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鼎立天下》

当袁绍秣马砺兵的消息传出后,许都大骇。尽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的军队在数量上远远不及袁绍,若袁绍以十万大军进攻许都,曹操能顶得住吗?

所有许都将领面面相觑,心里发毛,恐惧难安。曹阿瞒仍镇定自若,他笑着对诸将说:“我知道袁绍这个人,志才才疏,色厉胆薄,猜忌刻薄又没有威信,兵马虽多却指挥无方,将帅骄矜而政令不行。就算他土地再广,粮草再多,也不过是留给我们用罢了。”统帅的从容不迫,给诸将吃了一粒定心丸。

孔融是见识过袁绍的厉害,当初他就是被袁绍之子袁谭打得落荒而逃,故而对于战局相当悲观。他私底下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手下有田丰、许攸一帮谋士,有审配、逢纪这样的忠臣,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我看很难打败他们啊。”

别看孔融是一介名士,高谈阔论可以,论及军政就实属外行。荀彧分析道:“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没有纪律;田丰性格刚强,容易触犯上级;许攸虽有智谋,但为人贪婪;审配专权却没有谋略;逢纪果断但刚愎自用。这几个人,势同水火,互不相容,以后一定会生乱子的。至于颜良、文丑之流,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可一战而擒获。”

与袁绍相比,曹操的行动迅捷果断。

袁绍大军尚未出动,曹操已经开始全面布局防御,他亲率大军进抵黎阳,大将于禁驻扎于黄河边上,同时又派臧霸统领一支精锐部队入青州。

臧霸本是泰山郡一支变民武装的头目,后来投靠吕布。吕布败亡,臧霸侥幸逃跑了,东躲西藏。曹操悬赏捉拿,不久后臧霸还是落入法网。曹操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去招抚同样归附吕布的变民武装头目吴敦、尹礼、孙观三人。在臧霸的劝降下,吴敦等人均归降曹操,曹操把这几人全部封为郡太守,驻守徐州北部琅邪等几个郡。鉴于与袁绍的战争日益临近,徐州很可能遭到袁谭青州军队的进攻,曹操未雨绸缪,索性派臧霸先行进入青州,以主动防御代替消极防御。

袁绍为什么迟迟未动呢?

他想拉拢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张绣。

倘若能与张绣联手,东西夹击曹操,那么胜券在握矣。袁绍派人前往招抚张绣,他知道张绣对贾诩言听计从,便同时写了一封信给贾诩,表示希望与他结交。张绣自从杀了曹昂、典韦后,遭到曹操两度报复,狼狈不堪,如今袁绍伸出友情之手,他岂有拒绝之理呢?

张绣刚想应允,他还未开口,贾诩先说话了:“请您回去谢谢袁本初的好意,只是他连自家的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天下的英雄豪杰吗?”

此言一出,大大出乎张绣的意料,他张大嘴巴,一脸惊愕地望着贾诩,十分茫然不解地呼道:“怎么说这样的话!”

《鼎立天下〉

但是张绣转念一想,贾诩这个人实有鬼才,料事如神,从来没有一件事说错的,他这样说,势必有自己的道理。于是张绣把贾诩拉到后台去了,问说:“以现在这种情况,我们究竟要投靠谁好呢?”

贾诩回答说:“应该要投靠曹公。”

投靠曹操?张绣如果不是怀疑自己听错了,就是怀疑贾诩脑子进水了,这是开什么国际大玩笑呢?他不高兴地说道:“且不说如今形势是袁绍强曹操弱,单说我们与他结下的梁子就够深了,怎么能归附他呢?”

岂料贾诩没头没脑答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归附他。”又一句神话,神一样的话。好吧,且看看这位大神如何解释这种悖论。贾诩不慌不忙地说:“有三条理由。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可谓是名正言顺,这是归附他的第一条理由;袁强曹弱,我们这么点破兵力,若投靠袁绍,他也不会重视,若是投靠曹操就不一样了,他定然要大喜过望,这是第二条理由。曹操向来有霸王之志向,有雄心壮志的人,定会抛弃个人的恩怨以彰显自己的德行,赢得四方之心,这是第三条理由。因此,将军不必有所顾虑。”

其实张绣本来就没什么大志向,当初曹操一来他就投降了。若不是曹操好色强娶自己的婶娘,他也不致于叛变。如今自己虽然投靠刘表,但刘表明显不是定乱之人,能争雄天下者,莫曹操即袁绍,自己还是要及早选择东家好。贾诩的分析是,现在投诚的机会正好,对兵力处于劣势一方的曹操是雪中送炭,而以前的恩怨也可以一笔勾销,何乐不为呢?

张绣依贾诩之言,率部向曹操投降。

我想,对于一个杀死自己儿子的人,曹操不可能不怨恨。曹操并不是佛祖或耶稣,从来没有以德报怨的想法。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他考虑的是权衡利弊。连杀子仇人都可以接纳,还有什么人他不能接纳的呢?这种气量若千顷之波,怎么能不把天下英雄招揽过来呢?但是,仔细对比曹操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两人的胸襟,可以发现曹操还是略逊一筹。刘秀的气量来自他的宽仁之心,而曹操的气量来自权谋之术,并没有真正做到不计前嫌。也许这正这一差别,刘秀能一统中国,而曹操只能统一半个中国。

当然,曹操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他紧紧握住张绣的手,拉着他一起就入座欢宴。不久后,绣被授予“扬武将军”头衔,还与曹操结为亲家,张绣的女儿嫁给曹操的儿子曹均。曹操这样做,显然是要令张绣安心,以免日后又因疑心重重而突然倒戈。张绣归降的主谋贾诩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被授予执金吾之职,还加封都乡侯。

张绣投降,让袁绍先失一局,曹操则先得一分。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