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9.5天佑东晋
公元359年8月,燕军前部数万大军开始向南侵略,晋穆帝闻讯立即命泰山太守司马攸率水、路两万大军入石门(山东平阴北),将士兵都屯驻在黄河中的小岛上,以此来阻击燕军。
同月,前燕上庸王慕容评率五万步骑混编部队和诸葛攸在东阿(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交战,结果诸葛攸大败,狼狈南逃(过程未载)。
10月,诸葛攸大败的消息传至建康,晋穆帝得知后立即命四州大督谢万率四州之军进驻下蔡(安徽凤台)以防燕军。为保万无一失,晋穆帝还同时命青、冀、徐、兖、幽五州大督(实际可征之兵不到两州)郗昙(官宦氏族子弟,能力平平)率军自下邳进军高平(山东金乡西北四十里),从侧翼牵制燕军进而达到支援前线的效果。
于是,燕、晋遂展开东起今之山东长清,西迄洛阳广约千里之正面争夺战。
同月,慕容儁见晋军有大批量的部队调动,立即遣两路大军南下,一军由东阿南下攻谯,一军由濮阳南下攻许昌。至于东晋的谢万,则第一时间率军往洛阳疾行。因为谢万知道,只要能将洛阳守住,那么就能有效的牵制燕军,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
谢万的大战略思想是对的,可他带兵的能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那谢万乃是一介文人,性格豪放自负、自命清高,从来都不将手下的那些武夫放在眼里,平时一句话都不愿意和他们说,就更别提什么抚慰兵众了。所以将士们暗中都十分厌恶谢万。
谢万的哥哥谢安看出军中的隐患,于是劝谏谢万道:“一个军队的最高统帅,他的第一要务便是调配部队,使将领、士兵阴阳调和。所以你应该常常与将领们接触,让他们身心愉悦,岂能如此傲慢地对待将士?这样还如何成就大事?”
谢万拗不过谢安,再说人家说的也确实有道理,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在一众将领不解的表情下拿着如意一个个指点道:“众位都是我谢万优秀的兵卒啊。”
话毕,转身便走。仿佛只夸奖这么一句便是对这些武夫最大的褒奖。
谁他x要你如此敷衍的褒奖!!!!!
一开始,一众武将们不明白怎么回事,还一脸的蒙圈,可反应过来的他们当即暴怒,对谢万越发痛恨。谢安见状,怕自己的哥哥遭遇不测,便亲自深入到各个主将的军营中去,用真心和他们相交。如此,才使得一众将领的怨恨之心逐渐平复。
咱就说,一支好好的军队被谢万带成这样,还能指望着建立什么功勋?
果然,就在谢万军前往洛阳的途中,突然出现了变故。之前咱说过,在谢万的身后还有一个叫郗昙的带领一部援军掩护谢万侧翼。可就在谢万的大军即将到达洛阳之际,郗昙的士兵突然撤退了(其实不是撤退,而是因为郗昙患上了重病,所以大军暂时后退)。谢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没有郗昙的掩护他又不敢再向北走,便只能放弃前往洛阳的计划,暂时退回原地。
可那谢万愚蠢无比,向后退军的消息根本没和部队的将领透露,这就使得士兵们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以为前面有数十万残忍的燕军正在等待着自己,于是恐慌无比,最后不知道是谁嗷唠了一嗓子,大军就这样直接溃散了。
谢万呢?这个军事白痴,他见士兵都在四散奔逃,以为是中了敌军的埋伏,竟直接舍弃了这些士兵,只带一些将领便往南逃亡了,所以数万人的部队就这样如同搞笑一般的溃散了。
当时,东晋北部主力军全都在谢万手中,所以谢万这么一撤退,也就宣布了北部防御的整体溃败。而慕容儁,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遂于旬月之间相继攻破了颍川、许昌、谯、沛等多地,使得东晋北部的土地大范围沦陷。
晋穆帝因此大怒,遂贬谢万为庶民。可现在的晋穆帝已经没有时间愤怒了。为什么?因为燕军夺下了这些重要的地方,有了南侵的根据地?不不不,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方面罢了。最重要的是,前燕吞掉了这么多的土地,他还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所以现在的燕军不但拥有完整的军事力量,士气还杠杠的!
最要命的是,东晋北部已经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力量了,所以前燕要是在这时候对东晋发动大规模攻击,那结果一定是毁灭性的。这,才是晋穆帝此时最为害怕的事情。
慕容儁呢?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时机。
公元359年年末,燕帝慕容儁在邺城举行大阅兵,打算在大阅兵以后便命慕容恪为主帅,统帅大军进犯东晋。
可就在阅兵大典上,慕容儁突然晕倒在了地上,周围将士顿时之间陷入恐慌,慌忙将慕容儁抬回了皇宫。
经过太医的诊治,将领们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因为太医说:“圣上还剩下的生命,也就这几个月了。”
因此,前燕南征之大计宣告流产,前燕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