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有人赞道:李将军遵纪守法、不搞特殊,又低调、宽厚,值得钦佩。

遗憾是,这人赞早了。没多久,李广秉性中那邪恶的一面突然显现——被汉武帝重新启用为右北平太守后,李广请求霸陵亭尉同往,刚到军中,李广便面露凶相,将这个昔日得罪了自己的小官一刀砍死!

若想报复人家,骂一顿,或者打一顿也就罢了,毕竟不是什么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再说了人家也是秉公办事,无非是态度不大好而已,可李广竟然置人于死地,这就太过分了。

李广滥杀无辜的行为令后人读史至此唏嘘不已——貌似憨厚的李将军,实则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杀霸陵亭尉,乃李广人生一大污点,但很快,他就在战场上闪出了亮点。

李广重出江湖任右北平太守后,打算前来杀人抢劫过把瘾的匈奴听说是“飞将军”来了,就立马打消了犯罪念头,即刻从良,此后多年都不敢骚扰右北平。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又一幕扣人心弦的惊险大片隆重上演。李广和那位出使西域的英雄、博望侯张骞出右北平分两路执行军事任务。前行数百里,李广所率四千骑兵突然被匈奴左贤王所率的四万骑兵包了饺子。

天啊!这可是十倍于己的强敌啊!硬拼?必死无疑!逃跑?绝无可能!难道只能束手待毙?难道又要和上次一样寡不敌众成为匈奴的俘虏然后再用计逃脱?

形势万分危急,李广的军士们都吓得魂飞天外,正是这种时刻,方显英雄本色。李广临危不惧从容自若,对身旁一人说道:“胡虏有何惧哉?!敢儿,去!砍他们!”这人得令后立即率数十名骑兵突入敌阵!

这位猛士不是别人,正是李广的小儿子李敢,此君无愧于将门虎子,其勇猛指数不输乃父,砍人之功更是青出于蓝,但见他左冲右突,直透重围,手刃大批匈奴骑兵,来回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匈奴兵胆战心惊!

李敢杀回本阵后神采飞扬,对汉军将士们吹嘘说:“胡虏太好打啦!”

李敢的壮举,使得军心终于稳定下来。

匈奴军知道李广父子的厉害,决定以群殴和乱箭来对付汉军,他们从四面八方步步逼近汉军,集体张弓,箭如雨下!

李广则将汉军列为圆阵,让将士们背里面外,如辐射状抵挡匈奴的群殴箭雨,然而即便如此,汉军依旧死伤惨重,箭也将尽!

此时的李广面无半点惧色,依然镇静如初,他下令士兵箭扣弦上引而不发,自己却抄起了一种极具杀伤力的强悍武器,对准匈奴的副将开始夺命!

那位说,“飞将军”又要张弓射箭了,但是史书告诉世人,这一次,李广发射羽箭用不是弓,而是一种比弓更为生猛骇人的远射器械——弩!

话说这弩相当于了加了机具的强弓,有木臂,有扳机(当时称为“悬刀”),有瞄准器(当时称为“望山”),有发射口,相比弓箭,弩箭更加地稳准狠,且射击距离是普通弓箭的一至两倍,差不多等于古代的步枪。昔日秦灭六国,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广这次所使用的家伙乃汉军中最著名的劲弩——大黄力弩,拉力乃十石,相当于三百公斤!所用的弩箭也是威力极大的飞凫箭和雷影箭,前者赤茎白羽,后者青茎赤羽,皆致命利器也!由此也能看出李广的膂力是何等惊人!真神将也!

由于弩箭有木臂、扳机、瞄准器和发射口,所以用起来比弓箭容易,不过也必须是力大之人方能使得,玩得转弓箭的李广更能玩得转弩箭,只见他大黄力弩连续射击,“嗖、噗、嗖、噗……”数名匈奴副将命归黄泉,匈奴军颇为畏怯,不敢近前,包围圈也逐渐松懈。

李广在包围圈中一直坚持到傍晚,其部下基本上都已被吓得接近大脑崩溃六神无主,只有李广神情自若,状态极佳。一直等到次日张骞军赶来,匈奴兵才解围而去。自此之后,全军上下无不对李广的盖世之勇猛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飞将军”的个人勇猛尽显无余,但他毕竟没打胜仗,损失惨重和勇猛杀敌这两样表现功过相抵,李广又一次未获任何封赏。

和李广既然相反的是,有两位年轻将星横空出世了,没见他们怎么显露个人武艺,却统领大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创匈奴的辉煌大捷,全都封侯拜将,地位显赫。

这对将星乃舅甥关系,舅舅出身奴隶,却因为漂亮的姐姐一步登天,成为汉武帝的小舅子,汉武帝也成了他的小舅子(刘彻娶了他姐姐,他也娶了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此人用兵最擅长途奔袭狂飙突进,堪称古代闪击战之典范。他七战七捷,歼敌五万,威震大漠,单于丧胆!

外甥首战匈奴时年仅十八岁,这孩子从不读兵书,打仗全凭临场发挥,且场场皆赢,他骄狂冷酷,又热血豪胆,战术比舅舅更为生猛。在他极为短暂的四年军事生涯中,他四战四捷,歼敌十一万多,饮马瀚海(今贝加尔湖),封狼居胥(今蒙古国肯特山),他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一直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久久不绝……

这就是汉武帝时代最璀璨的军事家——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传奇,相比他们,李广似乎真的过时了……

(六)

无数人都叹道:李广难封。但为何如此呢?

有人说他命不好,打仗时经常点背,不是被数倍于己的部队包围就是无功而返,每次出击都不如卫霍二人斩获丰硕,当时有一相面大师曾为李广分析说,李广之所以不得封侯的原因是,他作陇西太守时用欺骗的手段杀死了八百多投降的羌人。杀降乃人生大祸,所以李广注定命衰。

也有人说,李广只凭神弓利箭和个人勇武和敌人干仗,完全不会卫青和霍去病那种指挥大兵团迅猛歼敌的战术。他的思想跟不上潮流,他只是一员勇猛盖世的武将、一个天下无双的神箭手,而不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军事家……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飞将军”迎来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也是最为悲惨的一幕。这一年,刘彻发动漠北大决战。李广以前将军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武帝和卫青都觉得李广年龄太大又经常点背,所以就故意不让李广与匈奴单于正面交锋,而卫青又打算把立功的机会送给好哥们公孙敖,所以就强令李广走迂回遥远的东路。

强烈渴望和匈奴单于决战的李广怎能甘心,他亲自向皇帝请求道:“臣乃前将军,可大将军却让臣改走东路,况且臣从年轻时便与匈奴作战,今日才得以遭遇单于,臣愿意担当前锋,和单于决一死战!”

李广说得很是激动,几乎老泪纵横,然而汉武帝和卫青决心已定,不肯更改,卫青又下书一道,强令执行。

李广心中恼怒至极,却又不能抗命,没和卫青道别就愤而踏上了不归之路。

悲剧降临了。由于军中没有向导,李广迷失方向,未能和卫青及时会师,而卫青出塞千里,在漠北遭遇单于,单于受到惊吓,率军远遁,卫青未能找到单于踪迹,只好南归,返程中正好遇到了李广。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