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鼎立天下》

对一个真正的豪杰而言,小小的县令官印,岂能把他捆死缚牢呢?鲁肃索性官也不当了,他把平日豢养的一百多侠士少年召集来,对他们说:“如今朝廷已失去对大局的控制力,盗贼横行天下,淮水、泗水一带不是安居乐业之地。我听说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前去躲避祸乱。不知你们肯不肯与我随行,并静观时变,以谋大业。”这些少年平素都白吃白喝,听鲁老大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叫好,只要跟着老大混,便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何乐不为嘛。

鲁肃知道周瑜与孙策乃是好友、刎颈之交,便领着家属及侠客少年百余人,弃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这时周瑜获悉孙策已夺取吴郡,并被朝廷封吴侯兼讨逆将军。孙策已经同袁术划清界线,分道扬镳,两人的战争很快便会爆发。周瑜思忖着自己得及早脱身才行,恰好此时鲁肃前来,两人一商量后,事不宜迟,应尽早脱离袁术,渡江东去。

大丈夫立身处世,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

周瑜果断把官印一扔,带着家眷随从,会等鲁肃等,共三百余人,弃城而去,直奔江东。很快,逃亡的消息便为扬州官府所察觉,州政府派骑兵追来。鲁肃让老弱妇女先撤,自己率侠客少年殿后,这些少年都是长年追随鲁肃习武狩猎,精于骑射,有一身好本领。眼看追兵将至,鲁肃命手下一百多名武士一字排开,拉弓上箭,摆开一决雌雄的架式,然后冲着追兵喊道:“你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当知晓当今天下形势。如今正值兵荒马祸,有功也得不到奖赏,不追也不会受到惩罚,何必苦苦相逼呢?”

这是先讲道理,追杀我们一点好处也没有,不如得饶人处且饶人。然后鲁肃让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只听得“嗖”的一声,利箭疾驰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大家对鲁肃的印象,只是个文臣而非武将,实际上鲁肃的剑术、箭法都出神入化。鲁肃露了这么一手功夫,前来追捕的人个个瞠目结舌,自己的血肉之躯,比起这盾牌来如何?盾牌都能射穿,鲁肃膂力之强,着实惊人。

这些骑兵估摸着想,反正周瑜与鲁肃都只是小角色,逮住算不得大功,就算跑了,也没有人当回事。看看鲁肃这伙人的骁勇劲,不死上数百人恐怕也逮不住他们。于是大家索性听了鲁肃的话,只当作没追上,调了马头慢吞吞回去了。

说实话,袁术怎么会在乎这两个小人物呢?他肉眼凡胎,岂识得真正的英雄人物呢?周瑜与鲁肃绝非阿猫阿狗可有可无的无名之辈,他们是蛰伏于山林的猛虎、潜居深潭的蛟龙,有宰辅之才,有纵横天下之志。这两位后来成就东吴霸业的传奇人物,在袁术眼皮底下,也只不过才当了区区的县令,这位仲家皇帝着实没有慧眼。

小霸王孙策听得好友周瑜归来,大喜过望,当即亲自前往迎接,设宴款待,赏赐之厚,没有人可与之相比。这么做,当然引起一些老部下的不满,孙策却不以为然,他解释说:“周公瑾英俊异才,是我儿时好友,情同骨肉。先前在丹杨时,他出兵出粮,助我完成大事,论德酬功,我都不足以为回报呢。”众人闻此,自然没话可说。孙策当即提拔周瑜为建威中郎将,拨给两千精兵兼五十匹战马。这一年周瑜年仅二十四岁,已成为孙策军中重要之将领,他足谋多谋、风流倜傥,“周郎”之美名于是传遍吴中之地。

鲁肃与周瑜渡江后,也受到孙策的礼遇,史书说孙策“雅奇之”。只是不久后,鲁肃得悉祖母去世的消息,心中大为悲恸。他年少失父,由祖母一手养大,感情深厚,由于祖母年事已高,不能与之东渡,仍留于东城。鲁肃为尽孝道,毅然冒着被袁术逮捕的风险,回到东城安葬祖母。所幸的是,鲁肃在东城本是名人,再加上花钱上下打点,官府倒没找他麻烦。直到孙策去世后,鲁肃才又投奔东吴,这是后话,暂表不提。

《鼎立天下》

二.初定江南(上)

自从孙策据江东,各路豪杰志士纷纷前来投奔,而以曹操为首的朝廷又对他大加拉拢,这一切令袁术坐卧不安。

既然孙策与曹操结盟,那袁术也必须寻找自己的盟友。谁是孙策的死对头呢?袁术想到了一个人:祖郎。

祖郎是盘踞丹阳的一名大山贼,在孙策初出茅庐时的第一仗,就是讨伐祖郎。只是当时孙策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被祖郎打得落花流水,自己差点就丢了小命。精于权谋的袁术不失时宜地拉拢祖郎以牵制孙策,他派使者秘密南下,以仲家皇帝的身份授予祖郎官印,并怂恿他煽动山越人联合起来对付孙策。

山越人本是南方土著,实力并不强大。但是一个外族人却充当山越人的领袖,这个外族人,便是胆识俱优的太史慈。

太史慈怎么成了山越人的领袖呢?

却说当年太史慈协助扬州刺史刘繇对抗孙策,只是刘繇并不重用他,以致于被孙策打得大败而逃。太史慈逃到芜湖,亡命山林之中,他收罗一些残兵败将,当起山大王,自称“丹阳太守”,过了几年逍遥自在的生活。太史慈武艺高强,骁勇善战,且重信守诺,有古君子之风范,故而得到土著山越人的拥戴,竟然拱手听其指挥。

此时孙策已完全占据吴郡、会稽,打着讨伐袁术的旗号,全力西向,进攻丹阳郡,连战连捷,夺取宣城以东诸县,只有泾县以西的六个县尚未征服。太史慈接受祖郎的邀请,屯兵于泾县,祖郎则据守泾县以南的陵阳,摆开与孙策决战的架式。

螳臂挡车!

太史慈与祖郎,都只是好斗的螳螂,挥舞两只利爪,摆开战斗的架式。可惜的是,他们与对手相比,根本不在同一重量级别上。在孙策隆隆战车巨大车轮的碾轧之下,自以为强壮的螳螂必定遭到惨败的命运。

在孙策一生中,战场上的失利屈指可数。祖郎有资本向天下吹牛,他就是打败孙策的人,但是我们要在“打败”前面加上两个字:“曾经”。孙策已不是绵羊,已摇身一变成为一头猛虎——张开血盆大口的猛虎。

猛虎出山,剽掠如风。

陵阳一战,手握数万大军的孙策一鼓而下,把祖郎打趴在地。祖郎全军覆没,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被五花大绑押至孙策跟前。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祖郎披头散发,一脸颓丧,当他发现孙策的目光如同一道闪电射来,只能闭上眼睛,仰天而叹,仿佛看到死神的影子在晃动。他想到孙策可以杀他的一百个理由,却找不到一个不杀他的理由。

但是孙策的刀始终未出鞘。

因为孙策有一个不杀他的理由:要争夺天下,不是靠杀人,而是获得人心。

这就是孙策与祖郎的不同,境界的不同,气度的不同。

这种境界,是王者的境界;这种气度,是王者的气度。

杀一人以泄私仇,固然快意,却不一定明智。

他以王者的慷慨说道:“以前你曾袭击我,一刀砍中我的马鞍,就差一点点,我就命丧黄泉了。但是,今天我不杀你,我兴义师是为了干一番大事业,以前的恩恩怨怨,我不放在心上,只要是可用之人才,我一概录用。我不止对你如此,对天下人皆如此,说到做到,你不必恐惧担忧。”

这就是英雄的磊落胸襟。

这种胸襟,曹操有,刘备有,孙策有,因而天下最终会成为鼎立之势。

祖郎很意外。项上人头居然没有落地,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当沉重的栅锁被卸去后,他呆呆地望着动弹自如的手脚,终于确信奇迹的降临,不由得感激泣零,伏首谢罪。非但性命得以保全,还挂了一个“门下贼曹”的职衔,原本是山贼的祖郎,摇身一变成为抓贼的官差。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1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