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别糟践了我们的文字!更不准研究学习!这两条政策,彻底惹毛了全天下的士大夫、读书人。惹毛士大夫、读书人,问题大不大?说不大也不大,原因是士大夫、读书人不会立即扛起锄头跟你拼命;说大也大,士大夫、读书人虽手无缚鸡之力,但“笔杆”能杀人,煽风点火、蛊惑舆论更不在话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虽然在历史上,少见士大夫、读书人舞刀弄枪,冲击朝廷机关拼命的,但历史上也少见得罪了这两个阶级还能够长存下去的朝廷。秦朝如此,现在说的元朝也将如此!

除此之外,下面这几条,就更让“周王”们发飙了!

第一条,不准汉人、南人养马,收了粮食得靠自己肩挑。

第二条,官府将所有的铁制农具没收,不准使用,甚至不准,一经发现,诛九族。

伯颜的这两条政策是要让农民伯伯们回到奴隶社会重新使用青铜器吗?那朝廷你得给农民发放青铜农具啊!不发!那您的意思是说:农民种地,得自己用手刨??

可见,伯颜的意思很明白:汉人、南人们,你们喝西北风去吧!

最后,周子旺这个人,估计小时候常常听说书。汉人爱听书,喜欢围观。鲁迅虽然批评过“围观”这种民族劣根性,但是,大家还是改不了,民族的东西总是根深蒂固!而伯颜定下的第三条好像是为周子旺量身定做的。那就是:禁止演出汉人的传统戏剧,禁止说书!

总之,伯颜不仅要禁止物质层面的东西,连精神生活也要管。真是岂有此理!

唉,没救了,起义吧!

第四章天下大乱

权力的诱惑

“周王”在外面干得风生水起,而在衙门里办公的刘伯温依旧面对一杯清茶,一摞文件,抄抄写写,生活很是没劲。

实际上,刘伯温的生活没劲,“周王”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儿去。要知道,自从周子旺当上了周王后,农民的局限性彻底爆发了!首先,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其次,他们也开始腐化堕落,不明白艰苦奋斗的意义了。

无聊的生活难受,迷茫的生活更难受!

“周王”很迷茫!几千个追随者来来往往,吃吃喝喝,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大小便闹出矛盾疫病可不是小事。虽然当了王在外人眼里很风光,但是“冷暖自知”。正所谓“人前显贵,背后受罪”啊。

“幸运”的是,“周王”的这种迷茫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帮助“周王”结束这种迷茫生活的正是权臣伯颜。放眼元朝,只有伯颜具有这样的能力,皇帝都未必行。因此,前前后后仅一个月,“周王”就去另一个世界见“周王”去了!

这样一来,伯颜更威风了。他为朝廷剿贼,立了大功,被赐予“七宝玉书龙虎兵符”。

权力大了,应该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伯颜不是不明白,一个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绝对不是傻瓜。问题是,对男人来说,权力的诱惑力太大了。

有一种说法是:权力是男人的春药!虽然有些粗俗,倒也有几分道理。好吧,重新介绍一下这个男人吧,这个把大元帝国拖入万劫不复的地狱的元朝第一大贪官——伯颜。

大元帝国最后的岁月

公元1333年,即元至顺四年,元明宗离奇逝世。这位老皇帝死后,伯颜因拥戴新君有功,被册封为左丞相,开始了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奸生涯。

在《元史》中,宋濂毫不避讳地写道:“伯颜:不世之奸臣,千秋之罪首,万死不足恕其罪!”

用这么一个奸臣治理国家,结果可想而知了。

首先,为了解决各地兵饷的问题,节省国家的财政开支,伯颜建议废除科举,解散各地的贡院(学校),从这些地方节省的钱拿出做军费。伯颜之所以有这种想法,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第一,伯颜清楚地知道,汉人的那套东西太贼,学多了只能把自己绕进去,而且也不利于国家的愚民统治;第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那批人,全都是一些贪官、无赖,既无助于国家,也浪费钱财。所以他力主废除科举考试。单从这一点来看,伯颜这个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就这样,元统三年(1335年),在伯颜的怂恿下,皇帝颁布了废除科举考试的命令。这条政令一经颁布,不仅剥夺了汉人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也封堵了那些普通蒙古人和色目人进入仕途的机会,百害而无一利。

后来,为了缓解高层内部的矛盾,伯颜被迫下了一道命令:各地的省、院、台、部、司等各级官僚机构,允许采用“举贤制度”。这个制度优劣如何,咱们暂且不表,伯颜还特别追加了一条政令:不管这些官员是如何选出来的,只能是蒙古人、色目人担任,汉人和南人绝不可以!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彻底断绝了汉人进入仕途的权利。伯颜意犹未尽,又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措施,比如说:禁止汉人拥有武器和马匹;禁止汉人学习汉字,必须学习蒙古语、色目语;禁止汉人拥有各种铁质工具,要想种田只能用手刨;禁止汉人演出传统剧目,包括各种说书、大鼓等;禁止汉人……

除此之外,为了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伯颜甚至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诛杀“张、王、刘、李、赵”这五大姓氏的汉人。因为伯颜觉得,汉人当中这五大姓氏的人最多。如果把这些人全都杀了,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

伯颜这是要疯呀!

可惜的是,虽然当今圣上昏庸无德,但元顺帝还没有糊涂到这种程度。因此伯颜的这个疯狂的请求,最后不了了之,无疾而终了。

当然了,即使颁布了这些匪夷所思的政策,搞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愤,伯颜依旧没有丝毫的忏悔,他反而越发地骄横起来。他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他的野心也与日俱增,他的目中也更加无人。

据说,当时朝廷大臣送奏折的时候,一份要给皇帝,另一份要给伯颜。而送给皇帝的那份奏折算是进了保险柜了,只有伯颜亲自批阅的奏折才能够被执行。

换句话说,大元王朝的那几年是伯颜当家。

彻底反了你了!

鉴于伯颜权势倾天,“天下之人、唯知伯颜而已”的表现,元顺帝气得语无伦次,他终于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进入了元顺帝的眼帘。

这个年轻人就是伯颜的侄子——脱脱。

脱脱(1314~1355年),也称脱脱帖木儿,蒙古蔑里乞氏人,字大用。虽然脱脱成长在伯颜的家中,但是他喜欢汉族的文化。他习汉族的书法,写得一手精美的汉字。

由于天资聪明,又是一个含着金勺子而生的富n代,所以从15岁开始,脱脱就进入了大元帝国的官场,先后担任了司达鲁花赤、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等职位。元顺帝登基后,脱脱又因为“大爷”伯颜的关系,官居御史中丞,兼虎贲军指挥使。可谓位高权重,无人敢小瞧也。

混社会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大明神算师刘伯温》小说在线阅读_第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京城说书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混社会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大明神算师刘伯温第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