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裴旻这边刚抽出了七星剑,那边就有人蜂拥而来。听说裴将军舞剑,又有“画圣”挥毫,这可是百年不遇的精彩奇景!一时观者云集,比肩接踵,没多会儿已达数千人之多!

表演正式开始:但见裴将军“走马如飞,左旋右抽”,剑气冷艳逼人,寒光四射,人剑合一,斗转星移!有文人感叹,真乃是“激昂顿挫,雄杰奇伟”,

舞到极致时,裴旻突然把宝剑向上抛出,宝剑飞入半空,直冲云霄,竟高达数十丈!随即那剑又如电光般从高空投射而下,裴旻潇洒地举起剑鞘摆了个造型,带着风云味道的宝剑正好直直地插入鞘中!

裴将军剑舞完毕,数千观者集体惊呆,过了一会儿才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吴道子更是被眼前这一幕严重刺激,两眼发光,内心躁动,灵感爆发,大师有如神助,挥毫而起,俄顷之间,画壁神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吴带当风!“天下为之壮观”的美术杰作终于完成!

正巧此时,还有一位绝学圣手也在东都天宫寺,也亲眼目睹了裴旻的炫丽剑舞,此人便是和裴旻、李白并称“三绝”、又和李白、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的“草圣”张旭。

这张旭生性狂放不羁,又嗜酒如命,乃是个极品酒疯子。每当大醉后,便大呼狂走,然后下笔成书,或用脑袋蘸墨为书,世人称之为“张癫”。

张旭和吴道子一样被“剑圣”的表演感染得心潮澎湃灵感突发,于是乎,又颠了!只见他在另一墙壁上龙飞凤舞,落笔如云烟,挥就了满墙的变化无穷、奇诡狂放的草书。

洛阳人简直兴奋之极,说“一日之中,获睹三绝”,实在是大饱眼福!

“剑圣”求画成功,“画圣”求剑成功,“草圣”也跟着尽兴狂欢,三位高人都得到了极大的精神享受,联手谱写了一段千古佳话。

(四)

裴旻的剑舞不但征服了同时代的唐朝人,还把后世的宋朝人给征服了,而且征服的还是宋朝皇帝——宋太宗赵光义!

别看宋朝重文轻武,但面对虎视眈眈的北方强敌,总得打仗,所以对武功也不能过于忽视。宋太宗便曾选军中勇士,教以剑舞,让他们都学习昔日裴旻那招“抛剑飞天”的功夫,别说,练得还真不错,那耍得是“霜锋雪锷,飞耀满空”!

宋太宗乐坏了,亲征太原时还以这帮剑客抛着剑为前导,以增气势。不过遗憾的是,这招练得再漂亮,在实战中也没用,更像是杂技表演,宋太宗照样被大辽国打得惨不忍睹。

其实就算裴旻在宋朝复生,凭他的剑法也难以敌得过契丹铁骑,原因很简单。虽说裴旻剑法无双,精彩好看,不过却从无以剑实战,既没击败过江湖高手,也没在疆场上斩将夺旗。啥原因呢?这并非是因他的武功只是花架子真到用武时全然无用,而是唐人实战杀敌,并无用剑者!

话说唐朝人沙场对决,或用迅捷锐长的枪槊,或用狠辣刚猛的战刀,要是哪个将士提着舞着优雅灵动的宝剑去战场玩命,那纯属傻帽——说刺吧,不如长枪,说砍吧,不如大刀,而且又短又细又薄又脆,万军之中用它来冲锋陷阵,忒吃亏。这沙场可不是江湖啊!

唐太宗李世民倒是曾养有“剑士千人”,不过那不是用来战争的,而是增强实力、阴谋夺位用的。宝剑早在汉朝时就已退出军事舞台了,其作用变成了装饰、表演、健身、娱乐,实在逼不得已对敌,也是自卫而已。正儿八经的两军厮杀,实在没人爱它。

所以在唐朝的铁血疆场,唐刀才是耀眼夺目的明星,唐剑呢,倒也算是明星,不过不属于军界,而属于民间,或是文艺圈里的。因为练剑的,要么是侠客,要么是道士,要么是文人,毕竟这唐朝人尚武任侠,而侠客道士文人们若扛着大刀或挺着长枪实在显得不伦不类,既不方便,也不潇洒,所以这帮民间高手还是最爱宝剑,像裴旻这样的武将能有如此精湛剑法,实属稀有。

唐剑,算得上后世剑形的老祖宗了——剑刃宽长,剑格(护手)加宽,刃尖锐角,不再像之前的剑尖那样略带圆形,剑格和剑首都做云头形状。春秋以来一千多年的那种青铜样式的周剑造型被唐剑彻底改变,此后宋元明清的宝剑,基本上都是唐剑造型,没啥太大变化。武侠影视剧中的宝剑,也多为此种。

唐剑虽然对后世影响巨大,裴旻虽然是天下无双的唐剑高手,但裴旻平生最精彩的一次实战武功展示,却并非以剑制胜,而是用刀!凌厉超群的刀法,便是裴将军继弓术和剑法之外的第三个绝学。

唐刀的威名,远胜唐剑。大唐刀制有四:羽仪装饰之仪刀、近身御敌之障刀、宿卫所执之横刀、步兵主战之陌刀。功夫高强的武者刀刀狂猛,劈砍绝佳。“剑圣”的刀法更是超凡!

一代“剑圣”,竟然提着把刀去砍人,听来有些好笑,仔细想来,却也无奈,谁让那细薄易折的宝剑在千军万马中实在无用呢!

(五)

话说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幽州大都督孙佺北征奚人,一场对历史几乎没啥影响却极具传奇色彩的激战拉开了序幕……

那奚人本名“库莫奚族”,乃北方少数民族,属鲜卑宇文部一支,居于蒙古草原,擅长骑射,行动迅捷,来无影去无踪。孙铨头脑一时浆糊,陷入奚人包围!就在唐军惊慌失措的危急时刻,一人飞马而出,立于包围圈的中心位置,大有挑衅之势。

原来这位老兄便是随孙佺出征的裴旻将军,此时的他未带弓箭,更未带宝剑,掌中依仗的乃是一把寒霜凛冽的横刀,也称“唐大刀”,神情自若,傲立风中。

大唐横刀,乃直形长刀,背厚刃窄,双手握之,可步骑两用。这家伙虽然号称“大刀”,但和那种身材宽广壮阔的弧月型大刀(比如传说中关二爷手里的青龙偃月刀)极不相同,其身材和宝剑差不多,也属于细窄苗条形,远看还真以为是剑呢,当然,肯定比宝剑刚猛厚重。裴旻拿着它的感觉,和拿七星剑的感觉一样——得心应手,傲气凛然。

刀和剑比起来,显得不那么典雅高贵,不那么倜傥飘逸,耍刀者似乎总不如练剑者帅,但是在顶级高手的掌中,刀也可以使得相当漂亮甚至迷人!不信请看裴旻的表现!

横刀在手的裴旻表现淡然,奚人顿感受辱,恼羞成怒,他们发挥特长,纷纷张弓搭箭,准备将这位找死的唐人射成刺猬!

不过令这帮蛮族猛士打死也想不到的是,裴旻竟然于马上将唐刀舞如转轮,呼呼作风,刀光炫目,似乎将人马周围形成一道无形护盾,奚人乱箭飞来,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如流星雨,似飞蝗群,然而当它们兴奋地碰到裴旻的刀光之上时,却集体悲剧——纷纷迎刃而断!

这一幕好似武侠影视中的特技镜头,令人看得触目惊心。自古以来,多少猛将死于敌军的乱箭之下,可这裴旻在纷乱箭雨之下不但毫发未伤,还将乱箭全部击毁,简直仿若神仙之举。看来他不但是“剑圣“,还是个“刀神“,而其掌中唐刀的锋锐程度,也令人膜拜!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学生阿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第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