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其实这些参加起义军的流民们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其它高尚的理由,到真正打仗的时候,实际上也没那么多人,因为流民们都是带着家属参军的。有兵器的就去打,没兵器的家属们就拿根棍在后面加油、助威。

场面上来说还是很凄惨的,而且无论怎么打,起义军总要比官军死的多。

眼瞅着原来跟自己一起出来逃难、要饭的人接连毙命,流民们也害怕了起来,出来混口饭吃,把命搭进入就太不值当了,于是他们才发扬了悠久的传统精神,打不过就跑!

实在跑不动了就放下武器,咱还是良民。

起义军瞬间溃散,王仙芝和黄巢也率残部四下逃窜,他们第一次尝试到了兵败的后果,不过这还远远不够,这已经是最轻的了。

此时,黄巢的心境该有多复杂,他和流民们不一样,即使放下武器,也做不回良民了,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不会有退路。

只有一路向前!

目的只有一个:活下去。

本来起义军已经溃散,按照正常的流程,就应该是大力清缴余孽了,王仙芝、黄巢都可能难逃一劫,但宋威却在这个时候干了一件最不该干的事,冒功!

在没有确认王仙芝已死的情况下,宋威居然上奏朝廷说:“王仙芝死了。”

既然王仙芝已经死了,用黑话说就是起义军的“总瓢把子”玩完了,朝廷也就用不了那么多人,便遣散了诸兵。

朝廷绝对应该“感谢”宋威,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这次冒功,这场日后长达九年浩劫,或许已经就此结束。

可惜,既成事实,也无可奈何,王仙芝和黄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便迅速西进转战河南,并攻占了阳翟、郏城等小县城,捞了不少好处。

此时唐王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唐僖宗李儇,唐王朝灭亡的“功劳”很大一部分要记在他的头上。他是个生于深宫,长在宦官之手的主,完全只知道游乐嬉戏。

据说这哥们喜好骑马射箭,舞剑弄槊,还喜爱阴阳算学,对音律、掷色子赌博也十分沉迷;经常玩蹴鞠、斗鸡,与诸王们赌鹅,一只鹅赌五十缗钱。

除了上述爱好之外之外,僖宗还有一个酷爱的运动项目—击马球。

自秦始皇开创皇帝以来,什么样的皇帝都有,好色的,贪财的,崇佛信道追求长生不老的都有,而僖宗比较特别,他是一个马球运动员。

身为一名优秀的马球运动员,僖宗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他曾经对伎优石野猪说过:“朕如果参加击球进士的考试,必定考得状元。”

僖宗没有夸夸其谈,他的马球技术可谓之高超。要换在今天,这位仁兄不干皇帝,起码也得是个国家级运动员。可偏偏他就是一个皇帝。大唐有着许多马球运动员,可皇帝却只有一个。

不过,客观的说,当时的僖宗刚刚即位三年,年仅十六岁,还是个孩子,朝廷的重大决策都由一个叫大宦官田令孜来拍板。

田令孜,唐末职业太监。本姓陈,字仲则,四川人。唐懿宗时,也就是僖宗父亲的那个年代,当时还不是公公的田令孜随养父(姓田)入内侍省开启了自己的太监生涯。

史籍记载,田公公识字有谋,当僖宗还是普王时便开始压宝,日则行影不离,夜则鼻息相闻,曲意奉承,不离左右。

懿宗驾崩前,田公公已然做到了小马坊使,跻身于权宦行列。僖宗即位后,由于田公公等于是看着僖宗长大的。僖宗对他也十分的尊重,便称呼他为“阿父”,并提拔其为枢密使,政事一以委之。

对于田公公来说,王仙芝的“死而复生”,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预感。果然,现实没有让他失望,不久之后,汝州失陷。

官军的弟兄们刚回安乐窝,吃着肉,喝着庆功酒,就又要去干苦差事,无不痛骂宋威:“他娘的!有这么耍人的么?”

朝廷上下也是一片哗然,因为汝州陷落,东都洛阳可就在王仙芝的眼皮底下了,这玩笑开的有些大了。

但钉子就在眼皮底下,田公公还是得想招,于是他决定采取软硬兼施的措施,一面下令赦免王仙芝等人,一面又频频调动各地官军镇压起义军。

『盐贩子的“革命”之路(二)』

王仙芝大王可不笨,甚至比孙悟空大王还精,猴子第一次被招安,不也就是个弼马温嘛,王仙芝知道现在自己手中的筹码太少,闹的越厉害,自己将来得到的就更多。

不过,闹归闹王仙芝可没有去取洛阳,因为他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连沂州都打不下来,打洛阳就是找死。但王仙芝也并不满足于游走于小县城之间,所以他决定率众攻打郑州。

郑州和富的流油的东都洛阳比起来,肯定差的肯定不是一点半点,但好歹它也算是个大中型城市,捞一大比票子,还是可以的,但事实还是让王仙芝大王失望了,他又吃了一个大败仗。

仗打败了,王仙芝相对来说也老实了,只好又南下转战湖北,并连克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泌阳)、郢州(今湖北钟祥)、复州(今湖北天门)。

这年年底,王仙芝决定玩把大的,东向进军,威胁遍地是钱,满城皆是美女的扬州。唐军的弟兄们早都已经领教过了王仙芝的厉害,都没敢玩硬的,起义军一到,官军的第一选择便是逃跑。所以各地州官听说起义军杀到,大多闻风丧胆,望其披靡。

大城市搞不定,小城小县对于王仙芝还是轻而易举的。而且由于起义军采取的是流动战术,没有明确意图,没有明确目标,朝廷大军就像是水中捉鳅一样。更为可怕的是哪里有流民,哪里就有义军,就像炸了锅一样,到处都是。

王仙芝一路顺风顺水直逼扬州,但像扬州这样的重镇自然是有重兵把手的,朝廷又集结了各路军马,正等着王仙芝打来,等到花都谢了,就是不见人影。因为王仙芝出去转了一圈之后,又进入了湖北,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

当王仙芝准备攻打蕲州的时候,因为蕲州刺史裴渥是当时宰相王铎的门生,而王铎的弟弟王镣又被王仙芝给俘虏了,所以身为俘虏的王镣便劝王仙芝:“将军虽然神武英明,但朝廷已立国近三百年,岂能说亡便亡?裴渥是家兄的门生,我愿意致书给裴渥,让他开门迎入大军,然后再请吾兄奏闻朝廷,封将军大官,将军意下如何?”

到了这个时候,王仙芝觉得自己有资格和朝廷讲讲条件了,便也想就此收手,捞个肥差,不比这样四处流荡来的强,万一哪天一败涂地了,那可是会送命的。

王镣写信把情况告诉裴渥,裴渥当然也不想白白被起义军给弄死,十分高兴的就答应了。裴渥开门请进王仙芝,然后上表请朝廷招安王仙芝,王镣也写家信让老哥王铎从中撮合,毕竟自己的性命还在王仙芝手中。

宋辽金夏———刀笔间的抗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潇晓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宋辽金夏———刀笔间的抗争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