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2.36汉国的灭亡(上)
公元318年7月,享受了整整后半辈子的刘聪终于患得大病,准备告别人世了。
临死之前,刘聪最害怕的实际上并不是南方的东晋,而是西方的刘曜以及东方的石勒。刘聪相信,如果这两个人能忠心辅佐刘粲的话,哪怕是东晋,他汉国都可以灭的。可如果这两个人反戈相向的话,那自己的汉国,估计在顷刻之间便有可能被瓜分。
于是,病重的刘聪再顾不得什么美女,什么打仗,什么钓鱼,而是临时抱佛脚一般的封刘曜为丞相,石勒为大将军,让他们二人共领国政,成为汉国的辅政大臣。
可二人早有了其他的心思,刘聪的任命对二人来讲一文不值,所以都坚决地拒绝了刘聪的任命。
见状,刘聪气得一口血差点儿喷出来。可也没有办法,他是绝对不能看着二人谋反的。于是,刘聪再次遣使往两处,分别封刘曜为丞相、雍州牧。封石勒为大将军,兼幽、冀二州州牧。
这一回,刘曜接受了,大概是想要一个合法的地方政权。
至于石勒,却固执地再次拒绝了。
而刘聪呢?对石勒也绝望了,他算是看出来了,石勒早晚都会对汉国动兵了。哎~!管他呢,反正自己都要死了,操那么多的心做什么,只要有刘曜不就行了吗。想到这,刘聪之心稍定,遂开始大封辅政大臣,并将平阳最大的权柄都交给了大司空、司隶校尉靳准手中。因为他相信,自己这个老丈人是绝对可信的。
刘聪啊,真是瞎了。
公元318年7月20日,汉主刘聪卒,太子刘粲继位,尊皇后靳氏为皇太后,又尊自己的妻子靳氏为皇后(好嘛,皇后和皇太后都是靳准家的),然后立儿子刘元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并改年号汉昌,希望汉国能永远的昌盛繁荣。
可是,他能昌盛得了吗?我只能说,灭亡就在眼前。
那刘粲和他老子一样,继位为皇以后便整天泡在后宫之中流连忘返,至于朝政什么的全然不管,所有的军、政、人事大权都交给靳准。靳准因此有了异志,想要取而代之,遂利用手中的权利封堂弟靳明为车骑将军,靳康为卫将军,进而掌管整个平阳的禁卫军。
公元318年8月,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靳准即将发动武装政变,遂与心腹王延共同商议政变的过程。王延虽然是靳准的心腹,可却不打算背叛汉国,所以说什么都不肯依从。非但如此,他还逃出了靳准的府邸,准备将这件事完完整整的报告给正在后宫疯狂玩乐的刘粲。可靳准既然将这件事挑明了,就不可能放任你,所以王延没等跑到皇宫便被靳准的人擒了回去。
次日,靳准突然率京城禁军杀进了皇宫之中,他先是占据了极光殿,然后派甲士从后宫中将刘粲揪了出来,数落了他的罪名以后当场便将其斩杀。
这之后,凡刘氏成员,不管男女老少统统被诛杀于东市。
最后,靳准又掘开了永光、宣光两座陵墓,狠狠地鞭了刘渊和刘聪的尸身,并焚毁了刘氏的宗庙,彻底断去了汉国的社稷。
次日,靳准自称大将军、汉天王,并设置百官,行使皇帝的权利。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靳准已经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利了,为什么就不称帝呢?
很简单,他害怕,害怕刘曜和石勒。在靳准心中,刘聪和刘粲父子都是酒囊饭袋,不值一提,只有征战沙场一辈子的刘曜和石勒才是他真正害怕之人,所以他非但不能称帝,还要找一个能成为他靠山的势力,给他时间喘气、给他时间发展、给他时间壮大。
那么这个靠山是谁呢?
东晋元帝。
数日后,靳准遣使往东晋司州刺史李矩处,献上了传国玉玺,并向李矩传达了靳准的原话:“刘渊是匈奴屠各部的小丑,趁晋室内乱,矫称天命为天子,使得晋怀帝、晋愍帝被俘身死。我对此深恶痛绝,所以斩刘粲,鞭三恶之尸,同时将二帝梓宫(棺材)交予陛下,希望陛下能接受我的好意,让我有机会服侍于左右。”
整个汉国的投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李矩不敢怠慢,赶紧以八百里加急之速往建康禀报晋元帝。晋元帝大喜,亲自迎接了怀、愍二帝的梓宫,并接受了靳准的投降,承认他晋臣的身份,可对于靳准所谓的忠诚,晋元帝却不屑一顾。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靳准本身就是匈奴种,晋元帝怎么可能信得过他?再者说,这货连他的主子都可以不皱眉头地残杀,他晋元帝又怎么可能信得过他?所以,这一切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而靳准呢?本以为找到了靠山,以后的道路将会是四平八稳,可实际上,他要迎接的却是狂风暴雨。
同月,汉国尚书北宫纯宣布独立。
当时,正是靳准最为警戒之时,所以北宫纯那边一动,靳准便集整个汉国之兵对其进行合围。
最终,北宫纯不敌数倍于己的强大敌兵,为靳准所杀。
同月,靳准想要重用在汉国极有名望的忠臣王延,以此捞取匈奴人那躁动不安的心。可王延却在大殿之中痛声骂道:“你这叛逆,狗一样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让我来辅佐?还是快快把我杀了吧,然后把我的左眼放到西阳门(平阳西门),右眼放到建春门(东门),我要看着刘耀和石勒冲进平阳,把你碎尸万段的情景,哈哈哈哈哈哈,我在下面等着你!”
话毕,靳准大怒,遂杀王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