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3.11平定内乱
公元323年5月,反贼梁硕趁着东晋内乱之际于交州造反。他聚集手下攻城略地,只旬月之间便攻克了交州,并生擒了刺史王谅。
生擒王谅那天,梁硕要求王谅将交州刺史的大印交出来,可王谅死活不给,梁硕便将他的右手给砍了下来。可哪怕是这样,王谅也没有皱一下眉头,只是看着梁硕不停地冷笑。梁硕弄不了这个硬骨头,便将他扔进了冰冷的牢房里,并在十多天后弄死了他。
6月,广州刺史陶侃闻听此事,遂率军征伐梁硕,梁硕不是陶侃的对手,被轻松平定(过程无载)。时,东晋四面受敌,版图几乎每一天都在削减,晋明帝虽然不想让陶侃做大,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怀疑谁的时候了,因为如果内乱继续下去,国家必将颠覆,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无可争议。
因此,晋明帝打算赌一把!赌陶侃是一个有节操的忠义之辈!所以在陶侃平定交州之乱以后,晋明帝当即便让广州刺史陶侃兼任交州刺史,并拜其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那么晋明帝赌对了吗?我们后面再说。
公元323年6月,前赵之主刘曜的疫病已经痊愈。而痊愈之后的刘曜第一个命令便是集结士兵,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士兵。
一时间,关中人头涌动,无数的士兵从四面八方向长安集结。
7月,前赵之兵已集结完毕,刘曜亲自挂帅,统大军直往叛臣,假凉王陈安之秦州而去。
那陈安闻听刘曜真的没有死,吓得魂儿都冒出来了,悔不该当初。可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后悔药可买,现在后悔也太晚了。再说现在自己手上有十万大军,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陈安立即率大军前往阻击,可一是两方将帅能力相差太多;二是陈安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临时拼凑,军令无法统一;三是西北地区的人都畏惧刘曜之威,一听他没有死,还是亲自挂帅,无一不吓得肝胆俱裂,所以士气很低,非常低。
因此,刘曜连战连胜,将陈安打得节节败退。而那些羌族、氐族的异族士兵呢?见战局处于逆风,便统统逃走,不再帮助陈安一丁一毛。
眼见溃逃的溃逃,被杀的被杀,陈安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于是舍弃大军,想要偷偷的溜走。
想走?哪有那么容易?刘曜恨极了陈安,早就在开战之前便发布了公告,将陈安的画像贴得满军营都是,并承诺,只要谁能将陈安生擒,删将会得到丰厚的奖励。所以整个赵军的士兵全都知道陈安长得什么样,更渴望生擒陈安而得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因此,陈安那边刚刚突围,就有无尽的士兵涌向陈安,皆想将其生擒。
可想要生擒陈安,那就一定不能放冷箭,而刘曜又忽略了极为重要的第一点,那便是陈安的武勇。
那陈安刚要溜走,就见无数的前赵士兵呜嗷喊叫地冲自己杀来。见此,陈安知道无法悄悄溜走了,便从宝马上的武器袋中抽出丈八蛇矛和七尺大砍刀。没错,是同时抽出了丈八蛇矛和七尺大砍刀。
只见陈安左持丈八蛇矛,右持七尺大砍刀直冲向赵军士兵,据史料所载,陈安的招式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兵器同时抡动,轨迹成半圆护住周身,可凡是被抡中的士兵,无不脑浆横飞,残肢漫天。更可怕的是,陈安力大无穷,但凡一次挥舞武器都能直接弄死五六个士兵,所以陈安在赵军的四面包围中纵横无敌,没有一个人能阻挡得住他的脚步。最终,还真让这个猛将从万军之中突了出来。
刘曜见此大怒,立即命轻骑兵前往追之。可陈安马上的射击功夫更是强悍。这货见有追兵来袭,竟然在狂奔的战马上左、右、后不断开弓射箭,且凡射必中。
可哪怕如此,赵军的士兵也是数之不尽的,陈安的箭矢却只有几十支而已。
当这些箭矢都射完之后,无奈的陈安只能丢掉弓箭,策马而逃。幸好当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导致陆地泥泞不堪,马儿因此无法行走。双方见状,皆弃马改步。
那陈安健步如飞,体力极强,所以只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将赵军甩得没了影子。
陈安的失踪使得刘曜勃然大怒,于是一边继续攻击秦州,一边广派士兵毯式搜索陈安。
这一次,刘曜不再要活口了,而是下令全军,只要抓住陈安,哪怕是一具死尸,也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最终,终是让赵军在一个荒山中将陈安搜了出来。在将领的一声怒喝下,所有赵军皆抽出手中弓箭齐射陈安。陈安,这个绝世猛将,就这样被射成了筛子。
而就在陈安被射死的同时,赵军也已经重新夺回了秦州大地。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刘曜将秦州两千多豪族全都迁徙到了长安,让他们从此以后成为了长安的一介平民(注: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是非常少的,大部分起义都是由当地士族所带领才会引发的,所以刘曜才有以上的举动)。
与此同时,秦州一带的羌族、氐族首领也纷纷遣使往刘曜处向其投降,并献上了自己的长子以为人质。刘曜虽然痛恨这些两面三刀的族群,但连续经历内乱,已经使前赵千疮百孔。说白了,就是刘曜打不起了。
因此,刘曜接受了这些异族的投降,并封羌族酋长姚戈仲为平西将军、平襄公。(注:姚戈仲,羌种,记住这个人吧,因为他就是以后后秦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