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论钦陵此举对吐蕃来说,实乃英雄壮举,而对唐朝来说实乃严重威胁,唐高宗再度被惹恼,他又需要薛仁贵执戟张弓出击强敌了。咸亨元年(670年),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十万,讨伐吐蕃。

以往出征,薛仁贵虽然表现绝佳,却皆非主帅,而这一次终于独当一面统领三军,心中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更要好好表现才是。

踌躇满志的薛仁贵率军一路挺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兴海大河坝),将要继续赶赴乌海(今青海喀拉湖)时,薛仁贵对副将郭待封说:“乌海地形险要,多毒瘴之气,我们进入死地,可谓危亡之道。如携带粮草辎重,实在是行动迟缓,便会失去进攻良机,我看大非川上颇为平坦辽阔,可以设置营栅放置辎重粮草,留一万人守卫,我们乘敌军没有防备兼程奇袭,便可灭之!”

薛仁贵谋划得似乎极好,他把粮草辎重全交给郭待封,自己轻装出击,进军乌海寻找吐蕃主力,然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薛仁贵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副将郭待封把这一切都给毁了……

郭待封乃威震西域的贞观名将郭孝恪之子,将门之后,自视极高,曾为鄯城镇守,和薛仁贵地位相同,如今却给薛仁贵担当副将,屈居人下,心中早有不满。

“吾乃名家世家,功臣之子,你薛仁贵乃一农夫耳,凭什么要我听你指挥?!”郭待封越想越憋气,便不理会薛仁贵的交代留守,而是擅自带着辎重徐徐跟进。

薛仁贵哪里知道郭待封如此操蛋,信心百倍的他一路疾驰,正遇着数万吐蕃军,他仗着猛男风格,身先士卒挺戟而上,其余唐军随后奋勇冲杀,只把吐蕃军杀得七零八落,斩俘数不胜数,夺得牛羊数以万头。

薛仁贵乐得直拍手,但没多久,他就欲哭无泪了……

郭待封带着辎重不紧不慢地瞎溜达,正被神机妙算的论钦陵逮个正着,他调集二十万吐蕃大军来了招突袭,可怜这稀里糊涂的辎重兵哪里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生猛雄师,瞬间一败涂地,郭待封仓皇逃跑。

薛仁贵惊闻后勤全失,犹如晴天霹雳,初战告捷的欢乐立马烟消云散,心情跌入谷底,全军士气也一落千丈,即愤恨又无奈的薛仁贵只好退回大非川,他哪里晓得,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头呢,用兵狠辣的论钦陵早就为他准备了四十万大军这正是: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

薛仁贵率领的颓废唐军还没布阵呢,就被四十万气势汹汹的吐蕃大军突然包抄,唐军战意全无,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降的降,薛仁贵本人倒是神勇,一会以大戟横扫,一会以长弓劲射,可纵使他三头六臂,也敌不住四十万吐蕃大军的群殴啊,更何况那论钦陵乃军事天才,排兵布阵之才甚是了得,薛仁贵个人再武勇又有何用?

薛仁贵好不容易才杀开一条血路,羽箭全用完,大戟也有些残,白袍染成红杜鹃,从来未有那么惨!

十万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万般无奈,被迫和论钦陵议和,论钦陵见好就收,以迫使唐朝承认吐蕃为西域霸主为条件和薛仁贵签订了合约。

这位昔日的白袍战神仰天长叹:“今年乃庚午年,在西陲用兵触犯岁星,当初攻灭蜀汉的曹魏名将邓艾便因此而死。我原来就恐怕有此一劫,今果然如此!”

“薛白袍”用天象来诠释自己失败的原因,看来他真的是被打颓废了……

大非川之战,使得唐朝在西域势力大减,吐蕃迅速崛起,成为唐朝最大的威胁,巍巍大唐的自尊,严重受挫,周边邦国也清醒认识到,原来大唐并非无敌。

虽然战败的责任并不在薛仁贵,但朝中有小人黑了他一下,向高宗说他“纵敌不击”才遭此大祸,高宗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瞬间把薛仁贵昔日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一怒之下将其贬为庶人。坏事的郭待封也没被处死,同样被免职为民。

这一切,像是一场梦幻,当年在贤妻的鼓励下,年轻的薛仁贵带着他满腔的壮志和一身的武艺前去投军,逐渐开始了辉煌的戎马生涯,从终日劳作的平头百姓成为战无不胜的大唐第一猛将,而如今,他就像是从巅峰猛然跌落,又变回了一介草民。

人被霉神附体,喝凉水也塞牙。薛仁贵过了几天百无聊赖的平淡日子,忽闻高句丽余众造反(看来唐朝对他们再好,也终究是有不服的),朝廷要启用他。颓废的薛仁贵顿时两眼放光有了精神,觉得自己要咸鱼翻身了,哪知刚从百姓恢复成大将没多久,他又犯了事(具体何罪,史书未说),这次更惨,连普通百姓都做不成,直接被变成罪犯流放象州(今广西柳州东南)。

“俺这辈子可能真的完了……”邋里邋遢的薛仁贵蹲在墙角啃着馒头喝着菜汤,越想越悲,无限凄凉。

终于有一天,唐高宗大梦方醒,突然想到这世上还有个盖世神勇的猛男,名叫薛仁贵,又想到他昔日于君于国的各种好处,立马热泪盈眶,赶紧召见。

薛仁贵把自己收拾了一番,进了皇宫。高宗一见昔日爱将,心潮起伏,用颤抖的声音说道:“爱卿啊!朕可算是见到你了!往日在万年宫,若无爱卿,朕早就变成鱼了!从前灭铁勒、破高句丽,使漠北、辽东皆遵从我朝,爱卿功劳居多啊。爱卿虽有过,然而这些功劳又岂能相忘呢。有人说从前讨吐蕃时乌海城下爱卿故意纵敌不击,以致失利,当初朕就是因此痛恨而疑心的,如今辽西不宁、瓜州沙洲两道也断绝,爱卿怎可安卧家中,不为朕指挥军队呢?”

此番金口玉言,把薛仁贵说得泪湿衣襟——呜呜呜,皇上还是记得俺的啊!

就这样,高宗重新启用薛仁贵,任瓜州长史,不久又拜为右领军卫将军和检校代州都督。“薛白袍”真正的咸鱼翻身,战神重出江湖!

此时的薛仁贵,早已不是多年前那个器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少侠”了,他的须发已和他的战袍一样,有了霜雪之色,不过他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宝戟不老,宝弓更不老,他即将上演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场精彩绝伦的壮举!

(八)

(八)

开耀元年(681年),六十八岁的薛仁贵出征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带),对付作乱的突厥人。突厥军统帅阿史德元珍遥望唐军阵中薛字大旗飘摆,大惊失色,便派人出马问道:“唐将何人?”唐军一士兵高声答道:“薛仁贵也!”

阿史德元珍可不没有吐蕃论钦陵那般胆略,听说薛仁贵的大名,已慌得手足无措,他又使人故作镇静地说道:“我听说薛将军已经流放象州死在那里了,怎可重生呢?”

薛仁贵听得此言,不由一笑,立马提着大戟冲出阵来摘下头盔,那突厥部众见此情景,皆吓得滚落下马,跪地下拜,而且一边拜还一边往后撤,生怕薛仁贵那大戟碰着自己。

这薛仁贵打仗,一贯心狠手辣,管你拜不拜,宰你没商量!

薛白袍乘势出击,轻松地大破突厥,斩首一万,俘获三万!此乃薛仁贵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也是他超凡神勇的最后一次精彩展示,更是他杀敌的最高境界——还没出手,仅凭赫赫威名和强大气场就先把敌人给吓瘫了!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