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天下》
可以说,公孙瓒把自己囚禁起来了。这位曾以勇气令诸侯闻风丧胆的枭雄,如今却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有人会问,公孙瓒把自己锁在城堡里,他如何来发号施令,如何来管理军队呢?其麾下将吏若有事禀报,得先把文书、报告写好,到城堡之下,城堡上便放下一条绳子吊上去。他若要传达什么命令,就让城堡里的女人用嗓子喊。这些原本细声细语的女人,最后居然练得一副女高音,喊声可以传到几百步之外。
他如果不是神经病,至少也是精神失常了。
或者我们可以猜想,他完全猜到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所以他要抓紧时间淫乐,快活一天算一天,管他明日洪水滔天。
从到易县的那天始,他不再有亲信,连几个铁杆哥们也不见,还不用说其他宾客以及手下一帮谋臣武将。他只想着固守城池,苟延残喘,不愿带兵出战了。
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以前在塞外驱赶叛乱的胡人,在孟津扫荡黄巾军,当时还以为天下指日可定。可是今天看来,天下战乱才刚刚开始,看来这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不如暂且休兵,努力耕作,以渡过灾年。兵法云:百楼不攻。现在我修筑碉堡楼群数十重,积贮谷物三百万斛,足以坐待良机,等待时局出现变化。”
这种解释,无异于自欺欺人。
没错,时局是在变化。
对手变得越来越强,而公孙瓒只是越来越弱罢了。
在公孙瓒蜗居于易县时,袁绍越发强大。
袁绍派麹义与鲜于辅联合打败公孙瓒后,势力已是席卷幽州。不久后,袁绍的儿子、青州刺史袁谭又大败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田楷落荒而逃。袁谭乘胜攻入北海,把北海相孔融也赶跑了。这样,青州也基本上落入袁绍之手。
鉴于袁绍势力不断膨胀,曹操一时间还不敢对袁绍用兵,虚予委蛇,给他戴上“大将军”的高帽,以示地位尊崇。只是袁绍这个大将军空有虚衔,却无法染指朝廷事务。为了给袁绍一点补偿,曹操又以朝廷的名义授予他“督四州军事”的权力。所谓“四州”,指的是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很显然,幽州也差不多成了袁绍的后花。
可是想消灭公孙瓒并非易事。
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袁绍年年进攻公孙瓒,可是易县的防御工事确实非常巧妙,沟堑纵横,还有大大小小堡垒数十个,耸立于高丘之上,可相互支援,要攻下来着实非常困难。袁绍曾经写信给公孙瓒,劝他放弃抵抗,握手言和。这是因为袁绍明显感觉到曹操的威胁在日益加大,倘若公孙瓒愿意助他一臂之力,那么自己就如虎添翼了。
可是公孙瓒面对袁绍的亲笔信,冷笑道:“如今天下龙争虎斗,没有哪个人能经年累月在易县与我对峙,袁绍能奈我何!”要知道公孙瓒早就决定在这里当缩头乌龟了,就算围困几年,他也不放在心上,何况这年头天下局势变化无常,袁绍四周都有敌人,他的军队哪能老呆在易城呢?公孙瓒照样心安理得地当他的城主,不理会袁绍。
确实,对袁绍来说,此时最大的对手是曹操,而不是公孙瓒。但倘若公孙瓒不归顺投降,他不可能安心与曹操开战,以免到时被这个老对手从背后猛插一刀。在与曹操决战中原之前,必定要先搞定公孙瓒。
《鼎立天下》
建安三年(198年)下半年,形势对袁绍十分有利。
这时曹操正发动讨伐吕布的战争,袁绍也不必顾虑曹操的威胁,遂可以集中大军,一举消灭公孙瓒。
袁军人多势众,对易县发动规模空前的进攻。
针对易县防御沟垒交错纵横的特点,袁绍制定了一个各个击破的战术。当外围堡垒被袁术大军所围时,救援信如雪花一样飞入公孙瓒的中央堡垒。公孙瓒却拒绝出兵相援,他是这样说的:“我若出兵相救,以后诸将领就不会拼命抵抗,只会想着我去救援。”眼看一座座堡垒被攻陷,公孙瓒仍然不为所动。他坚信袁绍大军支撑不了多久,只要粮草不足或后方出现情况,袁绍就会灰溜溜地撤走。
公孙瓒的分析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可是他忽略了一点,自己对前方将士漠不关心,还有几个人想为他死战呢?
很快,袁绍对易县南面堡垒发动进攻。守垒将士知道根本是无法守住,也知道大帅公孙瓒根本不会相救,因此纷纷放弃抵抗,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坚固的易县外围防线顿时间土崩瓦解。很快,袁绍的兵马已杀到城下。
此时公孙瓒开始有点心慌了,赶紧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将帅求援。我们前面曾说过,袁绍在与公孙瓒休兵期间,曾大力清剿冀州一带的农民军势力,黑山军遭到重创,但并没有被荡清。联合黑山军,已经成为公孙瓒的惟一选择。
公孙瓒毕竟是身经百战,值此危机关头,他想了一个计划:自己率精锐骑兵杀出城去,到西山与黑山军会师,易守为攻,攻入袁绍的冀州,切断袁绍兵团的退路。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可是长史关靖劝阻道:“如今将士们已经全无斗志,之所以还坚守城池,只是因为全家老少都还在城中,城内还有将军您主持大局。若是能坚守城池,只要时间一长,袁绍可能就会自行退兵;将军若出了城,没有人坐镇指挥,易城陷落是指日可待。”
公孙瓒与曹操不同,曹操部下谋臣武将云集,就算曹操不在,其他人也有能力独当一面。比如说兖州事变时,整个兖州只剩三城,赖荀彧、程昱等人竟得以坚守。可是公孙瓒一向轻视谋士,刚愎自用,麾下将领没有一个能服众的。他若是一走,易县必失。但我们必须说,公孙瓒的计策是很高明的,这是化被动为主动,化防御为进攻的手段,值得一试。就算易县失守,只要袁绍退了兵,不是轻而易举就收复吗?
可此时的公孙瓒也失去主见,被关靖一说,就抱着赌一把的侥幸心理。
这个赌盘,是赌袁绍退兵。那么赢或输,操之于袁绍而不是公孙瓒。
但公孙瓒赌输了。
袁军并没有退兵的迹象,反倒进攻更加凶猛,公孙瓒的处境越发不妙。由于久攻不下,袁绍便想了一个新战术:地道战。他命令军队开挖地道,地道一直挖入城内,并架起木头支撑,以防塌陷。对于袁绍这一秘密动作,公孙瓒一直未能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