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9.10凶猛前秦
公元361年9月,前凉国内突然发生政变,一个叫张邕的右司马嫉妒宋氏家族独霸朝纲,因此发动了武装政变,将宋澄斩杀,并将宋氏家族血腥屠杀,连根拔起,据说,连个种都没给宋家留下(过程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记载,只有结果)。
张玄靓迫于无奈,只能封张邕为首辅,并任命其叔父张天锡为中护军,让两人共同执掌前凉之大权。
同月,两面三刀的张平又作妖了。(张平还记得不?就是之前那个叛赵自立,然后又据并州叛秦投晋,然后又叛晋投秦,然后又叛秦投燕那厮)这一次,他在全无征兆的情况下直接突袭并占据了前燕的平阳,并杀死本地太守。然后,这厮马不停蹄,直接攻陷了雁门,并斩杀雁门太守。
可就在这前景一片大好之时,秦王苻坚突然下令,命大军从背后对张平发动了攻击。
张平为什么敢肆无忌惮地攻击前燕呢?
这第一,当然是因为前燕没有准备,可以打前燕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因为前秦和前燕之间是敌国关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所以张平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攻击前燕的时候前秦会在背后搞自己。甚至张平还幻想着自己在和前燕斗争中如果陷入劣势,前秦还会帮衬自己一把,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可让张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苻坚,这个他眼中的老好人竟然不走寻常路,竟然在自己风头最劲的时候在他的屁股后面狠狠来了一招千年杀!
说好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呢?!
张平是欲哭无泪。
当时,张平几乎所有的军粮辎重都在大后方,如今后方被端,他再也没有了反击的可能。更可怕的是,那苻坚轻易不杀人,杀人做全套。在攻下张平大后方以后,苻坚根本不给张平任何休整甚至反应的时间,竟兵不卸甲、马不停蹄,直奔平阳、雁门而去。
张平料定不是前秦的对手,只能舔着一张大脸去向前燕投降,并发誓发誓再发誓,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背叛前燕。
可这一次,燕主慕容暐只回复几个字:“去你x的”。
结果,张平被苻坚成功灭亡,前秦之版图再添一个并州。
同月,刚刚内乱完毕的前凉再来内乱。那张邕自谋杀宋澄上位以后,便广结朋党,纵行淫虐,专擅朝政,滥施刑罚、杀戮,所以国人都很痛恨他,想要除之而后快。张天锡呢?自然是从上位以后便无时无刻不想除掉张邕,坐那真正的第一辅政大臣。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动手,其原因无外乎是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可就在这个月的某一天,张天锡手下一个叫刘肃的人找到了张天锡,并对其道:“从最近来看,我们凉地的祸乱还没有结束啊。”
张天锡:“哦?这话怎么说?”
刘肃:“怎么说?如今张邕出入朝廷就好像当初的张祚一样,还用再说什么?”
张天锡:“…我本来就对他有心,可惜自觉没有办法,所以一直没有出手。”
刘肃:“对付他还用什么办法,直接杀了就是。”
张天锡笑着道:“你说的倒是轻巧,那张邕手中将兵众多,想杀他哪有那么简单?”
刘肃:“杀他哪用那么费劲,只需要我和一个叫赵白驹的朋友便足够了。大人您放心,就我们两人行事,成功了您就是第一辅政,失败了也和您没有关系。我们将命送掉而已。”
话毕,张天锡又是思考了一会儿才默默点头,算是答应了刘肃的谋划。
公元361年11月,张天锡和张邕一起入朝。可就在两人即将进入大殿之时,刘肃和赵白驹突然冲了过来,那刘肃拔出手中佩剑,直接冲张邕刺去。张邕反应也是奇快,见有人要杀他,向旁边一个狗吃屎躲过了刘肃的刺击。可还未等反应过来,赵白驹拎着一把大刀也砍了过来。
那张邕见状,又是一个翻滚躲过了赵白驹的砍击,然后疯也似的向宫外逃亡。那两条小短腿捯饬得如同飞起,竟然硬生生地逃出了刘肃和赵白驹的追杀。
过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之前逃跑的张邕又冲了回来。不过这一次,张邕不再狼狈,而是气势汹汹,为什么?因为他现在后面跟了三百多个面带杀气的西北大兵。
本以为这一次一定能要了张天锡等人的小命,可未曾想到,就在这三百个气势汹汹的大汉即将冲进宫殿之际,张天锡突然站在宫门高处大声吼道:“张邕穷凶极恶,毫无道义,已经杀掉了忠于国家的宋氏一族,现在又要斩杀国主和其宗室。这种人,早晚死于他人刀下,下面的一众将士都是世代忠于凉国的忠臣,怎么能将刀兵指向我呢?!如今要擒获的,只有张邕一人!你们如果能在此时调转刀兵,我,张天锡可以向你们保证,事后不但不会有半点儿惩罚,还会让你们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话毕,整个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然后,三百多把钢刀齐齐指向了张邕。
就这样,张邕惨死姑臧王宫之前,张天锡则第一时间屠杀了张邕的全族老小。
事后,张玄靓任命张天锡为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使其成为了军政大权一把抓的第一权臣。
12月,张天锡命令张玄靓改变纪年,所有的时间都要和东晋保持一致,因此下诏改建兴四十九年为东晋的升平五年,并派遣使者往建康,希望重新为东晋之藩镇。
晋哀帝当即应允,并封张玄靓为凉州大督、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同月,在王猛的建议和作用下,秦王苻坚开始命令全秦州郡推荐孝悌(孝顺父母的)、廉直(清廉耿直的)、文学(文学出众的)、政事(善于施政的),并亲自对他们加以考察,然后任命到相应的位置上去。如果推荐的人才和事实相符,那么苻坚就会重赏推荐人,如果推荐的人才和事实不相符,那么苻坚就会重重地处罚推荐人。此法是由国君亲自监督任命,以时间、政绩为考察,还有相应的赏罚制度,完全结合了春秋战国直到两汉的用人优点(春秋战国实行推荐责任制,两汉实行孝廉、方正、力田推荐制),可以说是至今最好的选人制度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国君会非常劳累)。所以整个前秦的官员不敢妄加推荐,也没有请求拜托的现象,读书人全都自我勉励,即使是宗室外戚,没有才能的也没有机会得到重用,所以这时候的前秦官员人人称职,农田得以修整,荒地得以开垦,仓库也非常充实,盗贼则息声敛行。
前秦,正在疯狂地壮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