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鼎立天下》

接下来一幕更滑稽了。

渡过黄河后,皇帝的马车抛弃在河对岸了,没有马车乘坐什么呢,坐牛车。堂堂皇帝,居然只能坐着牛车上路。河东太守王邑不来迎接,皇帝也没去处,只得硬着头皮北上,直奔河东郡治地安邑去了。皇帝大驾光临,太守王邑再怎么样也得摆摆样子了,他这时才向皇帝、公卿、将军等这批人提供了衣服绵帛,要知道此时可是寒冷的十二月!

以前大家为皇帝效力,无非想升官发财,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皇帝两手空空,啥都没有,当然没什么热情了。但皇帝还是要做做秀,开出几张空头支票。河东太守王邑被封为列侯,河内太守张杨当上安国将军,白波军将帅胡才当上征东将军。此时皇帝能给的只是空衔罢了,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们,也纷纷前来索取加官进爵,汉献帝有得选择吗?反正也就是虚衔,管他的,来者不拒,来一个刻一颗官印,结果人太多了,刻都来不及,干脆就随便用锥子歪歪扭扭地划上几个字就充当官印了。

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当得如此窝囊,可是狼狈归狼狈,有些规矩还得照着来。比如说,朝会也得进行,哪有宫殿呢?只好用篱笆围了块空地,皇帝坐在破屋里子,神情严肃,官员则在稀稀拉拉地空地上站着,装模作样。有见过这样的朝会吗?简直是闹剧。没见过大场面的士兵们就围着篱笆墙看热闹,有说有笑,一片混乱。

这个流动的朝廷连三公九卿都不满员,汉献帝派人去跟李傕、郭汜谈判。李傕最终还是给了皇帝点面子,把俘虏的官员给放了,同时交还一部分宫女。可是人一多,粮食很快就耗光了,没办法,只得去弄野菜、水果充饥。这时,河内太守张杨前来拜见汉献帝,提出要送皇帝回洛阳。白波军的将领李乐、韩暹等人不同意,因为这一带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可不想让皇帝给跑了。

难道没有哪个关东豪杰想过皇帝还有利用价值吗?

当然不是。

只是关东诸雄一片混战,要想腾出手去支持皇帝,就得冒很大的风险。在关东群雄中,最有实力的人,当然是冀州牧袁绍,若要迎回皇帝,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袁绍手下谋士沮授眼光长远,他力劝袁绍说:“将军世代为国家重臣,以忠义而闻名于世,如今朝廷衰败,宗庙残毁,各州郡虽以义兵相称,实则相互图谋,没有忧存社稷、安抚万民的志向。如今冀州粗定,兵强马壮,士人归心,正好可以西迎圣驾,就都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兵马以讨代不服从朝廷之人。倘若这样,试问天下谁能抵挡呢?”

此言一出,便遭到郭图、淳于琼等人的反对,他们的看法是:“汉室衰微已久,想要中兴可谓难矣。况且天下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聚集兵众动辄万计。正所谓秦失其鹿,先得为王。若把天子迎到身旁,动辄要上表奏请,若听命皇帝即权力轻,若不听命又有抗旨之名,这并不是好的计谋。”

按照郭图、淳于琼的看法,如今天下逐鹿,大可乘机自立天子,何必抬一尊傀儡来约束自己呢?应该说,此二人的看法,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事实上,企图称王称帝的人,也绝不止是袁绍一人。

沮授仍坚持己见道:“现在奉迎天子,在大义上是得人心的,在时机上是合适的。倘若不及早决断,势必会被别人抢得先机。”

袁绍心里也在盘计,虽说以“尊王”之名号令天下,自春秋时代就有先例可寻,这也是春秋五霸的事业。但春秋五霸虽然大名鼎鼎,却没有一个人能一统天下。而且他知道弟弟袁术一直有当皇帝的野心,若是自己迎回皇帝,也就只是个臣子而已,而袁术却自立为皇帝,那岂不吃亏了。故而袁绍最后听从郭图等人的看法,对沮授所说的置之不理。

从后来的历史演进来看,沮授的观点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放在后面分析。

我们还是继续说说汉献帝的漫漫东迁路吧。

《鼎立天下》

转眼间,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

汉献帝回想过去一年苦涩生涯,岂能不长叹息呢?他渴望新的一年能带来新的运气,不用再漂泊、逃亡,不用再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能平平安安的就好。于是他把年号改为“建安”,这一年就是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

年号是改了,可是仍然动荡不安。

皇帝身边这一帮人又起内讧了。董承坚决要求皇帝返回洛阳,却遭到白波军将领的一致反对,杨奉也站在白波军一方,令董承更加势孤力单。反对的理由看上去很充分,洛阳根本就是一片废墟,怎么回去呢?双方争执不下,白波将领韩暹索性发兵攻打董承,董承落荒而逃,只得去投奔河内太守张杨。

张杨让董承先回洛阳重建皇宫,可是建皇宫是个很大的工程,得花不少钱,必须要有人出钱出力才行。幸好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手了,他就是荆州刺史刘表。这个刘表一看便晓得非英雄人物,既然都出钱出力帮助建皇宫了,他怎么没有想到把皇帝控制在手中呢?经过几个月的动工,皇宫建成了,当然这根本不上规模与档次了,但总比篱笆墙要好一点。这时李乐、韩暹等人也无话可说了,便与杨奉一道护送皇帝上路。河内太守张杨也运来了粮食,迎接皇帝。

七月,汉献帝在离开长安一年后,终于回到了旧都洛阳。

从出长安到洛阳,其实路途并不十分遥远,皇帝却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的七月到兴平三年(公元196年)的七月,这期间小皇帝吃尽苦头,更不要说其他人的遭遇了。护送有功的几个人都升官了,张扬成了大司马,杨奉成了车骑将军,韩暹成了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都很风光,不是吗?还真的不是。不要说他们,皇帝都风光不起来呢。

小而简朴的皇宫是搭成了,可是洛阳仍是一座死城。皇宫孤伶伶地矗立在一堆荒草之中,周围是烧得焦黑的残垣断壁。帝国中央政府总算有个落脚点了,可是手握重兵的各路诸侯,没有人前来进贡,皇宫连吃饭都成问题。文武官员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威风凛凛,神气十足,他们也只能亲自去效外搞点野菜来充饥,有些人饿毙在路上,有些人则被乱兵所杀。

中央朝廷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皇帝尚且有一顿没一顿,自顾不暇,更何况大臣们呢。眼看着这个朝廷就要自生自灭,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要把这个快倒的朝廷重新扶起来。

这个人就是曹操。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