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9.7谢安登场
公元360年2月,秦王苻坚分司隶部分土地设置雍州,并任命河南公符双为雍、河、凉三州大督,并兼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算是委以重任了。
同月,仇池公杨俊去世,其子杨世继位。
3月,前燕朝廷正式下葬前主慕容儁。当时,因为全国的士兵都在往邺城集结,所以骚扰百姓,擅自逃回家乡的士兵特别的多。因此,从邺城向南,道路堵塞,社会动荡不安。
慕容恪对此事高度重视,遂命慕容垂为征南将军、河南大督、兖州牧、荆州刺史,坐镇梁国,震慑南部宵小。
这之后,慕容恪还特意任命两名骁将率两万精锐骑兵满河南的溜达。最终,全国安定,不复骚乱。
史书上说,这都是那两万名精骑才产生的效果。可我却认为,坐镇梁国的慕容垂才是一锤定音的关键。
3月,匈奴铁弗部部大刘卫辰派使者向前秦投降,请求在内地划给他们农田耕种,春天来秋天走。秦王苻坚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将铁弗部的匈奴人收为藩属。可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前秦的一个将军便违背苻坚的命令,私自率军抢夺了铁弗部的物资,满载而归。
此事发生以后惹得苻坚大怒,他当即将这名将军招致长安,指着他痛骂道:“本王现在的工作重点便是以恩信来安抚戎狄,你他x到好,直接贪图小便宜而坏了本王的大事!你这种人,还配在本王手下继续为官吗?”
就这样,苻坚将那个惹事的将军贬为庶民,并将抢夺的财物全部还给了刘卫辰,还好一顿道歉,如此才平息了这场暴乱。不过通过这件事,刘卫辰也不再那么信任苻坚了,聪明的他选择了狡兔三窟,于是在本年6月,又秘密遣使往代国(拓跋鲜卑),请求拓跋什翼健能将自己的女儿给嫁过来。
聪明的拓跋什翼健岂能不知刘卫辰所想?可通亲也更符合代国的利益,拓跋什翼健便答应了刘卫辰的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了过去。从此,代国便和匈奴铁弗部勾搭在了一起。
公元360年9月,东晋朝廷正式任命谢安为征西司马,使得这个拥有大才的人从此正式走上了东晋的历史舞台。
谢安,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s-级辅政大臣,谢安的父亲名叫谢裒,是东晋大臣、名士,所以谢安也是官宦世家。不过,谢安并没有那些官宦子弟的坏习惯,他喜欢读书,热爱读书,并且拥有相当聪明的头脑,往往能够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谢安性格沉稳如山,不管什么大事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信念,所以一个相术大师在看过谢安的面相以后赞善道:“这孩子有大家的风范,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比王东海(东晋初年的名士王承)差。”
谢安年少时,已经是东晋出了名的大学问家,并且得到了当时的丞相王导的看重。可谢安却不想做官,朝廷每每派人招纳,谢安总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后来,这货为了躲避朝廷的登庸,干脆隐居到了会稽的东山,与王義之等名士每天研究学问,饿了就出门打渔。
有人说谢安这样做完全就是沽名钓誉,实际上心中是想做官的。也有人说谢安就是一个不愿做官的人,这都是出自他的真心。可真正了解谢安的人会说:“谢安确实不想做官,可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紧迫感,一旦家族遭受了危机,他会第一个冲到最前面。”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公元359年,谢万北伐失败,被贬为庶人,这使得谢氏家族遭受了毁灭一般的打击。而直到这时候,谢安才觉悟,他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他要当官,他要拯救谢氏家族!于是,谢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请,成为他的帐下司马。
朝廷多次征兆谢安,谢安都没有答应,而自己只是试探性地召唤了一次,谢安就收拾行装前来投奔。不管什么原因,桓温都感觉相当有面子,于是亲自接待了谢安,以最豪华的规格招待了他。
最开始,桓温大概只是想感激一下谢安。可聊着聊着,桓温便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就好像当初的苻坚和王猛一样。于是,这场酒宴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才结束。而直到这时,桓温还是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在谢安告退之后,桓温笑着对一旁的心腹道:“你们见过这样博学的客人吗?”
这之后,桓温时常会亲自到谢安的府中拜访,和其讨论政事,谈天说地。谢安性情迟缓,就好像一只温柔的树懒,不管做什么都很慢,所以一次桓温来拜访时,谢安还没有收拾完自己的头发。而桓温呢,就那样坐在原地等着。
许久,谢安收拾完毕,为了能快一点,便让侍者取来头巾。可桓温却制止了侍者道:“我不着急,让司马带上帽子再出来也不迟。”
就这样,桓温又等了很长时间才将谢安给等出来。
没错,桓温就是如此器重谢安。不过这时候的谢安已经40多了,这种年龄,他还有带领谢氏家族兴起的时间吗?我们拭目以待。
252
9.8过渡
公元360年10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苻坚和王猛的共同努力下,前秦已经越发强大,不管经济、政治、军力都在稳步地提升。周围的各个部落见状,都来投奔前秦,希望苻坚能将他们安置在塞南地区,让他们也过上和铁弗部一样幸福安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