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云南终于平定了,史万岁觉得爨翫表现不错,便遣使飞骑上奏朝廷,请示带爨翫入朝,朝廷诏命同意。然而这爨翫明着表示臣服,暗中却打着小算盘—进京后可就被杨坚那老头控制了,生死难保,在云南这地儿当老大多舒服呀!决不能跟史万岁进京。于是乎,爨翫就想了个主意,结果险些把史万岁给坑了。

为了能留在云南,爨翫公然向史万岁行贿,送去大量金银珠宝,史万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和多数普通人一样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收了好处的他再不提带爨翫回京之事,独自班师回朝。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史万岁这样的英雄也不例外。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史万岁受贿一事很快被镇守四川的蜀王杨秀(隋文帝第四子)知道了,这位王爷是个追求奢侈的财迷,他知道后马上派人对史万岁说:“金银珠宝给我一些吧!”

史万岁一听就火了,心想这钱是我自己赚来的(就是方式有点不光明),凭什么给你?!但王爷又不好得罪,史万岁脑子一转,干脆来了招“老子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他把金银珠宝全部沉入长江。蜀王杨秀傻眼了,从此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史万岁平夷有功,进位上柱国(从一品勋位)。这时又一个王爷找上了门,不过这位可不是要钱的,人家是仰慕英雄已久,前来结交的。这位王爷便是日后毁誉参半的“千古一帝”—晋王杨广。杨广钦佩史万岁,自然是真心的,不过也确实有些拉拢他为自己所用的意思,毕竟这杨广可是对皇位垂涎欲滴的。自此,杨广待史万岁以好友之礼,隋文帝也让史万岁总督晋王府军事。

就在史万岁享受晋王府富贵的时候,祸事来了。那个不折腾不欢乐的云南藩王爨翫再次造反,蜀王杨秀乐坏了,赶紧趁此机会以泄私怨,他上奏朝廷,说史万岁受贿私放叛贼才导致云南又生祸患,毫无大臣节操。

隋文帝杨坚下令彻查,结果证据确凿,史万岁论罪当死,文帝大怒,喊来史万岁一顿臭骂:“朕在京城顾念将士风餐露宿,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你却做这种事情,还算是社稷之臣吗?!”

这史万岁到底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并未慌乱,伏地辩解道:“臣之所以留下爨翫,就是担心再生变故,所以留下他镇守安抚。臣到泸水时,方才接到下令把他带回京城的天子诏书,并没受贿呀!”

隋文帝最恨被臣属欺瞒,他见史万岁非但不认错,还公然为自己洗白,更加愤怒了,文帝厉声喝道:“朕以为卿是好人,如此高官厚禄,反作祸国奸贼!”

史万岁还想再做辩护,隋文帝已不给他机会了,只听皇帝转身对旁边的官吏只说了一句话:“明日将斩之!”

就在史万岁的脑袋即将不保之际,左仆射(宰相)高熲和左卫大将军元旻等人挺身而出,对皇帝说道:“史万岁雄略过人,每当行军用兵,无不身先士卒,尤擅抚御,将士乐于效命,纵使古之名将,也未能超过他呀!”

这时杨坚怒气稍有宽解,又想起昔日史万岁的赫赫战功,终于决定免去他的死刑,改为削职为民。

人生霉运情景重现。史万岁第二次被一撸到底,从一品大将成了平头百姓。正所谓“棋错一着,满盘皆输”,史万岁为他自己所铸成的大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万幸的是,至少还活着。

史万岁的一生中有两次面临死神,此乃第一次,他躲过的,但不久之后的第二次,他没能躲过。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躲过的第一次危险,是他自己犯了错;他没躲过的第二次危险,是遭人陷害。如此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比小说还精彩。

史万岁的人生惨剧,尚在三年之后,此时还有一幕波澜壮阔的战争大片,在等待着史万岁前去主演。削职为民的一年多后,史万岁被恢复官爵,不久出任河州刺史,又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去防御胡人。

开皇二十年(600年),大隋边境硝烟再起,突厥达头可汗兴师犯边,隋文帝诏令晋王杨广和越国公杨素从灵武道(今属宁夏)出击,汉王杨谅(隋文帝第五子)和史万岁从马邑道(今属山西)出击,两路兵马如两把利刃,直插突厥可汗。

对史万岁来说,这突厥乃昔日手下败将,想当年他把这些狼族猛士们蹂躏得鬼哭狼嚎,威震北疆,如今又要和“老朋友”碰面了,史万岁心中不由得阵阵狂喜。大军出塞来到大斤山(今内蒙古大青山),正好和突厥兵马遭遇上了。

隋军来势汹汹、刀槊闪闪,突厥人虽凶悍,但也心有余悸,毕竟是曾吃过大亏的。达头可汗派使者询问:“隋朝来将是谁?”

不一会儿,侦察骑兵的嘴里蹦出了三个字—“史万岁!”

这三个字,好似一声霹雷在达头可汗耳边突然炸响,又如一把尖刀,在他心头狠狠刺入。可汗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莫不是…莫不是那…那敦煌戍卒?”

侦察骑兵答道:“正是!”

达头可汗彻底吓崩溃了,只见他长叹一声,大手一挥,下令撤兵!本来志在必得杀气腾腾的突厥大军瞬间成了泄气的皮球,匆忙返回老家。

看着卷席而退的突厥大军,史万岁心想:既然来了,咋走得那么匆忙呢?你们怎么也得留下点什么吧?要不然还真当我大隋地盘是随便你来回旅游的?

史万岁无比兴奋,他兵刃一挥,纵马狂追,飞驰百余里,逮着突厥兵马一阵蹂躏,在这位老对手面前,突厥兵马依旧无力抵挡,被杀了个尸横遍野,其他隋军将士也紧随而上,展开杀戮…这一战,突厥军被史万岁杀得惨不忍睹,抛下数千颗人头,达头可汗逃跑神速,所幸没挂,逃回老窝后依旧惊魂未定。

这是史万岁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漂亮仗,也是他盖世武勇的巅峰时刻。当他班师回朝时,一个巨大阴谋正在酝酿,一个天大的灾难正悄然降临…

(五)

史万岁刚获大捷,便有一朝中重臣对隋文帝说:“那突厥本已降服,起初并未犯境,只是来塞上放牧罢了。史万岁没事找事,为了邀功滥杀一气,反而加深了突厥对我大隋的怨恨。”

杨坚虽是一代明主,但性情多疑,又好猜忌,还真就信了此人的话,搞得史万岁立了功也白搭,史万岁愤愤不平,屡次上表直言真相,然杨坚全然不理。

这位给史万岁使绊子的重臣便是史万岁的老上级、名将杨素。这位大叔文武双全才华惊世,但内心阴暗,人品低劣,说他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也不算冤枉。当年,他为讨好独孤皇后,征调大量民工修建宫殿,致使尸堆如山,他让监工把尸体全推到坑里,再盖上土石;后来为帮助晋王杨广夺位,他绞尽脑汁诬陷太子杨勇,终于使文帝把杨勇废为庶人。

能干出来这些事儿的人,坑害战友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史万岁的战功愈发显赫,杨素心里升腾出一种强烈的羡慕嫉妒恨之感,此时终于逮着机会黑了史万岁一把。隋文帝把史万岁的战功一笔抹杀,杨素觉得还不够,又添了一把火。当时文帝从仁寿宫刚回京城,废黜了太子杨勇,追查太子党羽,一肚子火气。文帝问史万岁身在何处,杨素见皇上正在气头上,心中暗喜,马上脱口而出:“史万岁去拜谒太子了。”

杨素这话够狠的,那弦外之音就是史万岁勾搭心怀不满的太子,图谋不轨!

杨素一句话,皇上气疯了,立即传召史万岁。其实史万岁压根就没和太子在一起,他正在朝堂之上和那些大破突厥的部下们在一起商量别的事儿呢。

皇上把史万岁及其将士们的战功一笔抹杀,引发了将士们的强烈不满,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卖命换来的却是如此结果,数百名将士们在朝堂上鸣冤叫屈。这时正好皇帝传召史万岁,史万岁就对将士们说:“我今日为你们竭力向皇上陈诉,让此事有个了断。”说完后,史万岁大踏步地走向了隋文帝,也是走向了死亡。

见到皇上后,史万岁愤愤而谈,说将士们立有大功却被朝廷压抑,如此怎能服众。史万岁越说越激动,言辞越来越激愤、态度越来越粗暴,几乎把唾沫星子喷到杨坚的老脸上。隋文帝彻底受不了了,心想:朕还没问你那些罪状呢,你倒指责起朕来了,简直反了!

怒到极点的隋文帝一声令下,竟命左右武士直接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之上!

大隋朝开国第一勇士,就这样被世所公认的一代明君结果了性命,而且没有任何罪名,只是因为皇上听信谗言导致心情不好。

隋文帝杨坚杀了史万岁后,心情趋于平稳,脑子逐渐清醒,他顿时又觉得追悔莫及。多数当领导的,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的,不过既然人杀了,后悔也没用,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这交代便是史万岁之死不是皇上的错,是他自己犯罪了。文帝下诏,给史万岁列了一堆罪状,诸如平云南时受贿、打突厥时虚报战功等等,最后还给史万岁定了性—“国贼”。

一代名将被朝廷扣上了屎盆子,但在百姓心中,他的英名依旧不衰。他死的那天,诸多百姓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为他抱屈和惋惜。用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史万岁不是个完美的英雄,他有缺点,有弱点,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他的功勋和威名。他是一位“骁捷若飞”的武功高手,也是智勇兼备的一代名将。他为将时带兵颇为另类,从不讲究列队安营,让士兵各随所安,夜晚也不警戒,敌军却无论如何也不敢来犯,颇具李广之风。临阵对敌时,史万岁也没有固定的阵法,而是随机应变。凭着这套另类战术和自身的武勇,史万岁“兵锋所指,威震绝域”。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