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木燮、倒二窗、现金社会012、新昌仁慧、和风潜抱、theperfectroger、张大人2016、千古忠臣侯景、高道天、网中伊人、翩翩俊彦、波罗的海的菠萝蜜、天使蓝北万、读书误我四十年、gyj2014 、幻想的世界也很美、岭南陈氏、夜空長明燈、皮耶嵘、z78808411、无尽的恋 、路人甲006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七节孙策称霸江东 (下)
孙策刚出道时,曾让祖郎打得大败,还差点死于相关战役中。“孙策就与汝南人吕范、本族人孙河将母亲接到曲阿,依靠舅父吴景,乘机在当地募兵,得到数百人。但他遭到泾县土豪祖郎的袭击,几乎被杀。于是他再次去见袁术。”
但是在孙策与袁术正式决裂前,祖郎依然是江东最主要的地头蛇之一。
孙策在进攻刘繇时,曾与太史慈打得棋逢对手。“太史慈便向前出战,正与孙策相对,孙策一枪刺中太史慈的马,夺得太史慈脖子后面插的手戟,而太史慈也夺得孙策的头盔。正在此时,两家的骑兵各自同时赶来,于是双方散开。”
刘繇失败逃走后,太史慈一直在江东地区继续割据一方。“刘繇之奔豫章也,太史慈遁于芫湖山中,自称丹阳太守。”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孙策在与袁术正式决裂前,为什么没有趁势歼灭祖郎、太史慈呢?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袁术不会支持孙策这样做。因为,当孙策崛起于江东后,袁术最害怕的事,自然是孙策会在江东一枝独大,所以自然会扶植其它地头蛇制约孙策。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孙策不敢与袁术彻底决裂,他就不敢肆无忌惮的兼并江东各大地头蛇。一切是显然的,只要孙策敢肆无忌惮的兼并江东各大地头蛇,必然会引起袁术的猜忌,更会让袁术扶植其它地头蛇联手打击他。
所以当袁术与孙策正式决裂后,袁术就让祖郎领衔反击孙策。那一年,吕布已被曹操灭掉了;而孙策也派使者正式出使许昌了。
“袁术派遗秘密使者,将印绶带给丹阳郡地方势力首领祖郎等,要祖郎去煽动山越人,共同打击孙策。”
但是很不幸,祖郎很快就让孙策俘虏了。“于是,孙策亲自率军到陵阳去征讨祖郎,将他生擒。”
俘虏祖郎后,孙策又一鼓作气进攻太史慈,并把太史慈也俘虏了。“孙策又进军勇里攻讨太史慈,将他生擒。”
祖郎、太史慈是当地最著名的地头蛇之一,所以他们的何去何从,关系着其它地头蛇的何去何从。在这种背景下,孙策并没有因为祖郎、太史慈是俘虏就歧视他们,相反还给了他们极高的荣誉。“军还,祖郎、太史慈俱在前导,军人以为荣。”
孙策收服祖郎、太史慈,意味着可以席卷更多的地方了。祖郎、太史慈真心归顺孙策后,祖郎、太史慈的小弟,自然会纷纷倒向孙策一边。更主要的是,他们投降孙策后,受到了大家都羡慕的地
位,更让其它地头蛇认为,投靠孙策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太史慈又到豫章,利用他的影响力,并现身说法,劝说了大量的刘繇旧部归降孙策。
太史慈离开孙策时,大家都说,太史慈是枭雄级的人物,他如果离开,肯定不会回来了。孙策认为,自己给太史慈开的价足够高了,太史慈没有理由会离他而去的。从某种意义上,曹操让刘备独当一面时,也是这样想的。问题是,刘备离开曹操后,真的就选择了再也不回来。
太史慈会不会成为刘备呢?实在难说的很。因为,太史慈也是标准的大哥级人物。太史慈在许多年前,就与刘备合作过,但是太史慈后来依然离开了刘备。刘备那样的人,都不能让太史慈拜倒在脚下,孙策就一定能?
如果太史慈离开孙策后,真的收拢刘繇旧部,又割据一方,并成为孙策最主要的敌人。那人们再说孙策让太史慈孤身去豫章时,恐怕也会认为这是孙策最大的失策。问题是,太史慈并没有因此远走高飞。
总的来说,随着祖郎、太史慈的投降;随着刘繇的旧部大批倒向孙策。袁术多少有些穷途末路了。面对此情此景,袁术的嫡系也开始与袁术划清界限了。
“于是烧毁宫殿,去投奔驻在山的部将陈简、雷薄,但又遭到陈简等的拒绝。于是袁术大为困窘,部下士兵不断逃走。”
在这种背景下,袁术想北上投靠袁绍。曹操得知这一情报,马上派刘备率军阻止他北上。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袁术那是彻底绝望了。“袁术到达江亭,坐在只辅着竹席的床上,叹息说,‘我袁术竟落到这个地步吗!’气愤感慨成病,吐血而死。”
袁术死后,袁术的残余力量,渐渐都归到了刘勋的大旗下。
“袁术的堂弟袁胤害怕曹操,不敢留在寿春,率领部曲带着袁术的灵柩与家眷,投奔驻在皖城的庐江太守刘勋。”
“后来袁术死后,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想率领部下投靠孙策,庐江太守刘勋半路截击,并将他们全部俘虏,收缴了他们所带的珍宝后返还。”
现在的刘勋,既然成了袁术的继承人,从理论上,应该有资格与孙策争夺江东的控制权。但是,因为刘勋的资历、威望、军事能力有限,所以当他举起袁术的大旗后,自然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不要说别的了,仅仅是袁术旧部大批向他靠拢,就会把他弄得进退失据。因为,这样多的人来投靠自己,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
在这种背景下,刘勋与附近的地头蛇,关系一时变得非常紧张了。因为,这样多的军队、非战斗人员前来投靠,刘勋得让他们吃饱饭啊。想让他们吃饱饭,在地盘不能迅速扩大的背景下,自然只能多收粮了。
“刘勋因为收容袁术的部属太多,粮草供应不上,就派遣堂弟刘偕向上缭的宗党首领们征集粮草。上缭宗党首领们未能满足刘偕的要求,刘偕就通知刘勋,请他派兵进行袭击。”
看到此情此景,孙策就派人与刘勋表示友好。总而言之,我们两个人打下去,估计也就是两败俱伤了。既然如此,我们睦邻友好吧。荆州的黄祖一直挑衅我,我现在想收拾他,希望你不要因此给我背后捣乱;上缭的地头蛇不服你,你现在就收拾他们,我也绝不会因此背后捣乱的。
刘勋当然知道,孙策的话并不可信。
问题是,当务之急,刘勋必须得解决自己小弟的吃饭问题啊。现在,上僚的地头蛇公然拒绝多交公粮,如果不能给上缭的地头蛇一点颜色看看,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地头蛇都这样玩,自己的军队估计都不用孙策来打,就会因为吃饭问题而砖崩瓦解的。
当然了,刘勋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到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去抢粮。问题是,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地头蛇都没有摆平,你就去主动到外面树敌,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呀。更主要的是,现在面对孙策的打击,你都有些自顾不遐,还没事还到外面再树强敌,你这不是想找死吗?
在三国历史上,刘勋也许并不出名。但是刘勋的首席谋士刘晔,却是三国历史上的大名人。因为,刘晔后来在曹魏阵营里,也一直是主要谋士。
刘晔当时认为,我们绝可以去攻打上缭。因为,只要上缭的地头蛇,和我们玩持外战,玩空间换时间,我们就有可能陷入那个战争的泥坑。到时,孙策从后面大举进攻,我们当时就会玩完的。
传统史书似乎都认为,刘勋目光短浅,所以没有听从刘晔劝说,于是听信了孙策的欺骗。问题是,真实的情形显然没有这样简单。
刘晔给刘勋作的分析非常简单,简单的就如同一加一等于二。这个种分析,随便说给现在的一个小学生,估计也能听明白。如果刘勋连这种简单的分析都听不明月,那刘勋早就让淘汰出局了,怎么可能支撑到官渡前夕呢?
不要轻信孙策,这很好办。问题是,不轻信孙策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可太复杂了。当时的刘勋,如果按上中下三策去选择,显然是这样的。
上策就是放开手与孙策开战,总而言之,高举袁术的大旗,给孙策定上几条大罪,号召江东各大地头蛇,一块围剿孙策。
刘勋执行这个策略的最大弊端就是,就算刘勋敢这样做,又有多少人敢支持他这样做呢?因为小霸王孙策是什么人,大家肯定都知道。孙策不主动招惹你,你主动招惹孙策,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中策就是把孙策当成最危险的、最主要的敌人,在没有解决孙策的威胁之前,军事主力绝不随便执行其它任务。执行这个策略最大弊端就是,不攻打上缭,刘勋势力范围内的地头蛇都这样玩,都拒绝多交公粮,刘勋一下多出这么多军队来,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
对于这两个问题,刘晔肯定难以给大家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因为,当时的粮食问题,绝对是一个大问题。更主要的是,现在的孙策不但声明要和刘勋睦邻友好,而且还率军攻打荆州的黄祖去了。如果刘勋不抓住这个机会,镇压上缭的地头蛇,等孙策灭掉黄祖,再掉过头打刘勋时,刘勋更无法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