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极有可能是个孤儿,因为史书上找不到一点关于他爸妈的影子,黄易的穿越小说《寻秦记》正好钻了这个空子,替项羽“娱乐”出来一个风流老爸——项少龙,还是21世纪特种部队战士穿越过去的。
项少龙的故事,没人当真。正史上,被项羽当亲爹一样的人物是他的四叔、即项燕的四儿子——项梁。
在项梁的辛苦抚养和精心培育下,小项羽茁壮成长,但学习成绩很烂。教他读书习文,翻几章就失去了兴趣,宣布放弃;教他剑法,挥几下也觉得没意思,宣布放弃。四叔火了,骂他熊孩子。他却振振有词地反驳道:“读书只能记个姓名,剑法只能和一个人单挑,都不值得学。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事!”
项梁一听此言,转怒为喜,觉得大侄子少年壮志很有前途,于是乎他换了一门课程——军事,让大侄子研究兵书。对于军事,项羽兴趣十足,但他也只是浅尝辄止,不肯认真钻研,所以终其一生,他也没能成为他的对手韩信那样的战略家。
这就是少年项羽,各门课程都学得不咋地。但是,他比很多各门课程都优秀的学生更有本事、更有人气。他没读过几本书,可后世无数文人都是他的脑残粉,他的魅力,是惊人的;他不懂高明的剑法,可一大群顶级剑客也不是他的对手,他的武力,也是惊人的。
二十出头时,项羽已然生得八尺有余、身似铁塔、浑身肌肉,力能扛鼎!要知道鼎这玩意儿,普通人类不可能举起来,非超级大力士不可。想当年天生神力的秦武王赢荡(秦始皇他老祖爷爷)就因为一时兴奋,举大鼎玩,结果腿折了,导致失血过多而死,年仅二十三岁。
作为和当年秦武王同龄人的项羽,成功举了鼎,把围观者震得心脏乱蹦。
“力能扛鼎”已很是夸张了,项羽后来又使劲渲染,说自己“力拔山兮”(出自项羽临死前吟唱的《垓下歌》)。当然,以项羽之神勇,这个夸张的比喻也只有他才配得起。
神般的力量和气场使青年项羽脱颖而出,在他们家待的吴中地区(今江苏苏州),所有年轻人都对他极为畏惧。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嬴政南巡,路过会稽郡(郡首府在江苏苏州)时,项羽看到秦始皇那威风八面、霸气冲天的仪仗队,万分激动,他发自内心地脱口而出:“那个家伙,我可取而代之!”
这话刚出口,就把项梁吓得冷汗直冒,赶紧捂住了侄子的嘴巴。
“虎视何雄哉”的秦始皇,哪个不怕?谁敢不服?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项羽偏不信这个邪,就敢在那个“千古一帝”座驾的不远处说出这句反动透顶的言辞!
其实,还有一个牛人也在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场景时说了一句名言,只不过他的话不太反动,他脱口而出的是:“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此人足足比项羽大二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刘邦,当时的职业是“村长”(江苏沛县的泗水亭长)。
这两位未来的风云王者此时怎会想到,未来他们会相识,会联手,也会反目成仇。
(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项羽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这年七月,曾给有钱人打工种地的陈胜和哥们吴广被秦朝的严刑苛法给刺激了,他们在大泽乡(今属安徽宿州)手拉手造了反,追随这哥俩的有九百个斗志昂扬的农民兄弟。
陈胜一直把那些安于现状的穷苦兄弟看做燕子和麻雀,坚定认为自己是大雁和天鹅,他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经典豪言流传千古。而项羽比陈胜更有“鸿鹄之志”,别忘了,他二十二岁就想取代秦始皇了!
陈胜起义的两个月后,一直梦想复兴楚国的项梁在苏州也造反了,他们起义的第一枪,噢不,第一剑,是项羽砍出来的。
其实会稽郡守(苏州市长)殷通也想造反,但项梁可不愿意让殷通当造反的老大,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嘛!所以对于殷通这个本可以成为战友的人,项梁必须除之而后快!
这天,项梁把殷通忽悠到自己身边,然后请殷通召见项羽,殷通说:“小羽你进来吧!”结果项羽真就进去了,不但人来了,冷森森的宝剑也跟着来了——一道利闪外加几道红光,可怜的殷通身首异处。
项梁见侄子表现优异,相当欣慰,他提着殷通的脑袋,挂着郡守的大印,发表造反致辞。郡守手下的人大惊失色、乱成一团。
只摘一个脑袋,项羽还没过瘾,他一个箭步上去,对着这帮人横劈竖砍、左捅右刺,直杀了个血肉横飞。
“籍所击杀数十百人”,整个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无人敢站立。
这是项羽人生的第一次暴力行为,也是他的牛刀小试,可这“小试”,他就“试”死了“数十百人”!别看他当初剑法练得不咋样,但他是个武功天才,他这野路子的功夫,胜过很多专业武术家。不过他最擅长使用的兵器,还不是宝剑,而是长戟。在后面的征战中,魂断其长戟之下的敌人不计其数……
话说项家叔侄搞定衙门后,开始发动群众,到处征兵,很快便得到精兵八千,叔叔自任郡守,侄子封为副将。造反的初步形势一片大好。
此时模仿陈胜、吴广玩命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昔日被秦始皇吃掉的六国有很多贵族纷纷割据、自立为王,刚统一十来年的天下又乱成了一锅粥。
第二年(前208年),项梁叔侄率八千名生龙活虎的劲卒渡江西上,一路风风火火,声威震八方,气势冲霄汉!好几拨造反队伍都为项家军的魅力所折服,纷纷加盟,如县政府小官出身的陈婴、囚犯出身的英布、村长出身的刘邦等。当然,也有个别眼神不好使的造反队伍,比如原陈胜的部将秦嘉,他叫板项家军,结果被灭了。没多久,项家军已从刚造反时的八千人迅速升级到近十万人。
这时,自比大雁和天鹅的陈胜已被大秦名将章邯打得惨败,撤退时被自己的贴身司机(车夫庄贾)给杀了,他的雄起和败亡仅半年(至于吴广,在此之前也被自己人给杀了)……项梁听说这事儿后,召集刘邦等部下商量以后该怎么办。这时一位须发苍白的老人家给项梁出主意,说应该立昔日那位被秦国活活坑死的楚怀王(就是屈原的领导,这家伙只爱美女,不听忠言,结果被秦国劫持软禁,死在秦国)的后代为王,努力复兴楚国。
这位出主意的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的名字叫范增,他是项家军的头号谋士(似乎也是唯一的一位谋士),老人家把自己的晚年都奉献给了项梁叔侄。
项梁认为范增的建议太好了,于是乎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把这个正在放羊的孩子推上王位,也称楚怀王,项梁则自封为武信君。从此,这个放羊娃出身的盗版楚怀王成为反秦大军的光辉旗帜。
项家军高举这杆这光辉旗帜,连战连胜,尤其是项羽,很给叔叔长脸,他和未来的冤家刘邦联手,于河南大破秦军,击毙了秦国丞相李斯的儿子、大秦驸马爷兼三川守将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