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棘城之战(下)
次日午时,进攻时间已到,虽然还没发现慕容翰的踪迹,但凭慕容廆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的了解,他此时必定已经隐藏在阴影之中,伺机发难。因此,慕容廆也不管那么许多了,他打开城门,直接率全棘城的士兵冲杀出去,兵锋直指宇文悉独官之中军大帐。
宇文悉独官见慕容廆亲自领兵前来,大叫一声:“好!”然后便同样领军前往迎击。
磅~~!!随着一声惊天暴响,两军撞在了一起。一时间,喊杀声震慑天际,器官横飞。可就在双方激战半个时辰,并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进去之时,宇文悉独官后方忽然传来一片杀声。
紧接着,慕容翰直接率军杀进了宇文悉独官的军营,一边放火焚烧,一边往宇文悉独官的指挥大帐冲杀而去。
瞬时,宇文部之中军大帐火光漫天,士兵乱作一团。正在前方激战的宇文部士兵见后方火起,认为宇文悉独官已经被擒,遂大乱,进而溃散奔逃。
可慕容廆岂能轻易放过他们?于是其亲自率大军对宇文部的士兵进行追击,一个都没有放过。史料载:“廆尽俘其众”。
这之后,慕容廆整体实力大增,宇文部则主力全失,岌岌可危。
可就在慕容廆打算继续出击宇文部进而将其灭国之际,却听探子来报,说北方巨枭—拓跋郁律正在国内整军备战,蠢蠢欲动。
他要干什么?很明显,拓跋郁律是绝对不会看着慕容廆就这么强将宇文部给吞并的。所以一旦慕容廆动了,拓跋郁律也必然会采取行动,这样的话,北方两大巨头便会展开全面战争。而这,绝不是慕容廆想要看到了,起码不是现在。
这可怎么办呢?就在慕容廆无法下台之际,三国遣使给他送来了台阶。
数日以后,段氏鲜卑、宇文鲜卑、高句丽三国使者以及崔毖的使者分别携带大批的物资前来给慕容廆赔罪,并请求慕容廆和他们休战。
慕容廆现在也不想和拓跋鲜卑撕破脸面,就顺着这个台阶下来了,但是没有饶过主谋崔毖,于是对崔毖的使者道:“他们我可以原谅,但崔毖我无法原谅。你回去告诉他,赶紧来棘城向我投降,不然必死无疑!”
去棘城?开玩笑吧,我一大好男儿怎么可能臣服于他人?崔毖当然不干,所以没有投降。非但如此,他还想再次勾结北方一众少数民族来攻击慕容廆。可这一次,没有任何一个势力再响应他的号召了。
非但如此,甚至他自己的手下也不再服从他,转而前往投降慕容廆去了。崔毖无奈,只能带着十几个心腹前往投奔高句丽去了。咱也不知道高句丽的王是怎么想的,反正人家就是把崔毖给收下了。
慕容廆得知此事以后当然愤怒,所以立即率主力大军前往攻伐。
高句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活动范围主要在辽宁和吉林一带,这个民族极其好战,百姓普遍好勇斗狠,他们的弓箭技术超群,更善于山林游击作战。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在一众少数民族中,论山林游击作战,无族能出高句丽其右。因为高句丽的战术、装备以及普遍对战争的态度,注定了这个种族不是省油的灯。因此,高句丽从创立之初便开始不停地掠夺周边弱小的部落。亦因此,这个原本从夫余分裂出来的小型部落逐渐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个巨型“国家”。
哦对了,某国经常说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代,这里我说明一下,他们和高句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三韩的后代而已。之所以硬往高句丽上靠,不过是因为高句丽的历史地位和战斗力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的,高句丽的灭亡是在唐朝时期,而关于他遗民的去向,一共有4种说法,这里我简单给大家说一下。
第一种,迁入中原,从此彻底融入汉族。
证据:《新唐书—高句丽传》:“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唐太宗迁6万户、三十万人入中原”。
第二种,并入突厥,后迁于辽西,从此融入汉族。
证据:《册府元龟》(字儿太多,不打了)。
第三种,散入辽宁、山东一带,从此融入汉族。
证据:《南村辍耕录》《旧唐书》。
而第四种才是迁入新罗,也就是今天朝鲜和某国的祖先。那么迁入了多少人呢?《三国史记》载:“户736、口3543”。
多少人?这才多少人?我估摸着这些人也不过是不想远离东北,这才在“大部队”南迁以后才去投奔的新罗。
就这么点儿人,愣说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代,连真正的祖宗都不要了(秦人才是他们真正的祖先),这是不是有点儿太龌龊了?
好了,不提这个国家了,我们继续正文。
慕容廆出兵起初非常顺利,打下了一座城池,并掠夺了一千户高句丽民众。可这以后,高句丽的王就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和百姓搬入了大山丛林之中,并将部队化整为零,不停和慕容鲜卑的精锐骑兵打游击。
他们的士兵神出鬼没,全无踪迹,根本连影子都抓不着,这使得慕容廆非常窝火,有一种拿着屠龙刀轮空气的感觉(当初凭大汉之强盛都无法全灭高句丽,一个慕容鲜卑在不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就想把人家给灭了,不可能的)。
最终,在损失进一步扩大以前,慕容廆只能窝着怒火撤退了。
按说,事情到这就完了呗,谁也别再惹事儿了。可人家高句丽不滴!他们的国王见慕容廆被自己给游击退了,便开始不停地寇掠慕容鲜卑之边境,抢夺了慕容鲜卑无数的资源。
慕容廆怒怒怒怒怒,大怒!甚至做梦都想把高句丽国王的皮给扒下来,但人家的游击战太过难缠,吉林和辽宁又多山多林,实在难整。
这可怎么办呢?难道又要让慕容翰出击吗?慕容廆真是憋屈死了。你说让慕容翰出击吧,他是真不想再给这个军神儿子增加功绩了,可你要是不让他出击吧,他慕容廆还无法咽下这口气。
哎?!有了!我派出一个儿子当主帅,让慕容翰做副帅不就得了嘛?!战场之上让主帅听副帅的,可实际上分功之时给主帅的功劳更多这不就行了嘛!哈哈哈。
公元320年,慕容廆遣其子慕容仁为主帅,慕容翰为副帅,共同率军对高句丽展开凶猛的攻势。
高句丽的游击战曾经让强大无比的汉朝无功而返,以后又将意气风发的隋炀帝打成了一个废物,但在慕容翰的面前,他们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卑微。
本次作战,史料无载其细节,我能知道的是,高句丽的游击据点被慕容翰一个个地拽了出来,高句丽的将领们被慕容翰一个个地斩杀于马刀之下,曾经丢失的资源被慕容翰抢了回来,那些一个个瞧不起慕容鲜卑的高句丽百姓反被慕容翰抓回了棘城。曾经狂妄而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王再也不敢狂妄了,他被慕容翰打怕,或者说,整个高句丽都被慕容翰打怕了。
因此,高句丽王以卑微的态度遣使往棘城。
他向慕容廆献上了很多的礼品,并用最为卑微的语气请求慕容廆,请求他让那个令人绝望的将领赶紧撤兵吧。
慕容廆接受了高句丽王的建议,这才让慕容翰和慕容仁从高句丽撤回了慕容鲜卑境内。可让慕容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此次战役,慕容翰的声望反而越发高涨,这实在是让慕容廆始料不及,更让慕容廆的那些嫡子们对慕容翰充满了警戒和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