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至于朝中近臣,优惠幅度更大了。

譬如三公,内部招标价一千万;九卿,内部招标价五百万。

当时有个人名叫崔烈,他当过郡守,后在朝中为卿,想过过三公的瘾,便托人找关系,与皇帝讨价还价。他找到什么人呢?灵帝的奶娘程氏,最后以五百万的优惠价格(相当于五折)成交,当上司徒。

到了正式授官的那天,皇帝后悔了:“哎,这个官卖得太便宜了,至少能值一千万。”此时站在一旁的奶娘程氏不高兴了:“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那都是看在我的面子哩,你还不满意呀。”

卖官鬻爵还不够,皇帝还要经商。

这不,他又发明新玩意儿,在后宫搞了一条商业街。

宫女们被分配到各门店去卖东西,皇帝呢?自然是商业街的大老板了,他脱了龙袍,换上一身商人装扮,手中拿着算盘,到各门店去核算经营所得。这不明摆着是闹剧吗?皇帝白天当督工,督诸宫女开店营业,晚上就拥妻抱妾,大设酒宴。在嬉闹与女色之中,朝政大事,早就抛之脑后了。

更糟糕的是,灵帝对宦官的信任与重用,堪称前无古人。

灵帝时代有所谓的“十常侍”,其实是指十二名中常侍。这十二名大宦官分别是赵忠、张让、夏恽、郭胜、段珪、宋典、孙璋、毕岚、栗嵩、高望、张恭、韩悝。本来还应该包括封谞与徐奉两名中常侍,但这两个人在黄巾起义时,串通马义元,企图里应外合,颠覆朝廷,后来当然没有好下场,两人都被皇帝给诛杀了。

这十二名中常侍,全部封侯,贵盛无比,其中又以赵忠、张让两人最为显赫。显赫到什么程度呢?灵帝刘宏是这样说的:“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您瞧瞧,皇帝管张让叫爸,管赵忠叫妈,人家这两位可是被皇帝当作双亲啊,这能得罪吗?

《鼎立天下》

由张角兄弟点然的黄巾起义烈火被皇甫嵩、朱儁、曹操、孙坚等人扑灭了,灵帝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其实这仅仅只是火山的第一次喷发罢了。

在黄巾起义的鼓舞下,全国各地掀起反抗狂潮,大大小小的起义数不胜数。这些起义军的首领名字五花八门,多是使用各种江湖浑号,主要有以下这些:张牛角、褚飞燕、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雷公、浮云、白雀、于毒、五凤、李大目、白绕等等。大家看看这些名字,这都像人名吗?这些反政府武装,多则两三万人,少则六七千人。

天下大乱已经不可避免了。

这里单说西北的叛乱,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正当皇甫嵩的政府军与张宝的黄巾军在下曲阳展开最后决战时,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羌人的一支)突然起兵叛乱,拥立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这实在是不给皇甫嵩面子。在黄巾战争爆发前,皇甫嵩正是北地郡太守。没想到他前脚刚离开,后院便起火了。叛军袭杀护羌校尉冷徵,西北局势急转直下。

北宫伯玉想在西北干出一番事业,他听说边章、韩遂两人“素有胆略”,在西州一带十分有名,便拉拢两人入伙。边章与韩遂颇晓军事,他们的加盟,令叛军如虎添翼,很快攻下金城郡,杀死金城太守陈懿。经此一役,叛军声威大振,兵力一下子猛增到了几万人。

东汉近两百年的历史,西北的羌乱始终是边疆一大患。汉羌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一代名将段颎以高压手段无情镇压,方才告一段落。

然而,这次先零羌起事,与以往历次羌乱完全不同。战争不再是在两个民族间进行,羌人与汉人联手,联合对抗东汉朝廷,意图分庭抗礼,政治意图相当明显。

公元185年,北宫伯玉与边章、韩遂挥师进攻三辅。

三辅就是西汉故都长安及附近一带,是仅次于首都洛阳的另一个政治中心。若是长安沦陷,后果不堪设想。汉灵帝不免惊慌失措,急调皇甫嵩驻防长安城,全权负责指挥平定北宫伯玉的叛军。

此时的皇甫嵩如同东汉帝国的救火队长,哪里局势最为危急,他就奔向哪里。可以说,皇甫嵩是当时最伟大的一名将领,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功勋盖世。正当皇甫嵩欲大展身手时,冷不防被背后射来的一支箭给刺伤了。

这支箭,乃是无影箭。

袖出此箭的人,正是被荒唐皇帝尊为爹妈的大宦官赵忠、张让。

赵忠与张让两人与皇甫嵩有何过节呢?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原来在上一年皇甫嵩讨伐黄巾军时,有一回路过赵忠的老家邺城,见到赵忠的宅院相当豪华气派,堪比皇室住宅,严重超标,便上书弹劾。这下子赵忠损失大了,宅院被朝廷下令没收,从此这位大宦官把皇甫嵩视为敌人,欲陷害之而后快。

再说说张让,张让本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凭着皇帝对他无限的信任,四处敲诈勒索。有一回居然勒索到皇甫嵩头上,而且狮子大开口,索要五千万。皇甫嵩为人正直,且不说没钱,有钱也不屑于巴结宦官,遂一口拒绝其无理要求。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