有名望的燕凤,询问他拓跋寔君谋反的详细情况。(注:燕凤,字子章,汉种,今山西代县人,a+级行政大臣,a级谋士,沉稳,果断,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燕凤在年幼的时候就十分喜爱读书,所涉猎的书籍广泛,在北方一众书生中很有名望。代国国君拓跋什翼健在早年便听说过燕凤的大名,而代国,又极其缺少这种有能力的文官,所以当即遣人前往邀请。可燕凤呢?却不愿意做代国的官,便果断拒绝了拓跋什翼健的请求。拓跋什翼健于是大怒,没几日便率大军包围了燕凤所居住的城市,并在城外大声吼道:‘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你们城中有一个叫燕凤的,我现在就要他!如果他不肯为我所用,那我就屠尽你们满城。’城中军民没有办法,只能将燕凤送给了拓跋什翼健。而燕凤也不想自己的父老乡亲因为自己的关系被拓跋什翼健所杀,便答应了拓跋什翼健,从此成为了代国的官员。这之后,燕凤相继成为了拓跋什翼健的左长史、太傅,受到拓跋什翼健的重用,凡有什么大事都会找燕凤商议)
而当苻坚听完燕凤的话以后愤愤地道:“天下所有人丑恶的嘴脸都是一样的。”于是便将拓跋寔君和拓跋斤等人押送到了闹市,当场车裂。
做完这些以后,苻坚听说拓跋什翼健还有一个叫拓跋珪的太孙,是代国的王室正统,便想将拓跋珪接到长安来,以后等这孩子大了再立为傀儡代王,以方便自己统治,省的这孩子在代地从小就积累相当的人脉。
可就在苻坚要行改变历史之举时,燕凤突然站出来道:“陛下,代王拓跋什翼健刚刚死去,群臣、部署背叛离散,那个叫拓跋珪的孺子更是只有六岁而已,对大秦没有半分威胁。所以现在的代地看似还有一个孺子可以领导,可实际上,大部分的部落在暗中都已经归顺了刘库仁和刘卫辰。所以他们才是现在代地真正的统治者。至于那个叫拓跋珪的孩子,陛下完全不用过分关注。刘库仁,勇猛又有智谋,刘卫辰则狡猾多变,他们都不适合独担重任,所以应该将代地一分为二,让两人分别统治,他们两个人历来就有深仇大恨,所以势必不会整合到一起。如此,双方互相牵制,陛下就不用为北方的安全而发愁了。至于拓跋珪那个孩子,等他长大了再立为代王,便有三方牵制,拓跋珪也一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北方就会更加稳妥了,这才是安定边境的良谋啊。”
苻坚认为燕凤的话非常有道理,便将代国的百姓、地盘分为两部分,自黄河以东属刘库仁,黄河以西则属刘卫辰,让他们分别统领各自的部众。至于年幼的拓跋珪,苻坚直接不管了。(一说拓跋珪实际上是在长安长大的,苻坚也没有听从燕凤的话,不过这种说法和大多史料相违背,所以本文不从)
就这样,拓跋珪得以在母亲的带领下投奔到了强大又对拓跋氏忠心耿耿的独孤鲜卑。
至此,秦王苻坚不仅扫平了整个北方,甚至连塞外的危险也彻底消除,因此,现在在苻坚眼中只剩下了一个敌人,那,便是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