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另外一件事情也发生在赵匡胤驻守滁州期间。

有一天,城内守军向赵匡胤报告,他们在城内捕捉到一百多号盗贼,据说是偷窃军粮的时候被发现的,按照当时的律法,这些胆敢偷窃军粮的盗贼应该统统斩首。

对于这件事情,赵匡胤也没有详细讯问,既然法律有规定,证据又清楚,又被抓了个现行,那就依法执行吧,省得以后他们贼心不改。

于是,赵匡胤便批准了把这批盗贼全部处死。

眼看这帮盗贼就要人头落地的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替他们说话了,这个人对赵匡胤说:“我怀疑这些所谓的盗贼中可能会有无辜的百姓,您可不能这样草率的处死,还是请您亲自一一加以审讯,弄清楚事实真相之后再做处置。”

说这句话的人时任滁州军事判官,也就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员,并不归赵匡胤这个禁军将领管辖。

当然,赵匡胤更用不着听他的指挥,他完全可以不予理会这个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决定,以盗贼的名义把这些人全部咔嚓掉,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

但是,赵匡胤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将领,一听这个人的话,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决定确实过于草率了,于是谦虚的接受了意见建议,亲自讯问这些犯罪嫌疑人。

这一查不要紧,赵匡胤这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盗贼中,果然有很多都是无辜的百姓,他们虽犯有偷盗军粮的罪责,却只是迫于饥饿难耐,不得已而为之,罪不至死。

就这样,经过一番仔细的审讯盘查,量刑定罪,不少人免于死刑,捡回了一条性命。

五代十国时期武将跋扈,暴力当道,诸如杀害俘虏、无辜百姓之类的罪行多如牛毛,甚至成了某些野蛮将领的特殊嗜好,按照律例诛杀区区一百多名盗贼更是不值一提,即便是对待那些证据不足,另有隐情的嫌疑犯也无所谓,因为这种合法的杀人甚至就算不上杀人,应该叫做严格执法,依法除盗,为民除害。

当你手握其他人生杀予夺大权的时候,给人一条生路比让人去死更能显示你的强大。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对权力的克制,对百姓的爱惜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就这一点而言,别说是那些滥杀无辜的将领,就算是英明神武的柴荣也要自叹不如,因为柴荣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盛怒之下容易杀人。

顺便说一下,刚才那位担任滁州军事判官的人也因此受到了赵匡胤的尊重和赏识,不久之后两人就将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而在几年后的将来,这个人更是成了赵匡胤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参谋助手,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在后来的历史中也始终被人相提并论,这个人的名字叫赵普。

赵匡胤率军连战连捷,在横扫南唐军队的同时,其他几支进攻南唐的后周部队也纷纷告捷。

一方面,柴荣在探知南唐西都扬州兵力空虚之后,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率领两万步骑兵挥师向东,奇兵突袭,一举攻克了扬州。

几天之后,韩令坤又挟攻取扬州之威,一鼓作气,攻克了泰州,乘胜继续扩大战果。

另一方面,配合后周进攻南唐的郎州节度使王逵、吴越国国主钱俶也从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出兵,准备向武昌、常州、宣州发动进攻,给南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威胁。

从战场形势来看,南唐已经陷入了三面受敌的困境,这其中西南和东南两面的威胁还不算什么,王逵和钱俶的进攻无非是想向柴荣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和服从,能趁机捞一些油水当然更好,但大家都不傻,他们绝对不会倾尽全力,而是有所保留。

对南唐来讲,真正的威胁还是江北,寿州被团团包围,朝不保夕自不必说,就是自己恃为天险的长江防线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滁州和扬州的先后失陷让李璟寝食难安。

滁州和扬州分别位于今天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南端,同在长江北岸,他们的位置在地图上连起来看,就好像是一头牛的两只犄角,而这对犄角所对的方向正是南唐的国都——金陵,之间的间隔不过是一条长江而已。

以当时后周的战略目标和水军实力来看,搞个百万雄师过大江,实施渡江作战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自己的国都整天处在敌人犄角的监控之下,随时都有可能过来狠狠地顶撞自己一把,这种担惊受怕的感觉甚至比兵临城下更让人难受。

为了缓解这种几乎令人崩溃的压力,李璟决定向柴荣求和。

李璟开出的筹码是割让寿、濠、泗、楚、光、海这六州,并且自降身价,甘做后周的藩属之国,同时赔偿后周军费黄金千两,白银二十万两,每年向后周进贡价值百万的财物。

从这些丰厚的条件来看,为了和平解决两国争端,李璟还是拿出了十分诚意的,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又要称臣又要纳贡,真是下足了血本。

相对如此优厚的条件,李璟提出的要求就实在是有些过于磕碜和可怜了,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希望后周军能够撤出淮南地区。

李璟本以为做出如此重大的让步,柴荣应该抵抗不了这种诱惑,会见好就收,但他实在是低估了柴荣的远见和胃口。

因为自从决定南征的那一天起,柴荣的目标就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整个淮南,什么割地、赔款、称臣、纳贡等等的一切,都是浮云罢了。

至于李璟提出的割让六州之地,更是十分可笑,现在整个淮南地区大半都已经进入柴荣之手,而且后周军各部捷报频传,拿下整个淮南只是时间问题。

柴荣对李璟开出的筹码很不满意,所以他一口便回绝了南唐的求和邀请,并且在回复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交出淮南十四州,否则一切免谈。

听到这个消息,李璟愤怒了,虽然他一心求和,但好歹也是一国之主,血性汉子。

好了,既然大家谈不拢,那就继续打吧!

宋辽金夏———刀笔间的抗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3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潇晓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辽金夏———刀笔间的抗争第3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