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看到这儿,您也许会以为常遇春只是一个擅长暴击的功夫猛男,如果这样想,您可就大错特错了,这春哥的个人武勇自然没的说,但统领大军的本领也非常了得。作为猛将,他算是武术大师,作为名将,绝对算得上一位优秀的战术家。

纵观大明王朝开国名将,论本领、战功、资历、人气和地位,名列第一的自然是徐达,朱元璋最喜爱最信任的将领就是他(他还是未来的明成祖朱棣的岳父,他的女儿是朱棣的徐皇后)。而仅次于徐达的,就是常遇春,他们是明初军界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常联手出击,写就了一幕又一幕精彩至极的战争传奇,他们就像是朱元璋的倚天剑和屠龙刀,威不可挡!

话说这徐达出身农民,比常遇春小两岁,和春哥一样,都属于满腔豪情志向高远的纯爷们。徐达生得大个头、高颧骨,浑身上下散发着刚猛的气质。曾几何时,他也和亲密战友春哥一样,玩命地冲锋陷阵,但后来大伙发现,达哥的武勇指数比春哥差不少,但统御才能却远胜之。

有一回徐达被敌军围困,情势危急,关键时刻多亏常遇春杀来,不但突围救出了徐达,还把包围徐达的敌将给生擒了—看来春哥太擅长在危难时刻突然现身来个“英雄救美”了,哦不对,应该是“英雄救英雄”。

春哥的武勇是达哥比不上的,但春哥身上有些毛病,达哥却没有。常遇春虽然智商也不错,用兵时偶尔也会用点计谋,但他性情太火爆太冲动了,导致自己玩命时数度负伤,攻打杭州时还曾受过挫(但不算大败)。

最要命的是,春哥喜欢杀降和屠城,这点太不厚道了。

有一次他和徐达俘虏了三千多敌军,他背着徐达,把这些降卒集体坑杀。朱元璋知道后把春哥严厉批评了一顿。

杀降可不仅仅是人品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因为杀降就会导致敌军不愿投降,反正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拼命到底战死呢。如此一来,仗可就打得艰难了。

对常遇春来说,军人以战死为荣,投降的家伙就不配活着。看来他和李广还真是很像,不仅神射无敌,而且对待降卒的态度也一样。

虽然春哥讨厌投降的,但是有些敌军誓死不降吧,这位老兄还是生气,一生气就胡乱屠城。谁要遇着春哥做敌手,真是到了八辈子血霉了。

唉,猛男的脾气呀,没治了!

相比春哥,徐达一向稳如泰山,宽仁大度,谦虚谨慎,所以这两位虽然都算得上军事天才,但哪一个更适合担当大军统帅,一目了然。

其实朱元璋手下还有一个猛人,和徐达、常遇春并称为三大王牌战将,此人名叫邵荣,他胆子够大,资格够老,打仗够狠,名气够高。有一次处州(今浙江丽水)苗军叛乱,“吴王”张士诚趁火打劫,形势岌岌可危。邵荣和朱元璋的外甥猛将李文忠分头行动,邵荣分分钟就搞定了处州,而李文忠呢,竟然打着邵荣的旗号来吓唬张士诚的部队,其实邵荣当时并没和他在一起,但不明真相的敌军还是被吓得体似筛糠,不战自溃。

在朱元璋麾下,邵荣的地位甚至比徐达和常遇春还要高!

说到这儿,那位要问了,这位老兄如此牛叉,为何在历史上没有徐达和常遇春出名呢?唉,其实都怪邵荣自己作死,因为他后来居功自傲,瞧不上朱元璋了,甚至密谋叛乱打算干掉朱元璋,结果事泄被捕。

朱元璋有点舍不得杀邵荣,但常遇春直人快语,对老大说:“做臣子的谋反,怎可宽恕?!按照道义,我绝不和这种人共存!”

春哥一句话,邵荣人头落地。

从此徐达成为朱元璋麾下第一名将,春哥名列第二,而邵荣,逐渐被世人遗忘了(还有一种分析说朱元璋杀邵荣是清除异己,具体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四)

朱元璋打天下,像极了一个玩电脑游戏的骨灰级高手,他对“游戏”中敌我双方所有重要人物的属性(如武力、智力、速度、防御力、灵敏度、生命值等等)都了如指掌。为了能全面发挥将领们的特长,老朱在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中,都让徐达担当总指挥,以常遇春为副总指挥兼先锋官,刀剑合璧,所向披靡!

朱元璋以徐达和常遇春为主将,渡过长江,拿下南京作为总部(称“应天府”),接着开始谋划天下。这年,常遇春二十七岁,徐达二十五岁。

老朱面临着三个主要对手,除了黑暗腐败残暴的元朝外,还有两个割据一方的山寨版帝王,一个是县政府小干部出身的陈友谅,一个是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

陈友谅占据湖北、江西一带,自称“汉帝”,总部在江西九江(在《倚天屠龙记》中,老陈被塑造成丐帮八袋长老);张士诚盘踞江浙一带,自称“吴王”,总部在江苏苏州,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施耐庵、罗贯中都曾经在老张的手下工作。

老朱决定先灭“陈县官”,再灭“张盐贩”,最后收拾元朝。

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达和常遇春设伏九华山,陈友谅上套,被灭一万多人(常遇春坑杀降卒就是这次)。陈友谅不长脑子,没几天在南京长江边再次中了徐、常的埋伏,又赔了七千多人外加几百艘战船。

三年后,朱元璋突然得到北方红巾军老大刘福通的紧急呼救信息,说是张士诚派大将吕珍来打他的据点安丰(今安徽寿县),朱元璋很仗义,立即率军救援。

朱元璋到达安丰时,刘福通已经挂了,刘福通拥立的“小明王”韩林儿还处于危险中。于是乎,朱元璋下令全军猛攻吕珍,没想到这吕珍也够猛的,先打退了朱元璋的左军,又打残了朱元璋的右军,气得朱元璋恨不能咬死他。这时阵前惹恼了一员大将,此人正是常遇春,只见他横枪跃马哇哇暴叫,冲出来横击敌阵,最终“三战三破之,俘获士马无算。”

这一开始我不是打得挺带劲的吗?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个狠角色,我就败得那么惨呢?!吕珍傻眼了,匆忙败逃。

朱元璋救援安丰时,乐坏了陈友谅,他趁老朱后方空虚之际,亲率六十万大军围攻老朱的洪都(今江西南昌)。七月,两军大战鄱阳湖,徐达和常遇春都身先士卒,一个灭了敌军的前锋,一个灭了敌军的猛将(箭射张定边),陈友谅被打得叫苦连天,他伸出脑袋表示强烈抗议,结果一箭射来,这位枭雄呜呼哀哉。

灭陈友谅的大战中,常遇春功劳最大(尤其是英勇护驾可谓奇功),朱元璋赏赐他大量金帛和田产,春哥发了大财,这可比他当强盗打劫时挣得多多了,要么说跟对老大才是真理呢。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封常遇春为平章政事(宰相级别),看到没,春哥不仅发了财,这又当上部级高官了。

陈友谅挂了,但他手下有个宰相级别的大将盘踞在江西赣州,比较欢腾。此人名叫熊天瑞,跟陈友谅造反之前是音乐人(乐工出身),陈友谅挺喜欢他,倍加重用。可是此人忘恩负义,当陈友谅被朱元璋暴打的时候,他坐视不管,不出一兵一卒去援助,眼睁睁看着老大被朱元璋活活殴死。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