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在现代这种亲事肯定是孩子们会反对的,敬天虽然觉得这个叫秀秀的女人可怜,可是自己不是喜欢的人,又怎么能随便娶。心中已有一番答案。

洋和甫却没有去想婚事,而是陷入了对秀秀的无尽的歉意中。要不是因为自己,她也不会惨死异乡。看着木和林大人和他的夫人,贝勒爷十多年来头一次掉下眼泪来。

乾隆爷见好好的宴会眼看要成为追悼会,赶紧打个圆场,我们把他们叫出来见见吧,木和林赶紧去里屋把秀秀的丈夫和女儿叫来。

这船工现在是一个商人,而且被皇帝加封了爵位,虽然不为官,但是很有地位,暂居山西太原。他名叫王肃,本来就是山西人,在天津干了两年木匠,认识秀秀后私奔去了陕西,不想因为报效朝廷闹得夫妻永别。

后面跟着女儿,女孩已经是十四岁了,她走出来的时候,洋和甫还以为是秀秀复活了。仔细看才觉得,他比自己印象中的秀秀小很多,而且更漂亮些。

洋和甫依稀记起当日和秀秀闹得不可开交,最后秀秀扔下一句,希望后代有缘就跑出王府,后来再无来往,还以为是秀秀因为太爱洋和甫所以才这么说的。

你叫什么名字?洋和甫问。

小女名叫王慕云。见过几位大人。

敬天见这女孩举止端庄,说话甜美,心中增加了好感。可是这皇上牵线实在是有被绑架的嫌疑,何况还是父亲和自己以前的qing人的婚约,这似乎怎么说都不妥当。

乾隆爷发话了,在座的都是朕的忠臣,这门亲事,朕本来不便插手,但是因为这牵扯到一件天大的事情,朕不得不先强点鸳鸯,希望两位爱卿体谅。

全屋子的人都一起跪下,臣等惶恐。

却是因为何事呢?原来那位救了王慕云的英雄给陕西巡抚递了一个字条,意思是现在在南方朋党勾结,已经成了势力,白莲教串通部分官员,有起义的嫌疑,而这位英雄有办法化解此事,但是要求皇帝为自己当年受秀秀嘱托一事做个媒人。

按说乾隆皇帝是不怕要挟的,区区朋党和白莲教皇帝并不看在眼中,但是这个神秘人给了皇帝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似乎在云南边境地区,有外敌要入侵的可靠消息。而乾隆因为前几年的用兵,兵力全都集结在北方,南方其实空虚。

中缅战争从1762年就开始了,一直不能取得胜利,而这个神秘人似乎有能力结束战争,乾隆爷听说又有兵力集结,而这一次似乎是印度的雇佣兵。

清朝实在拿不出更多兵力对抗了。

乾隆一世英名眼看要被中缅战争拖累,乾隆爷才尝试着成全这门婚事。

其实当时的中缅战争异常惨烈,但是生活在北京,又不过问朝政,所以并不太去关注。

但是此事在云南附近,那已经是天大的事情。

洋和甫知道南方打仗,但是没想到会把自己也拖累进去,而且还是自己的孩子,这婚姻怎么听都是纯粹的政治婚姻,心里也知道敬天不乐意,不过看慕云的眼神,其实也不乐意,可是皇帝也是被逼急了。

当时这场战争打到十月份,已经几乎是停火了,清朝用了将近1000万两白银打这场战争。双方谁也拿不下谁,每次战斗都好像绞肉机一样的损失着兵力,作战地点都在丛林,生病和毒气,要了几万名士兵的命。

生活在太平世界,没想到会和云南普洱的战争牵扯上。

敬天也看出来了,今天乾隆摆的就不是一般的宴席,自己是不娶也得娶的意思,因为皇帝让你死都可以,别说决定你的婚姻,你要是不同意,那岂不是叛国。

乾隆皇帝用如此卑鄙的手段,也是被形势所迫,清朝如果到了冬天还不结束战争,不光是云南扛不住了,因为连年的战争,白莲教已经得势,就此颠覆乾隆的统治也并非不可以。

敬天看了看那个叫慕云的姑娘,心中有了主意。皇上,小臣愿意听从您的意思,娶慕云姑娘,但是,我有一个要求,望皇上答应。

皇帝一听既然答应了,其他条件就好办多了。

敬天觉得自己才十五岁,就被不明不白的要求结婚,虽然皇帝的妃子大多十五六岁就入宫了。但是男孩这么早结婚也并不多见,大多百姓是在十八到二十一前后娶妻。敬天要求皇帝给他一处新的贝勒府,他要和父亲分开住,而且要求不办婚礼,但是要求皇帝认慕云为义女,赐格格称号。

乾隆爷对这几个要求都表示答应。因为他太需要云南的稳定了。

敬天这几个要求都有他的意思在里面,因为他并不想真的和这位慕云姑娘发生什么,所以,他要一个独立的府,来安顿慕云,而不办婚礼,也就可以让姑娘的名誉不至于因为自己被外人说道。而要求皇帝收她为义女,纯属给慕云一份今后的出路,即使有什么意外,乾隆也不能把慕云做为牺牲品,就这样扔了不管。

各位看客,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乾隆皇帝并没有封类似小燕子那样的格格,史书中并无考查。但是这位格格只做为口头承诺答应了敬天,而且由于事情后面有了突发情况,皇帝还没来得及册封,慕云和敬天就离开了京城,此事也就没有真的发生。

此事洋和甫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觉得敬天本人有了打算,自己也不想多过问。于是这火锅宴又一次泡汤了,敬天提完要求,就向乾隆和在场各位大人及慕云小姐辞别。乾隆爷见主人公都走了,也就起驾回宫了。

看来这木和林大人的家是有一些怪异,两次宴请都不慌而散。

乾隆爷从内务府拨了5万两白银,为洋和甫在北海的西边买下了一个四合院,大概位置就在后来的和珅府附近,因为两家走的很近,所以几年后也出了不少矛盾。

和珅府在哪?在阜成门东边,贝勒府在白塔寺的东边,两家大概隔了不到三里路。而我儿时的生活就都在贝勒府附近,等写到我本人的故事都要到八十年代了。所以,我们只是知道就好。

贝勒府不是建造的,而是直接买,所以第三天,敬天和慕云就搬了进去,而皇帝册封格格一事,因为要向太后和礼部吏部登记请示,而一般这类册封要一个黄道吉日,所以只是定下了,而没真的成为事实。

写了这么久,我们这一代的男一号既然不是敬天和敬业,那到底是谁呢?

是石海的儿子,石步沣。

石海我们都知道,是王爷的门人,在天津任差多年,一直也没换过职位,直到1780年,才因为和珅的关系下野。

石海的儿子这一年12岁。还是个小孩子,这一段的家族历史非常混乱,因为这个时期,正是这几个家族逐渐壮大,逐渐混合的时代。

沉浮与兴衰!历史是中国最好的故事汇!》小说在线阅读_第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珍爱时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沉浮与兴衰!历史是中国最好的故事汇!第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