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关中之乱(下)
未等刘曜说完,中山王刘雅和郭汜、朱纪、呼延晏等人几乎同时打断了刘曜,然后立即道:“陛下,游子远遭到监禁,身家性命朝不保夕,但却依然上言劝谏,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中最大的忠臣才会做的事吗?!陛下即便不用游子远之言,但也不能杀了他呀。如果游子远早上被杀,我们可以向陛下保证,我们这些人晚上就会自杀,以显示陛下您的过错。而我们死后,天下人都将弃陛下而去,试问到时候谁还敢与陛下为伍?”
这是什么话,赤裸裸的威胁。可刘曜呢?他并没有生这些人的气,反倒是开始自我反思,最后甚至认识到了错误,继而释放了游子远。由此可见,刘曜还是具备了一些明君的特质的。
数日以后,随着暴乱越来越严重,地方官府已经完全压制不住这些暴乱的少数民族。刘曜只能披上战袍,准备亲征这次的大型叛乱。
可就在刘曜即将出征之际,游子远却突然找到了刘曜,并单刀直入地道:“陛下如果能用我的计谋,一个月就可以平定叛乱,大驾也不必亲征。如果我的计谋最终失败了,我愿意砍掉自己的头颅向陛下赔罪。”
看着游子远坚毅的目光,刘曜沉默了,半柱香以后,刘曜停止了思考,他抬头看着这个之前差一点死在自己屠刀下的手下,表情复杂地道:“那你说说看吧。”
游子远:“关中这些暴民之所以造反,并不是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不过怕之前的事件牵连自己,想逃得一死罢了。如此,陛下何不大赦天下,让他们重新做人?并且将之前受解虎、尹车牵连的老弱全部释放。我敢保证,这之后,大部分暴民必降。而所剩下的那些,才是真正有野心的小人。可那时,他们手下士兵的军心也必定涣散,不堪一击,臣保证,只要陛下能给臣五千精兵,臣便会将他们全部拿下!”
话毕,刘曜频频点头,并于当天发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令,同时任命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总领雍州军政大权,使得游子远在瞬时之间成为了整个前赵权利最大的官员。
游子远呢?也没有辜负刘曜的厚望。他得令以后立即率军屯驻在雍城,对暴民施以压力。
而事实就像游子远说得那样,这些暴民们本不想叛乱,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活着,所以当听说前赵大赦天下的消息以后便有了投降的心思。如今,又见游子远率军前来雍城,便立即投降了游子远,只几日的功夫便投降了十多万人之巨!
游子远安抚了这些暴民以后又移军安定,安定周围的暴民也和雍城那边一样,几日便投降了十多万人。
这之后,便只剩下陇右一带的暴民不肯投降了。
游子远见状,立即率二十多万大军移至陇右,并要求“秦王”虚除权立即投降。
虚除权,这个人和之前的那些酋长可不一样。之前的那些酋长不过是想活命而已。可虚除权呢?他是真的有心问鼎天下,于是拒不投降,还命将领率军迎战。
可结果呢?一连五次都被游子远打败。这五次的失败使得虚除权丧失了斗志,遂有向前赵投降之念。
眼见自己的老爹要向前赵投降,具有更大野心的伊馀怎能善罢甘休?于是私自召集全军将帅高声吼道:“那刘曜我和他交过手,占着绝对的优势也没能拿我怎么样,更何况这支以降军为主的偏师呢?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只要战胜那所谓的游子远一次,他们就会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仓皇奔逃,根本不会有什么纪律。现在,本帅便要率你们征伐赵军,你们敢不敢来?!”
(注:伊馀,虚除权之子,也是“大秦”以后的储君。史料上没有为此人立传,甚至连这之前我都不知道还有伊馀这么个人物,可史家却对此人却有相当高的评价,都说他是一名勇冠三军的绝强骁将,而从之后游子远对伊馀的态度来看,这种评价很有可能是真的)
伊馀,其骁勇之名威震西北,不管是西北的异族百姓还是军中的将士都非常敬畏他,所以伊馀只一句话,这些将领便带着自己的士兵朝游子远的壁垒杀了过去。
次日,伊馀五万大军已经到达游子远壁垒之前,并大喝求战,游子远手下的那些将领们义愤填膺,皆请带兵出战。他们认为,己军兵力是伊馀四倍,淹也淹死他们了。可游子远却不这么认为,他思考了一会儿道:“伊馀英勇强悍,武勇天下无敌,他率领的部队虽然比我们少,但却精悍强健,况且伊馀亲自带领,敌军士气必然爆棚,锐不可当。而我军呢?看似人多势众,可绝大多数都是降兵。这种士兵在打顺风仗的时候往往勇不可当,可一旦逆风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溃败。因此,一旦我军直面伊馀,很有可能被他一突而败,不如坚守壁垒,暂缓出战,等将敌军的锐气拖没以后再行反击。”
话毕,在场众将陷入了久久的沉默,无一反驳游子远之策。
就这样,游子远以防守反击之策,坚壁不战,不管伊馀如何痛骂,前赵军也没有一个将领再行劝战。
十余日后,伊馀开始骄傲,不设防备,其手下的将士们也丧失了之前那种拼死力战的决心。
游子远见时机已到,便在白天命令士兵饱饱地睡上一觉。直到子时才叫醒他们,让他们穿戴好盔甲,在城中悄悄进食。
时间很快到了拂晓。当时,正是一个人一晚中睡得最香的时候,游子远也打算在此时奇袭伊馀。
可就在这时,北风忽起,呼呼的大风卷起了漫天的尘烟,使得前方视线突然变得模糊。游子远见此哈哈大笑,然后再不犹豫,立即率军直奔伊馀之阵营。
时,伊馀认定游子远就是个怂货,绝对不敢对自己发动攻击,所以全无防备,再加上漫天尘烟阻挡了伊馀军的视线,所以赵军在游子远的带领下轻轻松松便突进了伊馀的阵营。
伴随着震天的杀声,无数的火把漫天而起。且在大风的帮衬下,被点着的帐篷迅速蔓延,使得伊馀大营在瞬时之间便陷入了火海之中。
最开始,伊馀的士兵疯狂逃窜,有的甚至来不及穿上衣服,光着屁股在火海中乱窜,可没过多长时间,这些士兵不跑了,因为他们发现,满营现在都是前赵的士兵。这些士兵见无法反击,跑又无处可逃,便只能跪在地上,请求前赵士兵绕过自己一条性命。
就这样,伊馀被游子远生擒,其部尽皆投降。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虚除权的耳中,这名“秦王”吓坏了,直接便脱下了上身的衣服,弄乱了自己的头发,割破了自己的脸皮,不顾哗哗流血的脸便前往游子远军中投降去了。
游子远先是派郎中治疗了虚除权的脸颊,然后立即上报长安,请求刘曜接受虚除权的投降,并建议刘曜赏给虚除权一些官职,以安其心。
刘曜现在对游子远已经满意到极点,对他几乎言听计从,那当然是说什么是什么,所以当即应允,并封虚除权为征西将军、西戎公,同时将其部落二十多万人迁徙到了长安一带,使得空旷的长安逐渐变得兴旺。
最后,待游子远凯旋长安后,刘曜亲自迎接,并封游子远为大司徒,录尚书事,对其委以重任。
至此,关中之乱算是完全平定了,可这时候凉州张茂也已经坐稳了屁股,凉州大定,刘曜因此没有再行往凉州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