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关中景象 (一)
大汉道:“不交就跟我去衙门!”
刘琨气道:“我偏不交怎么得!”
大汉喝道:“弟兄们把这个愣头青带回去交给衙门!”
左右几人上前要抓刘琨,刘琨抽出宝剑上前两步搭在了他的脖子上道:“知道我这剑是什么剑吗?”
大汉道:“管你什么剑,本官不信你敢杀我,杀我你就是造反!”
刘琨道:“我这把剑叫扶民剑,当然是为天下百姓才会出鞘,杀了你大不了我不做官,从此浪迹江湖,反倒比到赵王那里痛快的多!”
大汉一听他自称官,喜道:“原来都是自己人,这位兄弟在哪高就?”
驿长这时过来道:“这位是赵王帐下参军刘琨。”
大汉一听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你是赵王帐下参军,我们何尝不是为赵王办差,有话好说,先收起你的剑吧。”
驿长不想让刘琨弄出事来,劝说刘琨道:“看我薄面把剑收起来吧。”
刘琨收起剑,大汉上前道:“刘参军,话说到这里,您的税我可不敢收,至于他的……”说着看了看酒馆老板,刘琨道:“收税岂能如此妄为,难道要逼死人命不成。”
大汉道:“刘参军,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上面逼得急,这都是一级一级压下来的的,奉得是赵王的令,谁敢不遵。”刘琨也听驿长说过赵王税目多如牛毛,说道:“既然你是办差,我也不为难你,但是也不能随便拿人,这位老板早就干不下去了,放他一码吧。”
大汉道:“敢不给参军面子吗,这样,今天这钱我也不收了,参军到了赵王帐下一定 要替本官美言几句,我的名字叫程钱。”说着就给一个小吏使了个眼色,那小吏从袋子里拿出刚才的银子递给了老板。
刘琨道:“既然这样,到了长安见了赵王一定夸你办事得力。”心里道:“你这种官只会狗仗人势,给你美言,想得美!”
程钱听了忙不迭地道:“多谢刘参军,您继续喝酒,我们走了。”刘琨摆了摆手,程钱带人出了门。
(二)
驿长让刘琨重新坐下喝酒,刘琨喝了口酒猛拍桌子道:“赵王如此胡来,关中焉有宁日!”
驿长道:“刘参军,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
刘琨道:“我不怕,等我到了长安见了赵王就劝他免除苛捐杂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不然只怕会有比当年郝散更大的叛乱啊。”
驿长道:“刘参军若能为民请命固然是好,不过我劝你还是万事量力而为,我听说赵王什么事都听命于他的幕僚孙秀,这个孙秀好事不会做只会出些祸害百姓的昏招,赵王是言听计从,百姓对赵王有怨言,对孙秀更是恨之入骨啊。我怕你劝谏不成反被孙秀陷于不义之地,你的前途可就完了。”
刘琨道:“我个人前途算什么,如果一个国家都亡了还谈什么个人前途!”驿长听他说的语气沉重,但细一想何尝不是这么回事呢。驿长见刘琨仗义执言很是佩服,频频劝酒,刘琨心情本来不好,一会就喝多了,最后由驿长扶着回到驿站。
次日一早,刘琨起床用过早点辞了驿长就上了马,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快马到长安,劝说赵王实行仁政,以免关中沦为战乱之地,不然老百姓可要遭殃了。
刘琨出了县城快马加鞭,跑出二十几里地,来到一条小路,两旁高耸着逶迤不断的山地峰峦迭嶂高峻挺拔树木丛生,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几名大汉手持大刀,在他们面前跪了几个商人模样的人,惊云跑得快,来到跟前只听几名跪着的人一片求饶声:“好汉放过我们吧,我们一家老小全靠这点小买卖挣点钱买粮食,若是被你们拿走了货,不但亏了本,一家的口粮也没了啊。”
为首的一名大汉道:“啰嗦什么,我们只求财不害命,碰到我们也算你们幸运,若是其他山贼早就把你结果了,还跟你废话。”
其他几个大汉去牵他们的马连同货要一锅端走,急得几名商人哭天抢地。
(三)
刘琨一看是原来是山贼,心想赵王治下民不聊生也难免有百姓落草为寇,但眼前这几个商人也着实可怜,如果被他们抢走了货不知要祸害几个人家。
刘琨往前湊了过去,下了马,把马拴在一棵树上,喝道:“几位好汉留步!”
那几名大汉不意身后来了人,细看是一白面书生,眉间却透着几分英气,为道的大汉道:“来者什么人?要管我们的闲事吗?”
刘琨抱拳道:“我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不要太绝,你们看这几人虽然是商人,无非是小本买卖,混口饭吃,被你一发抢走,他们又如何回家如何养活老少一家,试问各位家中哪位没有老人,没有孩子,所以还请各位好汉放他们一码,我知道你们都是迫于生计才落草为寇,不想为难你们,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你们拿去用吧,只希望你们发还他们的货,然后悬崖勒马找个正当营生不要再做贼了。”几名商人看这人替他们说话,都围拢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