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心想:这都啥时候了,老大还显摆自己胆略非凡呢,难不成是吓傻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必须采取行动!
许褚一边对曹操说:主公,贼人太多,现士兵都已渡过河去,您也赶紧离开!一边扶着曹操迅速上船。
“曹贼要跑!绝不能放走曹贼!”马超大喊,西凉军追杀得更急更猛了。
曹军士兵都见识了马超的厉害,谁也不想死啊,全都争着抢着上船逃跑,结果导致这船拥挤不堪、严重超重,眼看就要沉没!许褚大怒,心想:生死存亡关头,你们竟然和老大抢逃生之路,你们这样一搞,咱全玩完!
许褚当即抄刀,但见几道寒光,那些攀援想要上船的可怜士兵尽被砍死,化作黄河冤。
船,倒是不会沉了,但岸上马超军队暴风雨般的乱箭着实烦人,这不,船夫也被射死了。许褚急中生智,再发神功,以左手举起马鞍当做盾牌掩护曹操,右手持长篙奋力撑船,终于渡过了奔流湍急的黄河,到达安全地带和大军会和。
《三国演义》上说,曹操被马超追杀得落魄至极,被迫“割须弃袍”,正史之上虽然并没那么夸张,但也确实惊心动魄危险之极,若无许褚,后果不堪设想。
此后曹马两军剑拔弩张地对峙,马超无时无刻不想弄死曹操,终于有一日,机会又来了。
曹操和马超、韩遂二人相约,进行貌似友好亲切的交谈,马超瞅着曹操,越瞅心越痒,于是杀心大起,打算仗着自己武勇超人直接拿下曹操。
马超正欲动手,突然脑子里想到一人,此人便是许褚。他早就听说曹军中有个“虎痴”甚是了得,追杀时他手下的士兵们也见识了许褚的厉害。马超怀疑曹操身后跟着的那个胖子就是许褚。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他高声问道:“曹公有个虎侯,如今安在?”
曹操暗笑,遂回头指了指身后的许褚,许褚只把那怪眼一瞪,好似钢铃,那眼神就像一盆冰水,把马超心里头打算拿下曹操的欲火浇灭的干干净净。这样一来,也没啥好谈了,双方各自回营。
两位猛男,好不容易近在咫尺地相逢,却并未交手,而且堂堂西凉马超,竟被许褚的眼神给打败了,实在让蜀汉英雄的粉丝们大呼不快。于是乎,罗贯中再运生花妙笔,编造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单挑—“许褚裸衣斗马超”!
演义中,许褚马超两位猛男刀枪并举,大战两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遂卸去盔甲,脱去战袍,赤裸上阵,露出浑身肌肉,和马超再斗,两军惊骇不已。
许褚举刀猛砍马超,马超迅疾闪过,一枪直刺许褚心窝,许褚更快更狠,干脆扔了自家的刀,直接攥住了马超的枪,一使劲,愣把马超的枪撅折了,两人各拿半截枪继续乱打,还是不分胜负。后来马超赞道:“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
故事虽是虚构,但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将马超和许褚两位猛男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大呼过瘾,也使“赤膊上阵”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正史之上是没有这段经典单挑的,可许褚的武力非凡却是事实。
战争,不是靠个人武力所能决定胜败的。在这场对决中,笑到最后的还是老谋深算的曹孟德。曹操大破马超,许褚乘胜追击,尽情蹂躏马家军,斩首甚多,战后升为武卫中郎将。“武卫”一词,就是打这儿来的,顾名思义,以武勇来护卫也,正符合许褚的职业。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皆无此称呼,“武卫”,算是曹操专门为许褚而设的。
(五)
话说许褚保卫曹操,可谓尽职尽责,出生入死,从无丝毫懈怠,曹操对这位保镖极其信赖,大力提拔,且感情颇深。
正因为许褚太尽职尽责了,直接导致他得罪了一位权贵,有趣的是,这位权贵也是一位勇武超凡的猛将,他便是曹操的从弟、地位显赫的大司马曹仁。
话说这一天,曹仁从荆州回来拜见曹操,曹操半天都没出来,曹仁有些急躁,忽然就在殿外看到了许褚,曹仁也是久闻“虎痴”威名,便热情地招呼许褚到侧殿坐坐闲聊。可是许褚对他冷冷地说道:“魏王这就出来了。”说完后返身走进大殿,把个曹仁孤零零地甩在一边。
曹仁气坏了,心想:我堂堂魏王的兄弟又是朝中重将,魏王见我都极为尊敬,而你个许胖子不过是个保镖,我找你聊天,算是屈尊了,你竟然这态度,简直不识抬举!
有人得此此事后便对许褚说:“曹仁将军可是曹公的亲戚,国家的重臣,你屈尊招呼你,你为何推脱?这也太…”
许褚依旧冷冷地答道:“他虽然是曹公的近亲重臣,但毕竟是朝外的藩臣。我许褚虽然没他官大,但我是曹公的内臣。有话当众说就可以了,为啥要到屋里私聊呢?”
后来曹操也听说了这事儿,觉得许褚不但保镖当得极其合格,还深通为臣之道,从此对他更加喜爱厚待了,升为中坚将军。
一代奸雄,狡黠多疑,但对待最为亲密的保镖典韦和许褚,所散发出来的,皆为真性情也。而两位保镖对老大,也绝对是披肝沥胆。典韦战死了,让曹操经历了失去爱将的痛苦,许褚倒是活得比曹操长,但却经历了失去老大的痛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因病去世,许褚顿感天塌地陷,号啕痛哭,以至于口吐鲜血,令观者无不震惊。不久曹丕篡汉称帝,正式建立大魏帝国,他深知许褚的忠诚和本领,当即封许褚为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让他统领皇宫宿卫禁兵,成为魏国大内高手的统领,这些大内高手有很多依旧是昔日跟随许褚的侠士剑客。
曹丕很短命,在位仅六年就去世了,其子魏明帝曹睿继位,依旧重用许褚,升他为牟乡侯。在曹丕时代和曹睿时代,魏国并无太大的战事,许褚也就没再征战,主要任务就是保卫皇宫,直到白发苍苍,寿终正寝,死后追谥壮侯,其子孙也多受封赏。《三国演义》虽尊刘贬曹,但对许褚的超凡之勇还是赞誉有加的,有诗赞道—
“凛凛威风镇九州,当年许褚果如虎。只因孟起军前见,天下从兹播虎侯!”
卷七:神奇怪杰之73.怪异双煞万人之敌—邓羌、张蚝(十六国)
(一)
话说乱世军阀张平一直感觉自己特别聪明,而且活得比谁都滋润。这位后赵帝国的并州刺史(类似于山西省长)独霸山西,下辖壁垒三百多,百姓十万户,表面上效忠中央,实则处于半独立状态,权势薰天,钱财无数,美女成群,逍遥自在。
当后赵帝国崩溃的时候,张平省长马上改换门庭,而且还是脚踩两只船—对前秦帝国说效忠前秦,对前燕帝国说效忠前燕。没多久,这位反复无常的军阀再生异心,宣布抛弃北方的秦、燕二国,改投南方的东晋。
时为公元四世纪,中国南方是散发着强烈文艺气质的东晋,由弱弱的司马家统治,当年统一三国魏蜀吴的是他们,后来自家残杀、丧失大片领土的也是他们。中国北方(有时也包括南方的蜀地)先后有匈奴、羯、氐、鲜卑、羌五个为主所谓“蛮族”占据,他们先后建立了十多个王国,统称“五胡十六国”。
又一次天下大衰,混战不休,枭雄迭起,生灵涂炭,可比汉末三国乱多了。
张平便是这诸多乱世群雄中不大出名的一位,“有奶就是娘”便是他的生存方式。
先后效忠四个国家的张平虽说感觉挺爽,但某年某月某日突发了一件事差点把他气疯了,而且还是家务事。
悲催的张平被戴上了绿帽子,而且还是他最信任最宠爱的干儿子给戴的!
张平的干儿子名叫张蚝,本姓弓,上党郡泫氏县(今山西高平市)人,这孩子自打出了娘胎便胆大包天,长大后膂力过人赛大象,身手敏捷似猿猴,又不知从何时起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武功!
张蚝的功夫有三绝:一是能与蛮牛搏斗可倒拽牛走,疼得蛮牛哞哞直叫郁闷不已;二是能飞檐走壁,翻高墙如履平地,极具传说中轻功大侠之风采;三是纵马舞矛,几无对手。
张蚝功夫精湛,却有一致命弱点—智商不高,有勇无谋,是个楞货,这从他日后的表现中便可看出。
张蚝追随干爹张平鞍前马后,保驾护航,冲锋陷阵。张平只要一声令下,张蚝便豁出性命一往无前,人莫敢近,威名远播。
张平对这位干儿子无比信任,大加重用,却未想张蚝起了淫心。
话说张平有一小妾,甚为美艳风*,张蚝由于常跟随干爹左右,早就垂涎不已。这一日,趁张平不在,两眼放光的张蚝扑向美女,如愿以偿尽享鱼**欢。
没多久,东窗事发了!帽子发绿的张平气得半死,而脑子清醒后的张蚝也自觉愧对干爹,不由得哇哇痛哭,接着他的脑海里突然升腾出一个可怖的想法:哪里犯错就严惩哪里!那话儿害我太甚,不如去之!
想到做到,毫不迟疑!只见张蚝擦干眼泪,咬牙跺脚,脱去裤子,掏出匕首,毅然决然挥刀切下了自己的“犯罪工具”,并发誓永远效忠干爹,再不犯错(这类错是永远犯不了了)。
从此,张蚝成为一名不是太监的阉人,这和为了练功而自宫的东方不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东方不败自宫是虚构的,而张蚝自宫是正史记载。
张蚝如此壮举让本来怒火中烧的张平震惊不已,接着大为感动,从此对其更加信任和重用。而张蚝自宫后其武力值非但不减,似乎更加生猛了。
永兴元年(357年),张平降晋,次年二月,五胡十六国最伟大的君主、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大军讨伐张平,并以麾下第一猛将为前锋,进驻汾河之上。
这位秦军前锋名叫邓羌,日后和张蚝并称“万人敌”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