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小金川气疯了,打算劫夺清军粮草,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海兰察不但武力猛,而且智商高。海兰察看出了他们的企图,设下埋伏,小金川的兵果然上套,结果被砍死一百多。

小金川终于被打趴下了,清军开始收拾大金川。

大的,到底是比小的强。大金川在冰天雪地和崇山峻岭之间设置层层碉堡,打得清军嗷嗷直哭。清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一堆死尸的代价。

如此恶仗,即便身经百战的海兰察也未曾遭遇过,多亏他武力和胆略都够肥的,才不至于被大金川唬住。

琼枝玉叶、粉妆玉砌的冰雪天地是很美的,文艺人看了都会很激动。可是在这片冰天雪地中,没有任何浪漫,只有残酷的杀人场景!

海兰察“力战冰雪中”,从清晨砍到日暮,又“运炮轰击”,冷兵器热兵器全体招呼,终于灭掉大批敌军守兵。然而即便如此,清军大营还是被另一拨敌兵给踹了。正在前方苦战的海兰察闻听警报,疾驰回援,但来不及了。清军大营已然尸山血海,清军主将温福战死!

消息传到朝廷,乾隆气得直跺脚,当即命令文官出身的名将阿桂担任定西将军,全面负责收拾大金川。

阿桂和海兰察都是乾隆朝的军事明星,两位牛人强强联手,战场局势终于有所改观。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阿桂经过精心部署,命海兰察率五千人进攻守在险峻山崖中的敌兵。海兰察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狭道登山,遇到敌兵后先是一阵狂砍,后是一阵狂射,终于和其他战友一起拿下了山中敌兵的险要门户。

大金川比较顽强,他们仗着地理优势,继续在山里大搞碉堡防御,有些碉堡就设在悬崖边,而且悬崖的石壁还特别滑。

海兰察用事实证明,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他爆发了小宇宙,率兵奋勇攀援,接着纵火焚烧,又断敌水源。敌兵气急败坏,甭管抓着什么东西都使劲往清军脑袋上扔!一时间,“枪石如雨”。海兰察闪躲不及,左脸受伤,血流不止,他毫不在乎,随便撕了块衣襟,“裹伤力战”,终于获胜!

在大山中,类似的战斗,海兰察打了n次,攻克的敌军营寨和碉堡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大金川搞防御的本事太强了…),大金川土司索诺木的所有防线都玩完了,他的心理防线也玩完了,这位以弹丸之地叫板大清乾隆爷的猛人终于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投降了,残酷的大金川之战至此终结。

捷报传来,乾隆爷乐得直拍大腿,封海兰察为一等超勇侯,赐双眼花翎(清朝官员帽子上的孔雀翎,“眼”指的是孔雀毛上的圆形花纹。一般都是“单眼”,“双眼”就极其高贵了,“三眼”是最高贵的,“四眼”属特例,只有福康安获得过)、御用马鞍辔一套、还有一大堆锦缎和金子。

如此荣耀,乾隆还觉得配不上海兰察的功绩,于是乎,再次把他的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并授予他领侍卫内大臣的位子—这可是正一品的头衔,相当于国家首脑警卫团的最高指挥。

(四)

顶着一对漂亮大花翎的海兰察在皇上身边呆了四年,过得相当舒坦。转眼到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美丽的甘肃又出事了—一个名叫苏四十三(这名比《鹿鼎记》中的茅十八还牛,难道这“四十三”是他在家的排行?)的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哥们看甘肃官员不顺眼,率众起义,猛踹兰州,甘肃官员集体吓尿,高呼救援。乾隆震惊了,立即命阿桂督师前往甘肃平乱。

在平大金川之战中,阿桂就见识了海兰察的厉害,此番出征,他对乾隆说,还得海兰察跟他一起干,乾隆当即批准。

一个月后,海兰察那矫健的身姿出现在牛肉面飘香的兰州,苏四十三的起义军见清廷大兵来此,全躲进山洞。阿桂一声令下,海兰察率军攻山,敌兵被逼急了,倾巢出动。海兰察又耍起了他的小计谋,率军假装撤退,敌兵大喜,赶紧追杀,海兰察突然掉头反击,敌兵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这一仗,把苏四十三打怕了,此后再交锋,起义军只要望见海兰察乘马出阵,全都吓得四散而逃。

打不过,咋办呢?起义军干脆继续躲进山中(和大金川的路子特像)。海兰察才不在乎他们躲哪儿呢,只见他冷笑一声,单枪匹马钻进山里搞侦察,摸清敌情后突然发动猛攻,起义军再遭惨败。

起义军越打越少,苏四十三带领仅存的一拨比较执着的战士退守一寺庙中,阿桂和海兰察下令点火,起义军彻底悲剧,身为带头大哥的苏四十三没被烧死,但突围时被清军砍死了…

海兰察又打胜仗了,乾隆再次乐得满脸开花,这回赏赐点啥呢?给海兰察的封赏已经够多够上档次的了,干脆这次封海兰察的儿子海安禄为三等侍卫(不久,海兰察又平了甘肃起义的余波,他儿子又升为二等侍卫),以此来表示皇上对海兰察全家都是很有爱的。

乾隆和海兰察父子都很开心,但有一个人很不开心,他只要一听到海兰察这三字,就气不打一处来。此人可不是被海兰察打败的敌人,而是海兰察的同事,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可比海兰察大多了,而且乾隆对此人的感情也如山高海深。

这位讨厌海兰察的人,名叫和珅。

本来那兰州之战,和珅也被乾隆派到了前线,还顶了个钦差大臣的头衔。和珅虽然是个高智商,但完全不是打仗的料,进军时他拖泥带水故意迟到,而海兰察大获全胜又让他嫉妒得要死。他也打算和海兰察一样在沙场上牛一把,可他本事不济,致使清军打得一塌糊涂。

海兰察一向秉性刚烈,又有些傲气,除了阿桂,他谁也不服。他本来就强烈鄙视和珅,这和珅又自以为是在战场上瞎搞,海兰察更烦他了。

只要一见着和珅,海兰察就没好脸。如此态度,让和珅极端不爽。

强烈的嫉妒和报复心理,再加上为了推卸责任,和珅在给乾隆的奏折中狠狠黑了海兰察一把,说清军失利都赖海兰察搞不清敌情。接着他又和主帅阿桂说海兰察不听话,阿桂很清楚和珅是啥样的人,他一瞪眼,把和珅给吼了一顿,吓得和珅直打哆嗦。

乾隆也不是傻子,他接到和珅的奏折一看,就知道和珅肯定是扯淡,于是下诏把和珅调回京城,甘肃一切军务都交给阿桂负责。

和珅坑人失败,心情很糟糕,从此他就恨上了海兰察和阿桂。不过他想整倒这二位,那也是不可能的,这俩可是乾隆最信任的爱将,打仗全靠他们了。乾隆虽然缺点和毛病不少,但不是昏君,他还是分得清好坏的。当然,让他抛弃和珅,也不可能,离开了擅长拍马的和珅,他活着就没什么劲了。

此后,和大人和海将军这俩互不待见的乾隆名臣,在不同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一个是只要皇上喜欢,他就绞尽脑汁去迎合、去满足,另一个是皇上看哪儿不顺眼想要揍人,他就用尽全力去猛踹。

(五)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海兰察第一次跨海作战(也是他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出海),此番他要大显身手的地点是宝岛台湾。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