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北部风云(中)
公元328年8月,盛怒的刘曜亲率大军追上了石虎所部,二话不说便对其展开了凶猛的进攻。石虎见逃脱不掉,只能掉头和其战在了一起(具体过程史无所载)。最终,石虎被刘曜大败,麾下心腹石瞻被杀,其心腹兵众尸体遍布两百余里。
石虎虽然九死一生逃到了朝歌,但手下几乎已无可用之兵。至于刘曜,则通过这次的胜利抢夺了上亿军资,然后继续率军从大阳渡过黄河,对洛阳展开了合围。
洛阳,千古名都,从商时便是天下陪都,历经数千年坚挺不倒,更是东汉、曹魏、西晋之国都,虽曾经受董卓等暴虐之人多方摧残,但城墙依旧坚固,整体防御力更是其他大型都市不能轻易相比的(长安除外)。因此,想要强攻下洛阳,不崩下一口大牙根本不现实。
刘曜深知此理,同时更知道之后还要面对石勒的主力大军,所以没有强攻洛阳,而是掘开了千金堨的储水库,用这无尽的大水淹没了洛阳这个千古名都。
这之后,刘曜一边等着洛阳陷落,一边调兵遣将同时攻击汲郡、河内等地。后赵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畏惧刘曜之兵威,皆向其投降,洛阳也岌岌可危,时刻都有被攻占的风险。
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襄国,襄国为之大震,更有大臣劝石勒先不要管洛阳的危机,应该将刘曜的锐气磨没以后再行进攻。可石勒不听,反要亲自率大军前往救援。其谋主程遐极力劝说道:“刘曜孤军深入千里之外,战线拉得太长。现在看来虽然风光无限,但势必不能持久,不如静观其变,等刘曜锐气尽失之时再往攻之。况且,陛下乃是一国之主,不应亲自动身,不然有什么意外,国家乱矣。”
本以为石勒哪怕不用他的策略也会折中一下,岂料石勒突然将手按在宝剑上,然后对程遐毫不客气地吼道:“自你继右侯之后,整天瞎咧咧,崩不出半个好屁,要是右侯还在我身边,岂用我如此劳心劳力!你与右侯差远了,给我滚出去!我现在不想见到你!”
程遐无奈,只能流泪而去。也不怪他一个大老爷们流泪,自为石勒谋主以来,石勒一天到晚左一句右侯右一句右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可纵观这天下,哪他X有那么多右侯。
程遐委屈,真的委屈。
程遐走后,石勒又招来徐光等人道:“刘曜凭一仗之威占据洛阳,进而围攻金墉。庸人都以为他锐不可当,不能现在和他决战,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刘曜那厮率十万精锐攻一城百日却不能下,士兵早已经疲惫不堪。我用精锐的士兵攻击他,一战就能擒获这厮。反之,如果任由他攻击金墉而不管,刘曜势必会全吞司州,进而攻击冀州。那时,刘曜真正的锐气已成,还有谁能抵挡得了他?冀州是我们的大本营,一旦大本营受到攻击,整个黄河以北就会陷入动荡的局面,要知道,北面的那些家伙还在盯着我们呢。到时,四面被强敌攻击,我们才是真的完了。我想亲自带兵和刘曜决战,可程遐不希望我去,你们认为呢?我该不该亲率大军征伐?”
徐光回答道:“刘曜借着击败石虎的势头猛攻洛阳,锐气可谓冲天,可直到现在都无法彻底攻下,从此就能看出,他的能力也就那么点,大王您威风胆略天下无双,一旦出兵讨伐,刘曜必望风而逃。因此,平定天下就在这一战了,此绝好时机万万不能错过!”
石勒:“善!”
公元328年11月,石勒命石堪、石聪及豫州刺史桃豹各自统帅现在能够调遣的所有士兵至荥阳汇合,然后往成皋集结。又命石虎率领后备军自朝歌占据石门(河南广武东北入河之口),然后往成皋集结。至于石勒自己,则亲率步骑精锐四万余人赶赴成皋方向。
数日后,石勒从大堨渡过黄河,距离洛阳已经越来越近了。而随着距离的临近,各个将领都有些紧张,毕竟将要面对的是天下有名的刘曜。
当时,也有些紧张的徐光曾询问石勒:“陛下觉得刘曜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们?”
石勒凝重地回答道:“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占据成皋关以阻击我等,如果刘曜采用这个策略,我们就麻烦了。第二种,在洛水设阻,坐守洛阳。此为下策,一旦刘曜选择了这种办法,那他就必死无疑!”
徐光不太懂为什么选择第二种就会死,所以不懂就问。可石勒呢?只是笑而不语。
公元328年12月1日,后赵各军顺利集结在成皋,共有步兵六万,骑兵两万七千。当时,刘曜并没有将重兵囤积在成皋关,还在围攻金墉,甚至都没有派一兵一卒在成皋一带警戒。所以当石勒看到成皋关空无一人以后,哈哈大笑道:“这是老天在眷顾我啊!”
那么刘曜为什么对于警戒如此疏漏呢?
众所周知,刘曜的领兵才能非常不错,用兵打仗一辈子少有败绩,而仅有的那几次败仗无一不是轻视对手疏于防范所致。因此,这就是刘曜的老毛病,不过经历了那几次失败以后学聪明了而已。可有一句话叫什么?“狗改不了吃屎”。
如今,因近些年的不断胜利,使得刘曜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重复昨天的故事。刘曜认为,自己击败石虎并没有多长时间,整个司州也快收入自己麾下,兵威甚盛,石勒不会轻易对自己动兵,起码要过好长时间才会对自己动手,所以防守疏漏,不抚士卒,成天在军营中和佞臣饮酒嬉戏。一旁官员但凡有敢劝谏的,他都会抽出宝剑直接砍下劝谏人的脑袋的。逐渐地,再也没有一人敢劝刘曜,十余万兵众更是对刘曜开始生出了不满的情绪。不过对于这所有的一切,刘曜根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