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段匹磾为段疾陆眷奔丧时,刘琨曾让自己的长子刘群陪送。可让刘琨没有想到的是,段末柸竟然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段匹磾发动了攻击,更让刘琨没有想到的是,段匹磾逃回来了,可他的儿子却被段末柸生擒活捉。而就是因为这次活捉,将刘琨送上了黄泉路。
段末柸活捉刘群之后,并没有杀了他。非但如此,他还对刘群以礼相待,并和其约定,让刘琨于幽州造反,充当自己的内应,自己也会像段匹磾那样去厚待刘琨。
刘群呢?他哪管那个,能让他活着回幽州咋地都行,反正回去以后不按照段末柸吩咐的做他还能杀了自己不行?所以刘群满口答应,便随段末柸的手下返回了蓟城。
可谁知这都是段末柸的离间之计。因为到了蓟城以后,那些手下故意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将一封信塞到刘群的包里便逃。
如此粗劣的栽赃嫁祸之计,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能看出来。而段匹磾,很明显不是个傻子。不过他刚刚经历了失败与背叛,正式最为愤怒、多疑和警戒的时候,所以也不敢轻易翻篇,便将此封信件交给了刘琨,并和他道:“您看看这封信吧,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您,所以将这封信交给您,希望您能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呵,不怀疑还弄这么大阵仗亲自来送?)
刘琨没有立即回应段匹磾,而是看过信后对段匹磾轻轻一拜,然后诚恳地道:“我和您共结同盟,为的就是能一起洗刷耻辱。这是国之大事,哪怕是儿子因此而死我也不会有半点心思,还请大单于明察。”
段匹磾素来敬重刘琨,又要靠他收复晋人之心,所以本来也没有要杀刘琨的心思,不过是借着这封信敲打一番而已。可这世上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就在段匹磾想要放刘琨回到自己领地的时候(刘琨的驻地并不在蓟城,而是蓟城以外的地方,具体地点未知,但相距并不是很远),段匹磾的弟弟段叔军却突然对他道:“我们段氏本为胡人,之所以能够让晋国人服从我们,不过是人数众多罢了,这和刘琨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如果有人推刘琨为首起兵作乱的话,幽州瞬时之间便会被他人夺去,我们这一族也就完了。所以,还是不要给刘琨这个机会了吧,大哥如果实在不想杀刘琨的话,不如将其软禁在蓟城,这样也能有效的防其叛乱。”
段匹磾感觉段叔军所言有些道理,便撤销了命令,从此将刘琨软禁在蓟城供着。我不清楚当时刘琨的心情到底是有多么郁闷,反正刘琨的那些儿子们受不了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段匹磾已经开始怀疑他们了。他们还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自己早晚会被段匹磾所杀。与其坐着等死,倒不如拼他X的一把。
基于此,刘琨的那些儿子们开始扩张军事编制,时刻准备着发动武装政变。可事情还没见成效,消息便已经泄露到了段匹磾那边。段匹磾闻此大怒,当即派兵围剿其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刘琨的那些儿子们全都擒到了蓟城。
公元318年5月某日,段匹磾勒死刘琨,并将其三族尽皆诛杀。幽州晋民因此不再拥护段匹磾,段匹磾手下的汉官们也一个接一个地投奔他处。段匹磾因此实力大跌,伤上加伤。
段末柸见此,知道是攻击段匹磾的绝佳时机,于是调兵遣将,准备对段匹磾发动总攻击。
而段匹磾呢?先败后损,不但力量大不如前,军队的士气还低得可怜,料定不是段末柸的对手,于是率军往南而去,意图投靠魏郡之邵续(邵续,前西晋大臣,现在为数不多的中原军阀)。
可想要前往魏郡,就必须要经过石勒的领地,石勒和段匹磾是死敌,又怎能让其如愿?遂命大将石虎率主力兵团阻击段匹磾。
段匹磾不是石虎的对手,只能再败而反蓟城守之。
同月,盘踞青州,并已经归顺了东晋的曹嶷因为建康距离青州遥远,军援不能及时到达,恐怕早晚都会被石勒所灭,遂弃东晋而投石勒。
石勒大喜,乃封曹嶷为东州大将军、青州牧、琅邪公。至此,起码从外部来看,石勒已占据冀州全部、青州全部、并州大部,整体实力正在稳步提升之中。
公元318年6月,历经整整两年的艰苦奋战,拓跋郁律终于平定了拓跋鲜卑的内乱,将拓跋鲜卑重新统一在一起。可与此同时,因为接连两年的内战,使得鲜卑人口、战马损失很多,整体实力大不如前。塞外匈奴铁弗部酋长刘虎(刘虎,本姓赫连,是以后赫连勃勃的曾祖)见鲜卑刚刚重整,实力大不如前,正是瓜分其领土之时,遂亲率全部兵马前往攻击。
7月,拓跋郁律于塞外大胜刘虎(过程无载),几乎全歼刘虎所部。刘虎无奈,只能率军仓皇而退。可拓跋郁律却不想这么放过他,遂率军如疯狂的饿狼于后撕咬。
最后,刘虎甚至都不敢返回铁弗部,只能率残部继续向西迁徙而已。
拓跋郁律见状,直接收复了铁弗部所有百姓,后马不停蹄,向西攻克了乌孙故地(甘肃敦煌与祁连山之间),向东兼并了勿吉以西的地区(东北三省大片领土),吞了无数部落的士兵和人口。
因此,拓跋鲜卑再次兵强马壮,称雄于北方,甚至慕容鲜卑和宇文鲜卑都只能暂避锋芒,不敢在这时和拓跋鲜卑照面。而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拓跋郁律这个雄主的关系。
不过拓跋郁律就先说到这吧,我们以后再说他。现在还是再将目光瞄向汉国吧,因为汉国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