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鼎立天下》

三、枭雄末路:吕布之死(上)

打败吕布后,曹操又把眼光瞄准张绣。

自己的儿子死于张绣之手,这仇怎能不报呢?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十一月,曹操发动对张绣的报复战。刘表派部将邓济前去增援张绣,仍然无法顶住曹军的攻势。曹操攻占湖阳,生擒邓济,而后攻克舞阴才退兵。

由于有刘表的支持,曹操要彻底打败张绣,显然不是容易的事。

次年(公元198年)三月,怨气难消的曹操又要发动对张绣新一轮攻势。荀攸并不认可这种硬拼,他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互为犄角,实力强大。不过张绣毕竟是一支外来的军队,粮食供给完全依赖刘表。时间一长,刘表势必就觉得吃力,无力长期免费供应粮食,到时两人一定会闹翻的。我们不如暂缓出兵,等待时机,采取手段分化瓦解其联盟。倘若逼得太急,他们势必会互相支援的。”

分析合情合理,但曹操听不进去。

一个急于复仇的人,总是会丧失某种理性。

曹操又一次大举发兵,包围张绣所在的穰城。

就在这个时候,有几个冀州兵从袁绍阵营叛逃到曹操阵营,带来一个消息:袁绍打算偷袭许都!这个情报令曹操大惊失色,赶紧从穰城撤围退兵。其实这个情报并不准确,袁绍的谋士田丰确实建议攻打许都,但袁绍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也就是说,许都并不存在危险。可是曹操没有时间去辨别情报的真伪,为了安全起见,他必须撤退。

此时刘表已派出一支军队前往救援张绣,打听到曹操军队撤退的消息,便直插安众(地名),截住曹操的退路。张绣也乘机追击,曹军有遭前后夹击的危险。可是曹操却胸有成竹地说:“等我到了安众,一定能大破敌军。”所有人听了直犯纳闷,刘表已屯兵于安众,能顺利逃跑就不错了,还说这种吹牛皮的话。

但曹操绝不吹牛。

曹军抵达安众后,张绣的军队也追了上来,与刘表的援军对曹操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曹操下令连夜在山林中开凿出一条通道,张绣一看,曹军居然想改道逃跑,这怎么行,他遂与刘表援军联手,全体出动,想一举消灭曹操。岂知这么一来,正好中了曹操的诡计。原来曹操只是假装开凿险路,实则料定张绣定会来攻,早把精锐之师埋伏起来,布下口袋阵,就等张绣送上门呢。

张绣军队一进到埋伏圈,曹军步、骑兵突然杀出,一阵冲杀,把张绣及援军杀了个措手不及,落荒而逃。乘着这个时机,曹军突破封锁线,扬长而去。

后来荀彧问曹操:“您怎么料定必破敌军呢?”

曹操回答说:“敌人挡住我退路,陷我与死地。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故而我知道一定会打败敌人。”

这个回答有点笼统。我们还是听听另一个谋略大师是怎么分析的。

在张绣急追曹操时,贾诩劝说道:“不可去追,追则必败。”张绣根本听不进去,眼看曹军快被包饺子了,怎么能不追。最后不出贾诩所料,被曹操打得大败。这时贾诩又对张绣说:“现在赶快去追,追则必胜。”

张绣听得犯糊涂,便问道:“我没听你的话,以致于大败而回,如今都遭重创了,怎么还能追?”贾诩催促道:“战场形势不断变化,先追再说。”张绣对贾诩的才能深信不疑,虽然心里很纳闷,但还是听了他的话,又尾随曹军而去,果然打了一个小胜仗,总算挽回点颜面。

回到穰城后,大惑不解的张绣请教贾诩道:“我用精兵去追杀敌人,而您说必败;后来用残兵败将去追杀,反倒打赢了。这都在您的预料中,不知是什么原因呢?”

贾诩笑道:“其实说来简单。将军您虽然善于用兵,但还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刚撤退,曹操必然亲自断后,因此我判断你打不赢。曹操出动大兵前来进攻,并没有遭遇挫败,实力没受损,却匆匆回师,可见是国内出现变故。击破追兵后,他必定要轻装疾进,赶回许都,只留下其他将领断后,这些将领虽然勇猛,却不是将军您的对手,故而即便是您以残败之师迎战,仍然可以获胜。”

听完贾诩的分析,张绣大为叹服。

《鼎立天下》

曹操回到许都,没见袁绍来攻,却传来吕布攻打刘备的消息。

吕布与刘备这对冤家怎么干上了呢?

这还得从杨奉、韩暹两人说起。

这一年(建安三年),江淮大旱。袁术没粮食,吕布也没粮食。

粮食紧缺导致了严重的问题。自从韩暹、杨奉背叛袁术而跟随吕布,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从袁术军队抢来的粮食吃光了,韩暹、杨奉两人在徐州、扬州之间大肆抄掠,即便如此,粮食还是供应不上,士兵们饥一顿饱一顿。怎么办呢?韩暹、杨奉两人一商量,既然吕布不给咱们提供吃的,那索性就告辞,前去荆州投靠刘表吧。

两人便跑去向吕布辞行。吕布一听,这哪行,你们当我吕布是什么人,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吗?韩暹与杨奉被吕布痛骂一顿后,悻悻而退。留下没饭吃,要走又走不得,如何是好?杨奉心里一琢磨,索性把吕布干掉算了。大家看,这就是乱世,今天投靠你,明天可能就在背后捅你一刀。

吕布是很厉害的人,光靠杨奉、韩暹两人显然干不掉他。杨奉便想到了刘备,吕布抢了徐州,又赶跑刘备,两人关系势同水火。杨奉便派人与刘备联络,刘备佯装同意了。当时刘备驻军于沛县,杨奉便率部前来会合。到了沛县后,刘备设酒席款待,宾主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岂料酒刚喝一半,刘备使了个暗号,两边的卫士一拥而上,把杨奉捆了起来。杨奉醉意全消,一脸愕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寒光一闪,杨奉脖子微感凉意,然后头颅已是飞出。

刘备不是与吕布水火不容么,为什么要杀杨奉呢?难道他不想夺回徐州么?当然不是了。刘备是权衡利弊后,才做出杀杨奉的决定。如今刘备落魄,投靠曹操,曹操虽接纳他,实则提防心很强。杨奉是曹操的敌人,他是被曹操打败后,才转而投靠袁术、吕布。现在正好可借杨奉的人头,消除曹操的猜忌心,这就是刘备的算盘。

杨奉一死,韩暹势孤力单,在下邳混不下去了。他索性带了十余人想逃到并州,作为白波军将帅,那里是他的大本营。但是韩暹运气并不比杨奉好,半途经过杼秋县时,被县令张宣所杀。

我们在这里附带说一下白波军以及原凉州兵团一些将领的命运。

当年白波军三大将帅,韩暹去了洛阳,胡才、李乐则留在河东。胡才被仇家所杀害,李乐则病死了。原凉州兵团的将领,杨奉被刘备所杀,张济在攻荆州时中箭身亡,郭汜被部将伍习所杀,重要人物只剩下李傕一人了。在关中混战之后,李傕的实力也消耗殆尽,不久后,曹操以朝廷名义诏令段煨等关中将领讨伐李傕,李傕兵败被杀,三族遭夷灭,段煨则被提拔为安南将军。至此,董卓余部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