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段内容,我们通常总认为,这是刘备为了向曹操证明自己胸无大志。问题是,刘备投靠曹操后,既然没有交出兵权的意思,也没有让曹操改编自己军队的意思,他再怎么装,曹操也知道他是一代枭雄。
所以,刘备没事就在菜园子里陶冶情操,只是为了让曹操相信,自己在许昌,并没有搞各种危害曹操的串联活动。因为,接到衣带诏后的刘备,显然发现许昌反对曹操的力量实在太大了、而且也太明目张胆了,所以曹操随时可能对此展开反击的。如果曹操发现或是怀疑自己参与类似的活动,就有可能成为曹操优先清洗的对象;而自己也会丧失脱离曹操的机会。
当然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曹操闲来无事,就和刘备吃着青梅、煮着酒一块品评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时,吓得刘备把筷子都掉了地上。因为,这真是人说人了,作贼收虚啊。曹操本是一句真心话,刘备却以为,这是曹操在恐吓他。
总的来说,曹操对刘备的表现比较满意。因为对曹操而言,最害怕的事,恐怕就是刘备在许昌,与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走得越来越近。如果真是如此,反对曹操的人,就真有可能敢轻举妄动的。如果真是这样,吕布奉诏讨贼的场面,就有可能再次上演。
现在许昌城内,迷漫着一股不和谐的气味,不是刘备能发现;曹操肯定也早就闻出来了。在这种背景下,刘备休息的时候,只是在菜园子陶冶情操,应该也算对曹操表达忠心的一种方法。总而言之,刘备不会没事和反对曹操的人瞎掺和。但是,曹操并不知道,刘备已接到了衣带诏,而且还在上面签了名字。
不久后,因为孙策的崛起,袁术在南方越来越无法混了,于是就想北上投靠袁绍。接到这个消息,曹操就让刘备和朱灵率军阻止袁术与袁绍北上汇合。
据说,刘备率军出发后,郭嘉、程昱、董昭都去找曹操,总而言之,绝不能让刘备出去独当一面。曹操听到他们的提醒,也觉得让刘备出去独当一面,是一个大大的失策,于是就派人往回追刘备,却没有追上。
“这时,曹操派遣刘备与朱录去截击袁术,程昱、郭嘉、董昭等都劝阻曹操,说,‘不可派遣刘备率兵外出!’曹操后悔,派人去追,没有追上。”
这段内容,所有的史书的似乎都采用。但是,就我理解,这不过是一个鸿门宴的改编版罢了。因为,后来刘备与曹操三分天下,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故事。
第一、这样重大的、而且也不是多么紧急的人事任命,曹操在决定前,连郭嘉、程昱等人的意见,都没有咨询过?非得等事后,才会听到郭嘉、程昱等人的意见?这本身就于理不合。
第二、刘备是枭雄级别的人物,臧霸、陈登难道就不是枭雄级别的人物?甚至李通、李典就不是枭雄级别的人物?因为,这些人都是半独立的军政大佬。刘备不可信,这些人就可信了?曹操敢信任这些人独当一面,为什么独独不敢信任刘备独当一面呢?难道曹操知道后来的历史?
第三、这一点是最主要的,刘备率大军出发,绝不可能都是轻骑,曹操派使者快马追赶,没有道理追赶不上啊。
更主要的是,“袁术既向南退回寿春,朱灵等班师回朝。刘备就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刘备可以击杀车胃成功,是因为朱灵与刘备执行完军事任务后,就率军回朝了。如果当时曹操让朱灵留在徐州,调刘备班师。在这种背景下,刘备是不是依然敢冒险造反呢?甚至而言,曹操还可以再派一枝后续部队,打着支援刘备、朱灵的旗号,协助朱灵迫使刘备接受曹操的调动;如果是这样,就算刘备暂时离开了许昌,他又靠什么逃出曹操的五指山呢?
所以,从情理上看。曹操让刘备率军出征,是曹操标准的用人风格,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事实上,如果曹操真的不信任刘备,强行改编刘备的军队就可以了。那用得着这样天天疑神疑鬼。
事实上,只要刘备拥有强大的私人班底,那刘备出去独当一面,自然可能坏事;刘备留在许昌,同样也可能坏事。
一个人想成大事,自然得有驾驭英雄豪杰的自信、霸气。如果你一看到有本事的人,就害怕他明天会背叛你、会危害你。那你最多也只能成为王伦那种角色。
总而言之,看到林冲自然害怕不已;看到晁盖也是害怕不已;看到花荣、秦明,同样害怕不已;看到鲁智深、武松、杨志那种人物,也是害怕不已;至于看到呼延灼、关胜那种人,就更不用说了。就凭你这种表现,也想一统江湖?你以为,江湖上的人都没脑子,就你一个人长着脑子?
曹操是什么人?见到一个羽翼未丰的刘备,就吓成那副德性。那他还怎么混啊?因为,这样的曹操,与袁绍、刘表、孙权相比,也不是一个档次啊。
刘备投告袁绍;袁绍一伙并没有如临大敌,而且也一直让刘备出去独当一面。
刘备投靠刘表,刘表一伙也没有如临大敌的样子;而且刘备在刘表那里,一直也是独当一面的。
刘备投靠孙权,孙权也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样子,而且一直也没有趁刘备羽翼未丰之时,试图大举进攻刘备并夺取荆州。
曹操见了刘备,就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说死说活,就是不敢让刘备独当一面。曹操难道是穿越回去的?否则他怎么就敢肯定刘备会背叛自己,怎么就敢肯定刘备一定会成为自己最主要的敌人?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袁绍、刘表、孙权有眼不识泰山,他们不知道刘备有多牛逼。所以,曹操见刘备会如临大敌,他们都敢放心与刘备合作。其实,这种观点就叫扯淡!
刘备很牛逼,如果几个月后,刘备让曹操俘虏了、那史书盖棺定论时,刘备肯定与吕布没有任何区别。总而言之,就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曹操对他那样好,他还想着背叛曹操,关键是,让曹操一刀就砍翻在地了。
而且,刘备让曹操灭掉,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在随后的战争中,刘备的家眷全让曹操俘虏了;而且关羽也让曹操俘虏了;甚至而言,据说张飞也让曹操打得不知去向了,刘备如漏网之鱼一样跑到了袁绍那里。在这种背景下,刘备让曹操灭掉,有什么奇怪的?
任何一个英雄人物,也是风云际会的产物。
刘备可以混成后来的昭烈帝,并不意味着刘备就真的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物。最简单而言,如果刘备在随后的战争中被曹操俘虏了(杀掉了);或是刘备在当阳桥上被曹操追住了;或是刘备在入川的战争中死了。刘备在历史上,又算什么呢?恐怕也就是一个军阀甲、军阀乙的水平。
但是不论怎么说,刘备离开曹操后,马上就再次拉起了自己的大旗。
此时,海选阶段已过了,所以曹操、袁绍之间,剑拔弩张之势已成。而刘备敢自立,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在曹操、袁绍之间周旋了。
所以,刘备对徐州取得初步控制权之后,就派人与袁绍联系。而袁绍也非常欢迎刘备与自己合作。因为,刘备与袁绍合作,实在等于确断了曹操一条胳膊,因为这意味着曹操的东部战场,再也没有安全感可言了。
所以,面对即将开始的半决赛,曹操知道,必须得抓紧时间解决了刘备,否则在与袁绍进行半决赛时,自己实在是一点胜算也没有的。
于是,在不久后,曹操遂对刘备进行了大规模的突袭。当刘备接到这个消息时,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因为现在曹操、袁绍已呈剑拔弩张之势,曹操竟然敢把军事主力调到徐州一线,曹操这不是疯了吗?
据一种戏剧性的描述是这样的,刘备亲自站到高处一望,发现真是曹操亲自率军事主力而来,于是马上就来了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一次的失败,也许是刘备出道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因为,此前不论怎么失败,刘关张始终都在一起;而这次失败,关羽让曹操俘虏了;张飞让曹操打得找不着了。
失去关羽、张飞追随的刘备,内心会想到什么?他的内心会不会感到一丝绝望?这个谁也不知道了,但是刘备作为一代大哥的派头,并没有因此消失,因为当决定投靠袁绍时,袁绍马上给他举办了极尽隆重的欢迎仪式。据史书所说,“刘备逃奔青州,通过袁谭投奔袁绍。袁绍听说刘备来到,出邺城二百里,亲自去迎接刘备。”这种欢迎仪式之隆重,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也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