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鼎立天下》

倘若以为吕布与刘备从此便和谐相处,那未免大错特错。

两人心知肚明,只是相互利用罢了。因为有袁术、曹操的虎视眈眈,两人才能暂时抛弃前嫌合作,但这种合作的基础是脆弱的。

纪灵罢兵后,刘备暗地里扩充兵力,在糜竺等人的支持下,把一些徐州兵并入自己的部队,人数已达万人。刘备在卧榻旁酣睡,试想想吕布怎么睡得安心?他终于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刘备的能耐,如果不采取强硬措施,恐怕只能坐视刘备变得强大。不行,一定要先下手为强,铲除刘备。

三国故事之精采,就在于反反复复,各路豪杰纵横捭阖,唯利是图,今日是友,明日成敌。袁绍与袁术从兄弟变成敌人,曹操与张邈从生死之交变成敌人,何况既非兄弟、亦非生死之交的吕布与刘备呢?

吕布终于出手了,发兵突袭刘备,刘备大败,被赶出徐州。刘备也沦为流浪者了,哪里才能安身呢?他本是从公孙瓒集团中脱离出来,当然不能再回去为公孙瓒效力了;投奔袁绍吗?袁绍与公孙瓒是敌人,投奔他对不起老同学;归顺袁术?且不说袁术几度把他打得狼狈不堪,单说袁术这个人,就不是英雄的料,投奔他显然前途渺茫。思来想去后,只有一个选择:曹操。

投奔曹操的好处显而易见,曹操与吕布是冤家。刘备倒向曹操,吕布劣势就愈加明显。果不其然,曹操张开双手欢迎刘备的到来,并且当即开出一张空头支票,以刘备为豫州牧。曹操之所以慷慨开出这个虚衔,是因为刘备毕竟当过徐州牧,为了彰显自己诚意,不宜让刘备丢了身份。当然,曹操的意图也是显而易见的,豫州小沛曾是刘备的老巢,让刘备挂豫州牧的头衔,也可见曹操染指豫州的企图。

这时有人悄悄在曹操耳边说:“刘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有患。”

刘备在短短几年里,从默默无闻的一介武夫一跃成为不容忽视的地方军阀,没有点本事怎么做得到呢?对于除掉刘备的建议,曹操犹豫不决,便唤来谋士郭嘉,询问他的意见。

郭嘉对曹操说:“这种看法是对的,留着刘备定有后患。可是您兴义师为百姓铲除暴乱,推诚信以招揽天下英雄豪杰,还唯恐他们不肯来呢。如今刘备有英雄之名,走投无路前来投奔,若是杀了他,定会蒙上残害贤良的恶名。倘若如此,贤能智士人人自危,只有逼迫他们另投明主,那么您要用什么人去平定天下呢?杀一个人却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势必陷自己于危险之境,不可不明察。”

曹操笑道:“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刘备之所以能屡屡大难不死,绝处逢生,原因就在于各路军阀势均力敌,谁也没有拥有绝对的优势。当此之时,公孙瓒、袁绍、曹操、吕布、袁术等人割据一方,谁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广为招揽英才。正是如此,刘备才能在各势力之间游走,在军阀巨头们看来,他还有利用价值。

对曹操来说,刘备就是对付吕布的利器。他拨出一部分兵力交给刘备,并提供粮食,让刘备得以重振旗鼓,杀回小沛,收罗散兵游勇,继续与吕布对峙。

兖州内乱与徐州内乱,暂且告一个段落。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南方,看看少年孙策是如何突然蹿起,并最终据有江东。

《鼎立天下》

第五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倘若我们对东方一系列令人眼花瞭乱的事件追本溯源,可以发现曹嵩之死正是连锁事件的源头。曹嵩之死引发了曹操对徐州的侵犯,曹操的入侵又诱发张邈勾结吕布叛反,然后是曹吕之间的大战,最后吕布战败投奔刘备。在这个多米诺骨牌中,曹嵩之死,就是最早倒掉的一张牌。因此,笔者的观点,曹嵩之死有可能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只幕后黑手,倘若这一猜测成立,那么这只黑手想必是袁术。

孙坚死后,袁术在南阳被刘表所压制,混不下去,只得展转到了扬州,占据寿春,自称徐州伯。袁术在扬州本没什么根基,孙坚手下的将领很多来自扬州吴郡,故而他不得不倚重这些将领,让孙坚的妻弟吴景出任丹杨太守,侄儿孙贲出任丹杨都尉。

不久后,朝廷派一个来当扬州刺史,此人名为刘繇,是前任兖州刺史刘岱的弟弟。刘繇到了扬州就傻了眼,州政府所在地寿春都成了袁术的地盘,自己要去哪混呢?此时吴景、孙贲便把刘繇迎到吴郡曲阿,把这里当作一个临时州政府。

这时扬州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乱哄哄一片。刘繇是朝廷派来的扬州刺史,可着实没什么权力,袁术才是土霸主。

不过袁术的兵力并不雄厚,想在淮南长久立足也非易事。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前来投奔,令袁术大为欢喜,这个人便是孙坚的儿子孙策。

当年孙坚追随朱儁讨伐黄巾军,背井离乡,把妻子吴氏及其几个儿子留在寿春。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孙策,次子孙权,三子孙翊、四子孙匡,此外还有一个女儿,史不载其名,后来民间故事称她为孙尚香,估计也只是山寨版的名字罢了。

父亲到前线作战时,孙策只有十来岁,不过他着实得到父亲的遗传,年少时便英气逼人,有胆略,有勇气,也喜欢结交朋友。到了十五六岁,孙策就成为当地的一个小名人,再加上父亲孙坚英名盖世,远近少年,纷纷前来结交。

在孙策的一大群朋友中,最重要的一人,便是后来以赤壁之战闻名天下的周瑜。当时孙策居寿春,而周瑜居舒县,两人年龄相仿,是同一年出生。周瑜也是少年英雄,他对年少便声名远扬的孙策十分仰慕,前往寿春拜访。两位少年英雄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成为好朋友。在周瑜的劝说下,孙策一家迁居到舒县。周瑜家底殷实,是典型的高富帅,他把一处大宅让出来给孙策一家免费居住,还亲自登堂拜见孙策母亲。自此后,周、孙亲如一家。谁能料想到,以后孙家竟然会成就一代帝业,而周瑜则成为这一帝国的柱石。

有了好朋友,有了豪宅,孙策一家人倒过得逍遥自在,不亦乐乎。岂料天下之事,本就无常,忽的一个噩耗传来,彻底打破一家人宁静的生活空间。

孙坚死了,被黄祖一箭射死了。

他的尸体被送回来,葬在曲阿。

孙策站在父亲坟前,泪流满面,伤心欲绝。他拔出别在腰间的佩刀,寒光闪闪,从这一刻起,他要继承父亲之遗志。因为武士的儿子,也势必是一名武士。他要用手中刀,砍杀出一条光荣之路。

拔刀在手,却四顾茫然。孙策有后顾之忧,忧的是母亲,是自己尚年幼的弟弟妹妹。军阀混战的烈火,已烧到了扬州。这里迟早要漫天烽火,孙策得为自己的家人留条后路,于是他举家搬迁到长江北岸的江都。当时江都属于徐州地界,是陶谦的地盘,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张纮。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