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鼎立天下》

六、官渡之战(下):胜利

战争进入沉闷的相持阶段。

对于双方来说,谁的粮食有保障,就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曹操抓紧时间从各地运粮以支援前线,当押送粮草的部队终于把粮食送来时,他知道征集运输这些粮食殊为不易,便安慰道:“再过十五天,必定为你们击破袁绍,以后就用不着再劳累你们了。”

凭什么能打败袁绍呢?

关键还是在粮食战。

取胜之道,在于破袭敌人的辎重。袁绍军队既多,所需要的粮食也更多。当曹操侦察到袁绍有一支数千辆车的运粮队正赶往官渡时,荀攸献策道:“袁绍的运粮车就要到了,押将的将领韩猛是个勇敢却轻率的家伙,可一举击破。”曹

操点了点头,又问道:“要派谁去好呢?”

荀攸道:“徐晃可以。”

曹操便派徐晃与史涣率部邀击韩猛的辎重车队,韩猛落荒而逃,数千辆辎重车以及车上的粮食,被一把火烧个精光。

这次偷袭,令袁军粮草损失惨重。袁绍吸取经验教训,不久后又收罗一批粮食,装上车又送往前线,这次他特地派大将淳于琼率一万人马押送。这次运粮辎重车足足有一万辆之多,为了决战,袁绍把老本都押上了。车子一多,行进速度缓慢,在距袁绍大本营仅有四十里处时,已是人疲马困,淳于琼下令安营扎寨,打算休息一天后,第二天就可以运抵前线了。

可是谁能料到,就只差这四十里的距离,就只差这一天,袁绍的命运却发生转折。

沮授深知曹操用兵有方,他对粮食安全忧心忡忡,便提议道:“应该派蒋奇率兵前去接应运粮车队,在淳于琼周围巡逻警戒,以防曹操偷袭。”可是袁绍又不听。对袁绍来说,这并非难事,四十里距离并不远,派支军队去接应,很快就能赶到。那他为什么要拒绝呢?还是刚愎自用的结果,你沮授说的,我就是不听。

更糟糕的是,值此关键时刻,袁绍麾下重要谋士许攸竟然叛变,投奔曹操。

荀彧曾经评判许攸,说他有谋略,可是为人贪婪。许攸叛变,缘于两件事:其一,他向袁绍献策,袁绍却不采纳。许攸指出,曹操兵力少,几乎把所有兵力都押在前线,许都空虚,若能派出一支轻装部队,奔袭许都,必可一鼓而下。只要许都攻下,以天子的名义讨伐曹操,曹操在劫难逃。让人揪心的是,袁绍同样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这样答道:“我一定要先抓住曹操。”许攸与沮授、田丰不同,不是逆来顺受的人,袁绍居然无视他的良策,令他十分不满;其二,就在许攸满腹牢骚时,传来其家属被逮捕的消息。史书上说“攸家犯法”,究竟犯什么法,没有明说,我估计与贪污有关。审配把许攸家属抓起来,投入监狱。许攸勃然大怒,遂偷偷逃了出去,前往投奔曹操。

当时曹操正坐在大帐内,忽闻许攸来降,他大喜过望,没来得及穿鞋子,就赤着脚出来迎接,并拊掌笑道:“您远道而来,我就知道大事可成了。”遂引为上宾,置酒款待。许攸入坐后,便问了一句:“袁军兵盛,不知您怎么对付他?现在还有多少粮草呢?”

曹操答道:“粮草尚可支持一年。”

许攸白了曹操一眼,道:“胡说八道,再说一次。”

曹操干笑两声,又道:“其实只能支撑半年。”

许攸怫然道:“足下难道不想击破袁氏吗?为什么不实话实说?”

曹操有点尴尬,勉强自我解嘲说:“我只是跟您开玩笑的。实话告诉你吧,其实只能支撑一个月,要如何是好?”

许攸拱手道:“明公孤军作战,外无援兵,内无粮谷,已是危险到极点。袁绍有辎重车一万余辆,现在正停于故市、乌巢之间,守卫的军队戒备不严。倘若派出轻装部队出其不意偷袭,焚毁辎重,不用三天的时间,袁绍不战自败。”

这个情报对曹操太重要了,他听罢大喜。鉴于此役的重要性,曹操决定亲自出马,他留下曹洪、荀攸守卫大本营,自己连夜带上精锐步骑兵五千人,挂起袁军的旗帜,走小路直奔乌巢。

《鼎立天下》

为了达到偷袭的目的,曹操下令所有马匹的嘴里都衔着木枝,用绳子系住,以免发出长嘶声。每个士兵都要携带一束柴薪,用于焚烧敌粮。不过这里是袁绍的控制区,设有一些关卡,当遇到盘问时,曹操便吩咐人这样说:“袁公惟恐曹操钞略后军,故而派兵前往增援。”理由十分正当。说来这些袁军士兵也不够尽责,若是前去增援,带这么多木柴干什么?他们稀里糊涂就把曹军给放过去了。

蒙混过关后,曹操马不停蹄直奔袁军辎重车队所在的乌巢。此时正是深夜,袁军虽有一万多人,多数已是入了梦乡,值勤的士兵也昏昏欲睡。忽地见天降神兵,到了眼前时,借着火光看到悬挂着袁氏旗号,并不以为意,还以为援兵到来哩。岂料曹军突然向两翼展开,包围敌营,四处放火,袁营大乱。

袁军押粮总司令淳于琼不晓得来了多少敌人,只得固守不出,一直挨到了天明。日出东方,已经可以探清敌人底细了。淳于琼一看,敌方人数不多,只有几千人,而自己有一万人,敌寡我众,何惧之有?他率军出辕门,列阵与曹操决战。曹操不等他排好队型,就挥师一拥而上,淳于琼首战败绩,赶紧又逃回营内固守。然而曹操得势不饶人,猛攻敌营,此役他只能胜不能败,只能速战速决,不能拖泥带水。

乌巢距袁军大本营只不过四十里,袁绍很快就获知曹操偷袭的消息。然而,他却错误地把此判断为一个好消息,他面露喜色对儿子袁谭说:“就算曹操打败淳于琼,只要我攻破其兵营,他就没有退路了。”

其实袁绍智慧并不高,但他却总认为自己神机妙算,人有时很难认清自己,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洞悉全局。在袁绍看来,淳于琼有一万人马,相比曹操还占有优势,此时正好借曹操不在兵营之机,直捣其穴,这才是高明之举。他马上令部将高览、张郃率部进攻曹操大营。

张郃接到命令后,惊愕得张大了嘴。十万大军,粮食就是命根子,如今曹操亲自出马,把精锐部队都调去抢粮,足以见其志在必夺的决心。而袁绍非但不出动大军驰援淳于琼,反而要把兵力用于攻打曹营,这岂非南辕北辙呢?他赶紧对袁绍说:“曹操自率精兵前往,志在攻破淳于琼,若淳于琼败亡,大事去矣,请主公先救淳于琼。”

这时郭图站出来,驳斥张郃,力主全力进攻曹操大营。张郃声泪俱下道:“曹操大营固若金汤,肯定攻不下来。倘若淳于琼被擒,我们要全部成为曹操的俘虏了。”

在张郃的强谏下,袁绍对计划稍作改动,派一支小部队前去救援淳于琼,而以主力部队猛攻曹营。

果然不出张郃所料。曹操与袁绍对峙既久,在防御上无懈可击,有深沟宽堑以阻敌,有霹雳炮为远程武器。留守大本营的荀攸谋略过人,曹仁英勇善战,袁军根本没能占便宜,虽发动一波接一波的进攻,曹营仍坚不可摧。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