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此时,曾国藩对于广东厘金的征收信心十足,他粗略估计了一下,每月可以得到二十万两左右,湘军的军饷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了。

当时的两广总督劳崇光,也是曾国藩的一位老熟人。当年,正是劳崇光为曾国藩出谋划策,带他去见权倾一时的穆彰阿,才有了曾国藩日后的大红大紫。

既然劳崇光、晏端书两人都是曾国藩的挚友,那么广东厘金的征收按理说应该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曾国藩的心里也正是这么想的。然而,现实却与曾国藩的理想完全相反。

广东厘金自1858年开始征收,起初奸商勾结洋人抵制征收,后来征收的权限逐渐被一些有政府背景的大商人垄断。大商人倚仗官府的势力横征暴敛,而官员则从中分得红利。所以,晏端书等人在广东主持厘金的征收,必然触犯到这些大商人以及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

另外,晏端书等人征收厘金是为了供给湘军的,这对广东本省并没有直接的好处。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广东上下都不满晏端书等人的行为,都不愿交厘金。

面对这种局面,当年独具慧眼帮助曾国藩出人头地的劳崇光,也不跟曾国藩一条心了。他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倾吐他的难处。劳崇光说,广东十多年来,已经支出军饷一千多万两,亏空达到了三百万两,各银库全都空了。广东本省的军队每月需要军饷十三万多两,而厘金收入每月却只有四万多两,缺口有八九万两之多。广东连本省军队都养不活,更甭提供给湘军军饷了。

劳崇光又指责晏端书等人,说他们到处征收厘金,喧宾夺主,什么事都不向他这个总督请示,不仅导致民怨沸腾,而且加剧了广东财政的困难局面。

劳崇光与曾国藩唱反调,清廷不得已,只好换马。新任命的两广总督是曾国藩的老朋友刘长佑。1859年,刘长佑率部在宝庆击败石达开后,入广西作战。1860年即升任广西巡抚,是湘军集团中较早获得督抚实权的将领之一,比曾国藩还早。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廷刻意提拔并非曾国藩嫡系的刘长佑、刘坤一两人,有着很明显的牵制曾国藩的意味。刘长佑一直与曾国藩保持距离,但两人之间并没有矛盾,乡谊之情还在。清廷调刘长佑为两广总督,是在支持曾国藩。

清廷又任命曾国藩的好友黄赞汤为广东巡抚。黄赞汤曾经在江西大办捐输,为湘军筹集过许多军饷。这次,在广东厘金征收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清廷把他调往广东,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之后不久,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由晏端书继任。这一时期,主持广东厘金征收的,主要是晏端书和黄赞汤。

黄赞汤到任后,对广东财政情况进行了一番详细考察,之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曾国藩。在这封信中,他虽然批评劳崇光目光短浅,不能体谅曾国藩,但又认为劳崇光对于广东财政情况的描述是符合实情的。黄赞汤还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广东不可能为湘军筹措大量军饷。接着,晏端书、黄赞汤又向曾国藩提出了一个四六分成共享广东厘金的方案。

种种迹象表明,晏端书、黄赞汤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为湘军筹饷的任务。清廷只好继续换马,调湖南巡抚毛鸿宾前往广东,任两广总督。毛鸿宾是曾国藩的同年,和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关系都非同一般,是曾国藩嫡系集团的重要成员。

毛鸿宾举荐曾国藩的好朋友郭嵩焘代理广东巡抚,获得朝廷通过。这样一来,广东督抚依旧都是曾国藩的好友。

郭嵩焘是个典型的书生,见识过人,但却不太会做事。他到广东后,不顾实际情况,试图对广东厘金的征收进行彻底的整顿,又大力倡导捐输。他的这种急躁的做法,遭致广东绅民普遍的抵制。郭嵩焘、毛鸿宾乃至整个湘军,都成了广东人咒骂的对象。

毛鸿宾一看势头不好,把责任都推到郭嵩焘身上。郭嵩焘生性耿直,不太懂得官场的潜规则。面对毛鸿宾的诬陷,他奋起反击,将毛鸿宾贬的一文不值。他甚至对人说:“曾涤生(曾国藩,号涤生)以识人著称,向朝廷推荐不少人才,但就是看错了这个毛寄云(毛鸿宾,号寄云)。”

对于郭嵩焘这个人,曾国藩看得很准,所以他虽然采纳了郭嵩焘的许多重要建议,比如创建湘军水师之类的,但一直反对郭嵩焘出来做事。当他得知郭嵩焘谩骂毛鸿宾后,很不高兴,对身边的幕僚说:“毛寄云也擅长识人,向朝廷推荐的人才也不少。只是看错了这个郭筠仙(郭嵩焘,号筠仙)。”曾国藩的这句话流传很广,一时间,郭嵩焘成了官场的笑柄。

督抚不和,也就不可能筹集到大量军饷。清廷一而再,再而三地换马,但始终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复杂的利益链条已经将广东绅民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外部人士想要打破这种平衡,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1862年晏端书到达广东起,到1864年湘军攻克江宁,前后将近两年时间,曾国藩从广东总共得到白银一百一十万两,每月大概四万七千两左右,离曾国藩预想的每月二十万差了三倍多。就是这点银子,曾国藩还必须分出一部分给左宗棠,真正进入曾国藩嫡系部队腰包的,也就几十万两而已,这对于解决曾国藩嫡系部队日益严重的缺饷问题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和安徽一样,江西也是湘军和太平军反复争夺的地方,经济非常凋敝。但是,为了筹集到足够的粮饷,曾国藩在明知江西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依旧试图从江西获得更多。这自然会引起江西官场上下的集体抵制。与江西争夺饷银,是曾国藩在整个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最感到愤懑的事情之一。

和左宗棠在湖南、胡林翼在湖北一样,曾国藩在江西也进行了减漕改革。江西地丁漕折征收的额度本来就不高,各种耗羡、加征也比较少,与湖南、湖北的情况不一样。但曾国藩在进行减漕改革的时候,照搬湖北的模式,结果定的标准过高,不但没有减少漕折的征收,反而增加了。前面说到过,曾国藩在安徽的减漕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农民的积极性没法调动,改革也就不会有什么成果。

减漕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在厘金的征收方面,曾国藩却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从1856年开始,曾国藩就在江西征收厘金。

和湖北一样,江西的厘金也主要是盐厘。江西历来是淮盐的引地。当时,九洑洲被太平军占领,淮盐无法运往江西,造成了盐荒。于是,大量私盐进入江西。

与此同时,曾国藩为了获得稳定的军饷来源,奏请由湘军组织人员将浙盐运往江西销售,获得朝廷批准。为了保证浙盐的销售,曾国藩必须抵制私盐,最好的办法就是向那些私盐贩子收取重税。于是,曾国藩开始在江西设置厘卡,大量征收厘金。

晚清第一改革家:曾国藩》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廖正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晚清第一改革家:曾国藩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