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随大部队到达辽东战场时,忽然发现不远处人喊马嘶一片混乱,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郎将刘君昂被敌军包围,似乎马上就被群殴而死。薛仁贵突然感觉心潮澎湃全身是劲儿,二话没说就抄起长戟直奔敌军重围!
敌军群殴刘君昂正欢腾着呢,哪料到突然杀出这么一个愣汉,对着他们连刺带砍,而且冲击力还那么夸张,简直挡不住!一员敌将好生气恼,刚想亲自出手挽回颜面,却被薛仁贵一戟挑落马下,其余敌兵遭此惊吓,四散而逃,薛仁贵砍下敌将脑袋挂在马鞍之上返回大营,得意不已,喜笑颜开,就差哼着山西小调了。
薛仁贵牛刀小试,名声开始飙升。不久后安市大战,他又标新立异白袍陷阵,一举获得唐太宗的高度赏识和大力擢升,“薛白袍”之名逐渐传遍军中。
不久,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一个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辉煌时代宣告结束了,而薛仁贵则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不久,宫内发生了一件恐怖之事,使得时任大内侍卫的小薛获得了高宗的无限信任和重视。
话说永徽五年(654年)闰四月初三深夜一更时分,高宗在万年宫(即仁寿宫)就寝,突然一阵天崩地裂之声,地震了?不是,但恐怖程度不比地震小——山洪暴发!
但见那滔天洪水如咆哮的巨兽横冲直撞,直突入玄武门,那些保卫皇宫的士兵脑子里都忘了皇帝,只顾逃命,薛仁贵看到此景,怒火冲天,喝道:“天子危难,怎可怕死不救?!”接着一纵身,登上大门横木之上来了一嗓门“狮子吼”:“山洪袭来,陛下赶紧登高!”
吼声如雷霆般传进宫内,高宗听见后立即跑出皇宫直奔高处,当高宗到达安全地带再回头看时,发现他的龙窝已被汹汹洪水淹没了。啊!原来是薛爱卿救了朕!真乃大大的忠臣也!高宗特赏赐薛仁贵御马一匹,此后对其青睐有加。
就在薛仁贵抗洪抢险英勇救驾的这一年,一个把高宗迷得神魂颠倒的女人被封为昭仪,薛仁贵的猛男壮举也给这个女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后她和高宗共同执政“二圣临朝”的日子里,薛仁贵备受重用,步步高升。而且在她自己登基之后,又对薛仁贵的儿子大加提拔。
这个女人想必诸位看官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没错,正是武媚娘也!
话说这唐高宗在传统印象中似乎总是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既不如他爹李世民,也不如他老婆武则天,而事实上高宗也是一位卓越君主,只是体弱多病罢了,他所开创的“永徽之治”绝对是千古盛世,而且高宗时,大唐军队开疆拓土,所向无敌,大唐版图达到极致。身为高宗麾下第一猛将的薛仁贵,几乎每次征战中皆有上乘表现!
(四)
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再征辽东,去收拾那个死也不服的高句丽王国。昔日隋炀帝杨广打它,未成功;唐太宗李世民打它,也未成功。相比叔爷爷杨广(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和老爸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似乎不那么凶猛剽悍,但他依旧是壮志凌云雄心万丈,他发誓,一定要把高句丽这个让隋唐两朝皇帝都极为郁闷的王国从地图上抹掉!
高宗心想:那薛仁贵颇具神勇,早在太宗时就于辽东战场白袍陷阵,具有丰富的打高句丽经验,此次派他出马,绝对是最佳选择!
高宗果然英明,薛仁贵杀向辽东之后,真个是势不可挡!长戟乱舞,弓箭狂射,只把那高句丽军队视若鸡犬,尽情宰杀。
第二年,已在贵端城(今辽宁浑河一带)和主将程名振一起斩首三千的薛仁贵又挺进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正遇着气焰嚣张的高句丽大将温沙门,薛仁贵顿时杀心大起,催马单骑攻入敌阵,弯弓、搭箭、瞄准、劲射、再弯弓、再搭箭、再瞄准、再劲射……
那边一箭已夺命,这边手指又扣弦!薛仁贵连续出招,那动作真是电光火石,敌兵无不应弦而倒,温沙门吓得险些昏厥。
不过那高句丽军也不全是吃素的,他们也有一神箭手,就在薛仁贵以弓箭疯狂蹂躏高句丽军的几乎同时,高句丽的那位神箭手也在石城之下蹂躏唐军,已有十多名唐军将士被他射死!
什么?贼军那厮射箭也甚是了得?竟杀我诸多战友,我倒要和他比试一番!高句丽神箭手的表现刺激了薛仁贵,把他刺激地更为狂暴,怒火中烧的薛仁贵又一次单骑突击,直奔那高句丽神箭手而去,像极了一头发疯的公牛!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句丽神箭手看到冲向自己的这头疯牛,突然面色煞白,心跳加速,两臂发抖,双腿发软,手里的弓箭竟然全掉在了地上!薛仁贵“嗷”地一声猛扑过来,把这位已经吓瘫了的神箭手生擒活拿!
小薛够狠!有你出手,高句丽灭亡指日可待!不过现在,你得暂时放下高句丽,待日后再收拾。近日黑山(属辽宁西南)一带出现了新的敌人,带上你的长戟和弓箭去走上一遭吧!
朝廷向薛仁贵发出了新命令。薛仁贵不敢怠慢,人不卸甲马不停蹄,迅速转移战场,去对付新的敌人。
话说这新敌人乃是契丹首领大贺阿卜固,此人见唐朝和高句丽交战,心中欢喜,便趁火打劫,不断骚扰唐朝边境。高宗大怒,派军征讨,薛仁贵便被调到了黑山战场,和另一唐将辛文陵配合作战。
前些日子薛仁贵打高句丽还没打过瘾呢,这下正好把这股劲儿全撒向了契丹军,依旧是狠命地冲,依旧是疯狂地射,契丹军一触即溃,阿不固这才清醒认识到自己招惹唐朝是多么愚蠢,他喷着痛苦的泪水被薛仁贵生擒了,此乃薛仁贵戎马生涯中活捉的第一个敌王,薛仁贵把这名高级战俘押解到东都洛阳,朝廷大为欣慰,封薛仁贵为左武卫将军,授爵河东县男。
虽说高宗时大唐铁骑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国家和部族蹬鼻子上脸,以侵扰唐朝为乐事,龙朔二年(662年),大草原上的铁勒诸部反唐,貌似温柔的高宗再次发狠,又把薛仁贵派到天山(蒙古杭爱山)战场。
出征前,高宗专门在内殿设宴款待这位爱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宗兴致大起,两眼盯着爱将笑眯眯地道:“古代擅射者能一箭贯穿七层铠甲(说的肯定是春秋时的潘党和养由基,他们的故事,咱后面会说),爱卿可试试射五层铠甲!”说完高宗令人拿来五副铠甲叠起捆好,让薛仁贵表演。
这薛仁贵最爱显摆,昔日在太宗面前白袍陷阵便是例子,今日得此良机又能在高宗面前展示武功,喜不自胜。只见他立马抄起弓箭,一箭射去,还真就洞穿五甲。高宗惊喜不已,立即着人取出高级坚甲一副赐予薛仁贵,薛仁贵叩首谢恩,心中好生得意,暗想:出征后定要表现得更加出色,迅速平灭铁勒,以报皇恩!
此次出征铁勒的主将乃是郑仁泰,薛仁贵只是副将,但副将实在凶猛异常狂傲无双,其风头明显盖过了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