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相比而言,荀彧、郭嘉哪有这种派头呢?因为,他们这种人,见到曹操那种明显透露着乱臣贼子气的人,都是一副小弟的样子,时不时的还想对曹操表达一番忠心。就凭他们这种表现,也实在是士林的耻辱。说得不客气点,他们与当年跟着十常侍混的斯文败类,有什么区别呢?

祢衡出身高贵,而且非常有才学。所以祢衡推崇的人,自然就是孔融这种标准的大名士。

所以祢衡一见曹操,就忍不住打曹操的脸。而且祢衡这个人,打曹操脸的时候,也不是单指向曹操,而是把曹操的小弟都打个遍。

表面上,这是孤立的个人事件,实际上,他背后肯定有强大的利益集团推动。所以祢衡认为用君臣大义,打打曹操及其小弟的脸,根本就没有事。而从结果去看,也就是没有事。

从相关的内容,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祢衡发表的言论,从来都是恪守君臣大义的。总而言之,曹操一伙人,都也不知道君臣大义为何物;我祢衡最看不惯这种不知君臣大义为何物的人了。

什么曹操迎立皇帝,所以是大汉忠臣。让我说,曹操与齐桓、晋文那种一心玩弄周天子的诸侯没有任何分别。他们都是表面尊崇天子,实际上都不过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如果他真的尊崇皇帝,怎么会这样对待皇帝呢?

什么荀彧、郭嘉之类的人有王佐之才,叫我看,他们虽然有才,却都不走正道。如果他们愿意走正道,大汉帝国早就中兴了。荀彧、郭嘉之类的人,自命有王佐之才,却是天天就玩机诈权谋,根本不知忠君为何物?如果他们懂得了忠君的思想,以他们的才学,以曹公的资质,怎么可能一直无法中兴大汉呢?

我还真不是吹牛逼,如果皇帝愿意重用我,事事按我说的办,天下早就统一了。因为,治理天下本身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大家都懂得忠君,一切就都解决了。

总的来说,祢衡与现代的某些公知形象非常类似。因为,让他们评论政治人物、评论时事时,那是指天划地,谁也不放在眼里。总而言之一句话,肉食鄙!台上诸位,无论道德、知识都学到狗肚子里了。治理天下,有什么难的?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治好了;可是他们折腾来折腾去,天下也是一团糟。

让公知说如何治国,大约就是两个字“民主”。让祢衡说如何治国,大约就是两个字“忠君”。

而且,祢衡说话的时候,那是非常有艺术性的。总而言之,一会吹捧曹操一伙;一会贬低曹操一伙;好像是吹捧他们,又好像是贬低他们。

所以,曹操看到这个弥衡时,那是又气又恨又无奈。

后来,曹操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里,大约就是希望给祢衡找点事干。总而言之,你不是吹起牛逼一套接一套的吗?现在我给你个机会。

我曹操忠不忠君,也是在汉献帝领导下的中央政府工作;刘表作为传说中的汉室宗亲,却是从来也不到中央政府报道,更不让自己儿子到中央政府工作。你现在就到刘表那里,用你的忠君理论、用你那套工作方法,把刘表改造过来。

祢衡到了刘表那里,依然是一脸的牛逼样;总而言之,不但这样对刘表,对刘表的小弟,也是这副德性。

因为,祢衡扯来扯去,始终紧扣忠君的字眼。总而言之,我以忠君大义责骂你们,这是希望你们走正道;希望你们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面对祢衡这种作派,刘表也是无可奈何。于是刘表就让他到黄祖那里,总而言之,你不是自吹是大才吗?虽然我也觉得你有大才,问题是,我下面的人都对此深表怀疑,所以你到地方好好工作,争取干出一些成绩来。

祢衡到了黄祖那里,依然是一脸的牛逼样;而且把黄祖一伙人,也是阴一句阳一句的损了个够。最后,黄祖借酒撒疯,把祢衡杀了。虽然杀了祢衡之后,黄祖一再说,悔不该醉酒斩了祢衡,但是祢衡却是再也活不过来了。

是不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还是从曹操征服徐州后谈起。

曹操征服徐州后,曹操的势力自然更大了。但是类似的危机,随之也变得更大了。因为,现在的关中、豫州、徐州,我们可以说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但是更确切的说,这应该是汉献帝的势力范围;因为这些地方的大佬,大多不是曹操的嫡系;因为他们与曹操并没有明确的臣属关系。

更主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非嫡系大佬,也纷纷进入中央政府。最经典的就是,现在刘备也进入了中央政府;而陈群、袁涣之类的人,也进入了中央政府。在这种背景下,能与曹操分庭抗礼的人自然是越来越多了。

关于陈群,我在前面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至于刘备,那本身就是一个半独立的军阀,而且曹操也认为它是一代枭雄,这里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们再简单的介绍一下袁涣。

袁涣老爸袁滂,也做过大汉帝国的三公。我们看袁涣的江湖地位。

“袁涣迁移到江淮之间避祸,被袁术所任命。袁术每次有所咨询,袁涣常有严正的议论。袁术不能违抗,然而也不敢不有礼貌地尊敬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袁涣袁术那里,一直也是可以与袁绍分庭抗礼的。

“不久,吕布在阜陵攻击袁术,袁涣前去随从袁术,于是也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与刘备结亲和好,后来有了嫌隙。现在,吕布想要让袁涣写信辱骂刘备,袁涣不答应,再三强迫他,仍不同意。吕布大怒,用兵器威胁袁涣说:‘你做就能活,不做就得死。’袁涣脸不变色,笑着回答说:‘袁涣听说只有德行才能使人蒙受耻辱,没听说用辱骂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那他将不以将军的话为耻辱,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小人,那他将像将军一样写信,回骂将军,那样耻辱将在这一方而不在他那一方。况且袁涣我异日侍奉刘将军,就像现在侍奉将军您一样,如果我一旦离开这里,回过头来骂您,可以吗?’吕布感到羞惭,不再逼他。”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吕布也无法让袁涣屈服的。

而且吕布被灭后,袁涣与曹操相见时,也是抱一抱拳而已。“高揖不为礼”

若干年后,“当时有人传说刘备已死,众大臣都表示庆贺,袁涣因曾被刘备举荐为官,独独不去庆贺。”

“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袁涣死后,曹操为袁涣流涕,这可不是简单的因为他们私人感情多好。这实际上相当于,某某大佬死了,元首亲自出席他的丧礼(绝不是简单的送一个花圈了事),而且还亲自哭了一番。这种待遇,许多时候政治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袁涣在曹操那里,也不是以曹操臣属的身份出现;而且也隐然可以与曹操分庭抗礼。

这些大佬进入曹氏集团。意味着汉献帝为荣誉董事长、曹操为总经理的公司越来越大了。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曹操的股权越来越大了,相反这意味着曹操的股权越来越小了。

在这种背景下,认为把曹操干掉,就有可能重新改组汉帝国政府的观点,自然渐渐流行起来。

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密谋干掉曹操的串联渐渐开始出现了。这个秘密串联工作的领衔人物是谁?据说是汉献帝,因为大家在进行相关串联时,都是拿着汉献帝的一条衣带说事。据说,这条衣带上,有汉献亲笔所写的诏书,而诏书的内容,就是授命董承等人串联忠义之士铲除曹操。

参与这个秘密串联的人有多少,没有人知道。从情理上,所有反对曹操的人,都有可能参与了这个秘密串联。想当年,董卓就是在这种秘密串联下翻的船。

在官渡之战前,相关事件浮出了水面。但是,这种事是不能全面调查的,因为真的全面调查,那曹操啥事也别干了。因为,汉献帝也反对曹操,朝中的大佬都反对曹操,曹操把他们一网打尽了(率军全部屠杀了)自然能做到。问题是,这样一来,曹操的政治的基础,还能剩下多少呢?

所以这件事,就追究到了董承那里,而也没有扩大范围。曹操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你们一直密谋杀害我,如果我不追究,实在不是个事;如果我追究,事情又太大了。这样吧,我现在只要求把董承杀掉;希望你们不要阻止我。否则,真的翻了脸,老子把你们一锅全清理了。

其实,这个事件的结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从此以后,汉献帝(长安东归的利益集团),不再有一枝属于他们的完整武装力量了。

待续

泪痕漫评三国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漫评三国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第2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