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卷五:箭无虚发

56.敦煌小卒无坚不摧—史万岁(隋)

话说敦煌有一悍勇小卒,最爱之事便是杀人越货,但他绝非黑道贼人那种低档次的劫杀,而是极高端的暴力行为—独身(后又多了一同伴)越过国境线,跑到敌国境内行凶作案,任凭敌国出动多少兵马,也挡他不住。

没多久,他又做下一番壮举—在单挑中轻松摘取了一敌国勇士的脑袋。从此后,敌军见其身影,就吓得心惊胆裂仓惶逃走,乃至听其名姓“史万岁”三字即不战而退…

史万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官二代一枚,老爸史静乃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发育早熟,四肢和头脑的发达指数成正比,远胜同龄人。他少年英武,擅长骑射,亦通格斗,史书上有一经典词汇形容他的身手—“骁捷若飞”。他也好读兵书,满腹韬略,甚至还精通占卜之术,整个一赵子龙加诸葛亮。就算不当武将,上街摆摊算卦也不错。如此奇才,天下罕见。

史万岁十五岁那年,北周和北齐在洛阳城北的北邙山大摆战阵,他随老爸正在军中。两军旗鼓相望之时,这个初中生年龄的小男生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异的举动—让左右赶紧整装迅即离去。

不久,周军被齐军打了个落花流水,那些撤去的人方才知晓:原来史万岁这孩子一眼就看出情势不妙,周军必败,所以才让他们趁早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一个初中生,在两军势均力敌还未交手时便断定一方必败,且判断极准,史万岁真是神了,连他爸都觉得这是个奇异孩子。这事儿若用迷信的说法就是这孩子精通占卜,能掐会算;而科学的说法就是这孩子精通兵法,已看出来周军内部的弊端和缺陷。无论哪种说法,史万岁都是个超级神童。

在北周平灭北齐之战中,史万岁的老爸不幸壮烈,万岁作为忠臣之子,被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封爵太平县公。很多人看来,这孩子的突然富贵只不过是沾了老爸的光,若无老爸捐躯,他年纪轻轻哪会获取如此高位?正所谓“父荫”是也。

没多久,史万岁便以自己的武功来证明:他的成功绝非仰仗“父荫”,他比老爸出色百倍。

杨坚掌握北周大权后,不服杨坚的相州总管、美男尉迟迥(宇文泰的外甥)起兵造反,史万岁随军平叛。大军驻扎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时,史万岁为全军将士解闷,同时也显摆一下自己的本事,便表演了一招绝技。

蓝天白云,一行大雁飞过,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状,甚为欢愉,只见史万岁对行军总管梁士彦说道:“将军,我将那大雁行列中的第三只射下来如何?”

两士彦惊得两眼滴溜圆,其他将士们也都投射出怀疑的目光。史万岁微微一笑,张弓搭箭,仰首对空,一箭发去,那可怜的第三只大雁应弦而落。

天呀!这简直是后羿再世、李广重生、养由基投胎!三军将士被史万岁的神箭彻底折服。展示完精彩绝妙的射雁表演,史万岁紧接着玩起了真正的实战。与尉迟迥军相遇,史万岁“每战先登”,或以弓箭劲射,或以刀槊砍刺,冷刃饮血,踏尸而行。

(二)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朝廷军和尉迟迥决战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骁勇美男尉迟迥拼死玩命,朝廷军进攻受挫,稍有退却。形势有些危殆,史万岁大脑急转,对左右说道:“事急矣,吾当破之!”语毕,万岁飞驰而去,狂扫奋击,顷刻间竟连斩数十名叛军兵将,全军惊叹,士气大振,遂齐心协力,终大获全胜,平灭尉迟迥。初阵显威的史万岁因功被封为上大将军(从二品)。

尉迟迥覆灭的数月后,杨坚正式篡位,代周称帝,建立大隋,改元“开皇”。新朝新气象,可功勋闪闪的史万岁却突然倒霉—大将军尔朱勣因谋反被诛,史万岁莫名其妙地与此案有了牵连,被削除官爵,一撸到底,从大将军沦落成小卒子—被发配到敦煌当兵(即“戍卒”)。

突遭横祸,一落千丈,若是一般人受此大挫,多会郁闷颓废,但史万岁毕竟是血胆猛汉,他身处逆境壮志不改,对他来说,无论当大将还是当小卒,都能把自身的本事发挥到极致。

史万岁的上级,即敦煌戍主(当地长官)乃一武功高手,经常单人独骑深入突厥境内,掠取羊马,每次都满载而归。那以狼为图腾的突厥人素以凶残悍勇著称,可面对这位更加凶悍的敦煌戍主,却怎么也打不过,他们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来一帮,全死完。敦煌戍主俨然无敌!

正因为自己本事够大,所以这位老兄自负得很,经常没事找事,辱骂史万岁,搞得史万岁甚是不快。终有一日,忍无可忍的史万岁对戍主说:“小人也会武艺。”

此言一出,戍主颇为惊奇,便让万岁表演给他看,万岁翻身上马,一番展示,果然不赖。戍主在万岁面前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史万岁请求戍主给予他兵器的和马匹,他也要去突厥折腾一下,戍主欣然答应。万岁毅然独闯敌国,“大得六畜而归”,突厥人难以抵挡,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财产被这小卒抢走。自此之后,戍主对万岁另眼相看,温柔待之,如同哥俩。他们经常一起深入突厥境内数百里,杀人越货,“名震北夷”,搞得突厥人又恨又怕。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杨坚发动对突厥的反击战,史万岁闻讯大喜,亲自跑到行军元帅窦荣定军中请求效力,窦荣定早闻史万岁的威名,见他前来,心晴大悦,便派使者通知突厥人,要求双方各派一名壮士以单挑的形式来一决胜负,免得两军厮杀以造成无辜士兵的伤亡。突厥人自恃凶悍,一口答应。

演义小说中,经常出现两军猛将单挑、两军士兵观战的精彩场景,正所谓“阵前苦斗貔貅将,阵下呆看草木兵”,其实这种状况纯属小说家言。真实历史之上的猛将单挑并不多见,要么是混战中敌我猛将碰巧遇上了打一场,要么是一方猛将有目的性地专门陷阵去取敌将脑袋,要么就是这种事先约好了的比武。

单挑正式开始:风卷旗,马狂嘶,尘飞扬,刀明亮,突厥阵中飞驰出一将,气质狂野,耀武扬威,史万岁气定神闲,策马奔腾,于隋军阵中飞出,气挟风雷,寒光狂袭,那突厥猛士瞬间首级滚落,腔内血似喷泉,突厥全军惊悚,不敢再战,仓皇退走。

此一战,史万岁咸鱼翻身,从小卒又升为大将—授上仪同(高级荣誉勋官),领车骑将军之职。不久,他从北疆军区转入江南战场,参加灭陈之战,万岁继续发威,因功加授上开府(高级荣誉勋官)。

(三)

南陈虽灭,但江南并未安稳。前面麦铁杖出场时咱说过,隋朝一统天下后,江南诸多豪强表示强烈不服,纷纷叛乱,其中以越州(今浙江绍兴)人高智慧实力最强、闹得最欢。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杨坚派出文武双全的美髯公杨素率军平叛,史万岁以行军总管的身份随杨素出征。

无论苍茫戈壁大漠,还是烟雨江南水乡,史万岁全能适应;无论驰骋草原的狼族狂人,还是纵横江河的强匪巨寇,在史万岁的面前,只有死路一条。史万岁仅率两千士卒,自东阳(今属浙江金华)进击,翻山渡海,攻陷敌军溪洞无数,先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无人可挡。

由于史万岁挺近太快、深入太猛,当时通讯系统又实在原始,所以最高统帅杨素愣是连续一百多天没收到史万岁军团的信息,隋军其他各路兵马都认为史万岁肯定是全军覆没了。就在诸将叹息之时,突然得报,说是汲水时捞上来一个神秘的竹筒。杨素打开竹筒,立即眉头舒展,抚须而笑。

原来那史万岁早就料到隋军总部会摸不清自己的情况,便将一封书信放在竹筒内,让其漂流而下,结果还真就被自己人给看着了。杨素将此事上奏朝廷,隋文帝龙颜大悦,马上赐予史万岁十万金钱,封为左领军将军。

此时的史万岁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位和他并肩作战的杨素大人,会在不久后把他害得死无葬身之地…

史万岁被杨素害死之事,乃是后话,暂且不表,继续看看万岁兄在战场的风采。荡平江南的七年后,即开皇十七年(前597年),比江南更南的地方—云南又出了大事,一个藩王对隋文帝表示不服,造反了。此人便是南宁州(今云南曲靖西)羌族首领爨翫(音“窜玩”,读起来像是“汆丸子”)。

史万岁!收拾他!隋文帝一声令下,史万岁再次出击。只见他披坚执锐,点足兵马,荡起征尘,直捣敌穴。万岁从蜻蛉川(今云南大姚)进军,经弄冻(今云南姚安北),再经小勃弄和大勃弄(皆在云南下关东南),踏入南宁州。爨翫以险据守,都被史万岁击败。隋军一路下来,恰似通关游戏,史万岁玩得极爽。

大军继续前行,走着走着,忽然发生了一件奇事。一座石碑映入眼帘,隋军将士走近一看,顿时惊呆。原来这石碑竟是昔日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立的记功碑,石碑后刻的铭文更是神乎其神—“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

不管这事儿是后人杜撰还是历史巧合,反正对史万岁破敌没啥太大的影响,他下令推倒石碑,继续前进,渡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入渠滥川(今云南下关东北),跃进千余里,破敌军三十余个部落,俘两万余人。爨翫吓得浑身瘫软,遣使请降,还进献出一枚直径一寸的明珠,又刻石颂扬隋朝仁德。

爨翫这些举动的意思很明显:俺不对,俺有罪,俺不好,俺检讨,俺以后再也不敢了,朝廷就饶了俺吧。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