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扭断人的鼻眼啊!”
一百六十九、真宗之死(2)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在延庆殿驾崩,终年五十五岁。
虚岁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在灵前继位,宋真宗遗诏,尊刘皇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大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百官在延庆殿东走廊拜谒宋仁宗。宋仁宗派遣内地承制、閤门祗候薛贻廓出使辽国告哀,京城内外增加驻军,取消各种工程建设。当初,朝廷重臣们一起听皇太后宣布宋真宗的遗命,退下后,即在大殿搭建的庐舍起草遗诏,内容为军国大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丁谓想去掉“权”字,王曾说道:“闺房决定国家大事,这本来就已经是国家的不幸了,称一个权字,多少还能垂范于后人,况且言犹在耳,岂能更改?”丁谓这才作罢。王曾又说:“尊礼杨淑妃太突然了,来日再议,不必写在遗诏之中。”丁谓一脸不悦,说道:“参政是想擅自更改遗诏吗?”王曾又开口分辨,而同僚们无一人支持王曾,王曾最终也不得不妥协了。
十九、柏乡大战
当王镕的使者来到晋阳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使者也赶到了,他们打算一起推举晋王李存勖为盟主,合兵一处,进攻后梁。
晋王李存勖召集将佐们商议,众人纷纷说道:“王镕长期依附于朱温,每年都向后梁送去大量财物,双方又结为儿女亲家,交情甚深,这肯定有诈,还是静观其变的好。”李存勖听了,不以为然,反驳道:“他王镕也是为了自身利益才这么做的。王氏一门在唐朝时也是时而称臣,时而叛唐,岂肯始终当后梁的臣子?朱温之女与同样嫁给他们王家的唐寿安公主相比,又能尊贵到哪里呢?如今,他死到临头,还顾什么亲家不亲家呢!我们如果狐疑不定,不去相救,正中了朱温的奸计。我们应当速速发兵,两军合力,一定能击破后梁!”遂派遣周德威领兵从井陉关(今河北省井陉县西)东进,进驻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燕王刘守光的态度就与李存勖截然相反了。王镕的使者来到幽州时,刘守光正在打猎,幕僚孙鹤飞马赶到打猎场向刘守光禀报,并称:“赵人前来救援,这是上天要成就大王的功业啊!”刘守光问道:“有什么理由?”孙鹤回答:“我们过去经常头痛王镕与朱温勾结成一体,而朱温早就想吞并河朔了,如今他们双方相互成为仇敌,大王如果与其齐心协力击败朱温,那么,王镕和王处直均会臣服我们了。大王如果不早早出兵,恐怕晋王会先我一步了。”刘守光却说:“王镕屡屡说话不算话,如今,让他与后梁斗个两败俱伤,我正可以渔翁得利,又为什么要救他呢!”王镕的使者纷至沓来,刘守光始终不肯答应。从此,镇州王镕、定州王处直又重新使用唐朝天祐年号,不再称后梁年号,王镕取消了武顺军建制,恢复成德军称号。
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十二月三日,朱温听说赵王王镕已经投靠了晋王李存勖,晋军已经进驻赵州(今河北省赵县),遂命令王景仁等人领兵进攻。四日,王景仁等人率部从河阳北渡黄河,与魏博罗周翰的军队会师,联军共计四万人,进驻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和洺州(今河北省永年县)。二十一日,后梁军队继续北进,进驻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
得知后梁大举北犯,赵王王镕再次向晋王李存勖告急,李存勖遂命令蕃汉副总管李存审留守晋阳,亲自率领大军从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东进,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派遣五千人马随晋王一起出征。十二月二十五日,晋王李存勖领兵进抵赵州,与先期进驻此地的周德威之军会师,并抓获了二百名出来砍柴的后梁士兵,得知梁军有精兵七万。晋王李存勖问道:“你们刚从洛阳出发时,朱温有什么命令?”士兵们回答:“梁主叮嘱领兵大将说:‘镇州反复无常,终归会成为子孙的大患。如今,我把精兵都交给你,就算镇州是铁打的城池,你也一定要给我拿下!’”晋王李存勖下令将这些士兵们送给赵王王镕。
十二月二十六日,晋王李存勖领兵从赵州南下,距离柏乡三十里,派遣周德威等将率领胡人骑兵前往后梁大营挑战,后梁军队不敢出战。次日,晋王领兵再次向南推进,距离柏乡仅五里,在野河以北安营扎寨,又派遣胡人骑兵逼近后梁大营飞马射箭,并大骂后梁人。后梁军队不堪其辱,梁将韩勍等人率领三万步骑,分三路北上追击,梁军铠甲上缠绕华美的丝绸,镶嵌着金银饰品,光彩耀眼,晋军远远望去,很是沮丧。周德威对李存璋说道:“梁军目的不是要与我们作战,只不过是想炫耀而已。如果不挫挫他们的锐气,我军士气不振。”遂拍马在阵前对大家说道:“他们就是汴州的天武军,士兵们都出身于贪图小利的小商小贩而已,铠甲虽然华丽,但十个人也敌不过你们一人!你们抓获他们一人,就足以致富,这可是上天给你们的一笔横财啊,机不可失!”遂亲自率领一千余名精锐骑兵向后梁的两翼发起进攻,左冲右突,出入敌阵四五次,所向无敌,生擒后梁一百余人,边打边撤,一直退到野河岸边,梁军见晋军退去,也撤回了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