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鼎立天下》

张济的老婆就是张绣的婶娘,曹操这种霸道的抢婚,岂非不给张绣面子么?张绣勃然大怒,心里愤愤不平。正好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曹操极力拉拢张绣的爱将胡车儿,还给他送去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主将的张绣没得到赏赐,反倒是部将受到赏赐,曹操这不明摆是挖墙脚吗?张绣满腹狐疑,认定曹操将要对自己下手。

一向聪明过人的曹操,也会犯低级错误,说到底他毕竟也是个人而不是神,七情六欲控制不住。说实话,曹操只是为美色所吸引,压根儿没想过除掉张绣,但他却忽视了张绣的感受。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曹操对张绣根本没有提防心,他的营寨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守备。

强占人家婶娘,曹操终于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张绣铤而走险,他突然率部袭击曹军兵营。曹操根本没有防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当他听到杀声四起时,大惊失色,整个兵营都乱了,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张绣军万箭齐发,曹操夺路而逃,但还是被流矢所伤,所幸并非致命伤。他的长子曹昂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交战中被张绣的士兵一刀砍了,命丧黄泉。

曹操一逃,张绣紧追不舍。关键时候,校尉典韦英勇地挡住张绣的进攻。他率领自己的部队殿后,拼死掩护曹操逃跑。在张绣优势兵力的猛攻下,典韦左右卫兵全部战死,而位勇猛战将仍咬紧牙关,苦苦支撑,以一挡百,血染战袍犹苦战不退。战到最后,典韦身受数十处创伤,武器也打没了,赤手空拳。张绣军队冲了上来,想将他生擒。岂料力大无比的典韦双手一抄,居然把两个敌兵抓在手中,一手一人当武器。最后张绣放弃生擒他的打算,数十把刀戟利刃齐插入典韦硕大的体内,他死的时候两眼还怒睁,嘴里还叫骂着。

此役曹军大溃败,曹操落荒而逃,整支大军在逃跑过程中混乱不堪。若不是平虏校尉于禁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曹军的损失将更加惨重。

于禁治军有方,在其他部队一阵溃逃时,只有他的军队建制完整,且战且退,井然有序。我们前面说过,曹操军队的主力是从收降的黄巾军改编而来,又称为青州兵。在于禁撤退途中,溃散的青州兵毫无军纪可言,又耍出以前打家劫舍的本事,所过之处,如鬼子进村。于禁大怒,率部扫荡这些四处抢劫的游兵散勇。青州兵一看于禁动真格的,也顾不上抢,撒腿就跑。当时曹操逃到舞阳,收拢部众,这些青州兵马上向曹操告状,说于禁居然攻打他们,居心叵测。

由于于禁边撤退边阻击张绣追兵,他的军队最后抵达舞阳。他并没有急着去见曹操,而是马上命令士兵构筑防线,以防追兵偷袭。这时有人跑来告诉于禁说:“大事不好了,青州兵恶人先告状,您还不赶快去解释。”于禁不以为然地答道:“敌人追兵就在后面,随时都会赶到,不先做好准备,怎么抵挡敌军?再说了,曹公英明睿智,怎么会听那些诬告陷害的话呢?”

直到挖好壕沟,筑好营寨后,于禁才去拜见曹操,把青州兵打家劫舍的事说了一遍。此时曹操刚刚经历丧子之痛,若换作其他人,恐怕早已被恶劣的情绪所左右。但曹操真的不同凡响,他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保持头脑冷静与清醒。他不仅未责备于禁,反倒大大表扬一番:“淯水之败,连我自己都狼狈不堪,将军却能在混乱中保持冷静,整顿自己的军队,制止游兵散勇的暴行,安营固垒,有凛然不可动的气节。即便是古代的名将,也未必能胜过你。”

死了一个勇将典韦,令曹操很伤心;但于禁临危不乱的表现,又让他十分欣慰。我们总说曹操善于用人,所谓用人术,无非赏罚与信任。对于流言蜚语的攻击,曹操置之不理,这就是信任;在奖赏上,他向来是及时与不吝啬的。很快,于禁因功被封为益寿亭侯,这是给众将士树立标杆。

正是有于禁这样优秀的将领,曹操在舞阳得以重振旗鼓,与尾随而来的张绣兵团再度交锋。这次,张绣没有捞到好处,败回穰城,又一次投靠荆州牧刘表。曹操虽然扳回一局,终究元气大伤,无力再战,遂撤回许都。

《鼎立天下》

二、袁术称帝:纸糊的皇冠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寿春。

袁术终于迫不及待地黄袍加身,把尊贵的皇冠戴在头上。不都说皇帝轮流坐吗,既然刘氏坐得了,我袁氏怎么就坐不了呢?这个想法固然不错,或许在当时也算是一种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思想。尽管汉献帝还呆若木鸡地坐在大汉皇帝宝座上,但朝廷已不复是刘氏的朝廷,江山已不是刘氏的江山。

对曹操所玩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的这套把戏,袁术根本没有兴趣。事情何必那么麻烦呢,自己弄个皇冠戴上不就行了吗,何必假惺惺的一边叫嚣着拥护皇帝,另一边却把皇帝架在虚无飘缈的空中呢?是的,他袁术不屑于曹操的那一套,他要给自己加冕,要奋力一跃,跃上人生的巅峰,要翱翔在权力的天空,高高在上,俯视苍生。

称帝是要有底气的,不然只能过把瘾就死。

那袁术底气何来呢?他有两大法宝,其一是神秘的预言,依他多年苦心钻研得出的结论,自己就是预言中会登临帝位的那个真命天子;其二是他从孙坚夫人手上抢来的传国玉玺,国之利器都落到他的手中,若不是命运的安排,又能做何解释呢?

事实上,袁术称帝的野心已是众人皆知,因而改旗易帜并不出人意料。他怀着喜悦的心情、满腔热情地投入新帝国的创建。分裂出来的新帝国名字古怪却不乏创意,唤作“仲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应有尽有,什么祭天祀地,皇家礼节,无一遗漏,搞得风风火火,不亦乐乎。

美则美矣,可还不够完美。因为连袁术自己都尴尬地发现,这个新帝国的官员中,竟找不到几个声名显赫的名士。这在当时,是要被嘲笑的。袁术想到两个知名人士,一个是他从小光屁股玩耍的好友、沛相陈珪,另一个是前兖州刺史金尚。此两人,在当时也算有些盛名,正好可以拉入新朝廷。

但是袁术竟碰一鼻子灰。

陈珪义正辞严地写一封信拒绝老朋友说:“现在曹操将军欲重振朝纲,扫平凶逆,我还以为足下会同心戮力,匡辅汉室。岂料你竟然阴谋不轨,以身试祸,想让我阿附你,我宁死也不从。”袁术阅罢,心里大为不舒服。

金尚本是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他赴任时兖州已被曹操占了,只得前去投奔袁术。袁术称帝后,心想金尚还是有一定知名度,便打算请他出山,担任太尉。你落难时,我收留你,我发迹后,还重用你——在袁术看来,金尚没理由拒绝。确实,金尚不是拒绝,而是逃跑了。袁术大怒,把他抓回来后砍了。

虽然称了帝,可是在天下群雄看来,袁术就像个耍猴的罢了,谁也不把他的帝国当回事儿。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