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NO.39

为了更进一步笼络安禄山,李隆基甚至还想加封他为宰相,连诏书都拟好了。

杨国忠得知后连忙反对:安禄山虽然有军功,但他连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能当宰相?臣恐怕诏书一下,四夷之人会看轻我大唐!

在他的强烈抗议下,李隆基不得不收回了成命,改封安禄山为尚书左仆射。

比起尚书左仆射这样的头衔,安禄山似乎更在乎实实在在的实惠。

趁李隆基现在对他极其信任,他主动开口要求兼领闲厩(饲养皇家马匹和其他动物的机构)、群牧总监(主管全国军马饲养)等职。

这两个职务乍一看似乎很不起眼。

不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看不上的弼马温嘛吗?

从工作性质来看,确实差不多。

只不过,历史不是神话,人也不能像孙悟空那样腾云驾雾,现实中古代养马者的地位比西游记中写的高多了。

由于骑兵的机动性强,冲击力大,在野战中对步兵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故而战马在那个时候是极其重要的军事资源。

可以这么说,谁拥有的战马多,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一个本来就手握数十万重兵的大将,还想进一步控制全国的战马,安禄山到底有何居心?

这个问题,正常人就是用脚趾头想也能得出答案。

但李隆基却依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安禄山。

此时的他,就像一个极度溺爱孩子的母亲,不管孩子提什么样不合理的要求,哪怕是要摘天上的月亮,都不会拒绝。

因为他想补偿安禄山之前所受的委屈。

他宁可负天下人,也不愿意负安禄山!

他宁可失去自己的智商,也不愿意看到安禄山的悲伤!

脑袋进水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愚昧!

安禄山奏请让他的心腹吉温担任兵部侍郎兼任闲厩副使,代他履行职务—吉温原本是李林甫的爪牙,李林甫死后倒向了安禄山,成为安禄山安插在朝中的代理人。

之后安禄山又利用职务之便,派亲信从各处牧场将健壮的战马全都挑选出来,转移到别处饲养,充作自己的战略储备。

这次试探的得逞,让安禄山彻底摸透了李隆基对自己的底线。

那就是毫无底线!

因此,接下来他又提出了一个更无理的要求:臣所统领的将士,在讨伐奚、契丹、九姓铁勒等的战事中战功累累,臣恳请朝廷对他们破格提拔,希望能提供一批空白委任状,以便臣带回军中,授予立功的将士。

李隆基竟然还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后来安禄山回去后,就利用这些空白委任状一下子就任命了五百多个将军、两千多个中郎将,彻底收买了人心,将麾下的军队彻底打造成了只听命于自己的私人武装。

就这样,安禄山充分利用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最大限度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觉得,从风险收益率的角度看,再在京城待下去,意义已经不大了。

公元754年三月,他向皇帝请辞,要求返回范阳。

李隆基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他也知道安禄山毕竟是边镇的主帅,责任重大,不能长期不在任上,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为表示自己对安禄山的无上恩宠,他还特意脱下自己的御服,将其披在安禄山身上。

不过,此时的安禄山根本顾不上感恩戴德—他嘴里说的是“感动”,心里想的却是“赶路”。

一离开皇宫,他连屁都来不及放就马上动身,以最高的限速策马东去。

过了函谷关后,他又改走水路,坐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沿黄河顺流而下。

为了加快速度,他每隔十五里就换一班纤夫,昼夜兼程,一路不停,日行数百里,一口气跑回了范阳。

NO.40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安禄山的心态。

在京城的那段日子里,他虽然貌似镇定,还到处伸手要官,但他的内心却是极其缺乏安全感的。

实际上,他一直战战兢兢,度秒如年,生怕杨国忠会对自己下手。

因为,他的军队远在范阳,京城是杨国忠的地盘,他在这里就相当于大白鲨在陆地—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毫无疑问,在长安多待一天,他就会多一份危险!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早点回家。

回去就是喝洗脚水,也比在这里喝李隆基的御酒强!

即使在回到老巢范阳之后,安禄山依然还是有些心神不定。

因为他知道,尽管这次他得以全身而退,但杨国忠这家伙是属王八的—咬住了就不会松口,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然,没过多久,杨国忠的报复就来了。

此事的导火线是陈希烈的辞职。

之前陈希烈曾和杨国忠结盟一起排挤李林甫,本以为杨国忠上来后他的日子能好过些,没想到却失算了—杨国忠竟然比李林甫更霸道,对他更无礼,他心灰意冷,便主动请求辞去宰相职务。

李隆基对尸位素餐的他也早就看烦了,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该起用谁来代替陈希烈呢?

本来李隆基看中的是兵部侍郎吉温。

但吉温是安禄山的人,杨国忠当然要坚决反对。

他推荐的是吏部侍郎韦见素。

最后还是李隆基作出了让步。

毕竟,已经年满七十的他对朝政早就失去了兴趣,他需要依靠杨国忠来处理繁杂的政务。

就这样,韦见素成为了新的宰相。

而美梦成空的吉温则大受打击。

事实上,他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杨国忠对他的打击还在继续。

作为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杨国忠对自己的政敌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不把吉温置于死地,他绝不会收手!

虽然治国水平不行,但搞阴谋他还是有两手的。

听说河东太守韦陟和吉温关系不错,他便决定从韦陟身上找突破口。

杨国忠先是让人举报韦陟贪污腐败,有严重的经济问题,接着又放出风声说御史台即将对他立案调查。

韦陟闻讯大惊,慌忙向好友吉温求助,给他送去了大量财物,想通过他攀上安禄山,让安禄山为自己说话。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早就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盯着他们的杨国忠的眼睛。

证据确凿,无可抵赖,吉温只能低头认栽。

很快,在杨国忠“不管涉及到谁,不管地位多高,不管功劳多大,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的亲笔批示下,吉温从中央大员一下子被贬到了澧阳(今湖南澧县)长史,接着又进一步被贬为高要(今广东高要)县尉。

唐代的岭南被视为蛮荒之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去那里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地狱。

吉温当然也是这么想的,他一路拖延,速度比跛脚的蜗牛还慢,到了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就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这正好又被杨国忠抓住了把柄。

他立即派大理寺官员前去查办,干脆将吉温整死在大牢里。

吉温是安禄山最亲信的死党。

连小弟都罩不住,让安禄山这个做大哥的面子往哪儿搁?—注意,不是路边“大哥你这咸鸭蛋多少钱一斤”的那种大哥哦。

他恼羞成怒,上表为吉温诉冤,说这是杨国忠故意陷害。

然而吉温受贿的事铁证如山,李隆基也不太好回护,只好扯点什么“公开公平公正”之类的套话应付安禄山。

这下安禄山更受不了了。

什么公开公平公正,根本就是公开公然公告地打他安禄山的脸!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