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十六、迁都洛阳(2)

刘领兵来到潼关以东,抓获了刘知俊埋伏的蔺如诲等三十名士卒,将其释放后,令他们做向导。

刘知浣等人离开洛阳西逃后,途中迷路,耽误了行程,这时也才来到潼关,刘知俊把守潼关的守军让他们进入关城,不一会儿,蔺如诲等人也到了城下,守军不知他们已经投降了梁军,也让他们入了城。刘领兵趁城门打开之际,突入城内,又追上刘知浣,将其生擒。六月十九日,朱温率领大军进抵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此时,刚刚被梁军占领的丹州也发生了兵变。丹州马军都头王行思等人发动兵变,后梁丹州刺史宋知海逃回后梁朝廷。

朱温仍然想挽回刘知俊,他再次派遣刘知俊的侄儿刘嗣业携带诏书前往同州劝说刘知俊。刘知俊被朱温之言说动,打算单人匹马赶赴陕州向朱温请罪,其弟刘知偃把他拦挡下来。杨师厚等军进抵华州,奉命驻守华州的刘知俊部将聂赏开城投降。刘知俊听说潼关失守、后梁军队神速入关的消息,顿时六神无主,决定弃城西逃。六月二十一日夜,他率领全族离开同州,逃往凤翔。杨师厚领兵来到长安,此时,李茂贞的军队已经进入长安,杨师厚派出一支奇兵沿着南山一路西进,绕到长安西郊,出其不意,从长安西门突入城内,遂攻克了长安。二十六日,朱温任命刘暂时代理佑国军留后。刘知俊逃到凤翔后,李茂贞对其十分礼遇,任命其为中书令,但由于李茂贞的统治区实在太小,无法给他安排一个节度使的职位,只能给其发给丰厚的俸禄而已。

收复长安之后,后梁军队相继又收复了同州,并于七月重新占领了丹州,活捉了王行思。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刺史李稠驱赶军民逃往凤翔,被当地军民追上斩杀,推举都押牙李玟主持州务。七月七日,朱温将佑国军改为永平军。河东军队骚扰晋州,试图缓解刘知俊的压力,但听说后梁军队进展迅速,他们劫掠至尧祠(今山西省临汾市南),而后北撤。七月十日,朱温见关中已经平定,遂从陕州出发返回洛阳。十二日,朱温抵达洛阳,就生病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当初朱温征召杨师厚入朝,是想令其统帅众将去进攻潞州的,而让兖海留后王班接替杨师厚,担任山南东道留后,镇守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杨师厚在临行前,屡屡告诫王班牙兵(侍卫亲兵)王求等人十分凶悍,要格外小心。王班自恃身边的卫士都很勇猛,根本没把杨师厚的话放在心上,经常当众羞辱王求等人。七月十三日,王班下令将王求发配到战区的西部戍守,当晚,王求等人就发动了叛乱,杀死了王班,推举都指挥使刘玘担任留后。刘玘假装从命,次日,与指挥使王延顺一起逃离襄州,逃回洛阳。乱兵们推举平淮指挥使李洪担任留后,并向前蜀王建称臣。不久,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刺史杨虔也背叛后梁,投靠了前蜀。

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八月二十一日,病了一个多月的朱温终于稍稍好转起来,开始出席早朝,处理政务。任命侍卫诸军都指挥使康怀贞为镇国军(即陕州)节度使兼西路行营副招讨使。二十八日,均州(今湖北省十堰市东)刺史张敬方上奏称已经攻克了房州。同月,岐王李茂贞打算派遣刘知俊领兵收复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把灵州让给刘知俊,又夺取牧马之地,同时,他还请求晋王李存勖进攻晋州、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配合其在西部的作战。晋王李存勖率军南下,先派遣周德威等将从阴地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出击,朝晋州发起进攻,后梁晋州刺史边继威全力固守。晋军开挖地道,晋州城墙坍塌二十余步,城内守军浴血奋战才将晋军击退,并在一夜之间将缺口堵住。朱温下诏命令杨师厚率军救援晋州,周德威派骑兵扼守蒙坑(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北)险要,杨师厚将晋军击败,一直推进到晋州城下,晋军撤围退去。

与此同时,襄州的李洪领兵南下,进攻荆南。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昌派遣部将倪可福率军将其击败。朱温下诏命令马步都指挥使陈晖率军,会同荆南军队一起讨伐李洪。陈晖领兵来到襄州后,李洪迎战,结果大败,王求战死。九月五日,后梁军队攻克襄州,斩杀叛军一千余人,逮捕李洪、杨虔等人,送至洛阳斩首示众。襄州之乱得以平定。

九月十五日,朱温下诏调任原保义(即镇国、陕州)节度使王檀担任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十九日,朱温免去侍中韩建兼任的太保一职,免去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杨涉同平章事一职,留任尚书左仆射。任命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翰林学士承旨、工部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赵光逢,字延吉。其父赵隐,在唐朝任尚书右仆射。赵光逢自幼酷爱读书,品行端正,被人视为“玉界尺”,他与弟弟赵光裔均以文学德行知名于世。唐末,赵光逢即官居尚书左丞、翰林承旨、御史中丞、礼部侍郎、知贡举等职。杜晓,字明远,京兆杜陵人。祖父杜审权、父亲杜让能在唐朝均官居宰相。唐末,杜晓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朱温篡唐后,拜为中书舍人,后调任工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承旨。《北梦琐言》称:杜晓“貌如削玉,有制诰之才。”

十一月二日,朱温向天神道谢,六日,宣布大赦。邺王、天雄(治所魏州)节度使罗绍威得了中风病,瘫痪在床,上表称:“魏博是过去的大镇,四境强敌环绕,希望陛下派来重臣镇守,臣恳请退休在家。”朱温看后,深受感动。七日,朱温任命罗绍威之子罗周翰担任天雄节度副使,知府事,他对使者说道:“赶快回去告诉你家主子:为我多多吃饭!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将世世代代让你的子孙享受荣华富贵,以报答你的功劳。如今让你儿子负责军府,还是希望你能早日痊愈。”

面对刘知俊的军队,朔方节度使韩逊派人向朱温告急。朱温下诏命令镇国(治所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节度使康怀贞、感化(治所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节度使寇彦卿领兵进攻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宁州(今甘肃省宁县),以牵制刘知俊北上的军队。寇彦卿,字俊臣,大梁人。父祖都是宣武军的军校,朱温担任宣武节度使后,寇彦卿以将门子弟的身份被朱温挑选在自己身边,担任通赞官,后历任元帅府押牙、洺州刺史。寇彦卿身高八尺,鼻直口方,声若洪钟,擅长骑射,好读史书,又善于揣摩朱温的心思,言行深得朱温欢喜。朱温经常对别人称赞道:“敬翔、刘捍、寇彦卿他们三人,就是上天专门为我而生的。”朱温有一匹名唤“一丈乌”的良马,就曾经赏赐给了寇彦卿。朱温篡唐后,提拔寇彦卿为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

康怀贞、寇彦卿率军一路西去,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接连攻克了宁州、衍州(宁州南六十里处),又乘胜攻克了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南城,庆阳刺史李彦广出城投降。后梁军队的骑兵已进抵泾州(今甘肃省泾阳县)境内,十二月二十八日,刘知俊听说后,赶忙率军解除灵州之围,率军南撤。朱温闻讯,也连忙命令康怀贞等人回撤,并派遣军队前往三原青谷(今陕西省三原县以北)迎接。康怀贞等军撤至三水(今陕西省旬邑县),刘知俊派兵在险要地带设下伏兵,后梁左龙骧军使王彦章拼死苦战,康怀贞等人才得以通过险要地带。康怀贞与裨将李德遇、许从实、王审权等人分道而行,各军之间相互无法救援,也都没有与朱温派来的援军相遇。康怀贞等人行至升平(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刘知俊再次在山口设下伏兵,后梁军队大败,康怀贞本人仅仅逃出一命,李德遇等军全军覆没。岐王李茂贞遂任命刘知俊为彰义节度使,镇守泾州。

王彦章,字贤明(一说子明),郓州寿张县人。王彦章自幼从军,在朱温帐下任职,以骁勇闻名。《五代史补》记载:王彦章应募时,同时有数百人,王彦章要当这些人队长。众人怒道:“王彦章是什么人,突然从草野之中出来,就想居于我们之上,真是太不自量力了!”王彦章指着众人对主将说道:“上天给我胆气,我知道你们比不上,才要当你们的队长。凡是壮士,一开口就谈死,现在还不是死的时候,你们敢赤脚到荆棘、钢针地上走三五趟吗?”一开始大家都认为王彦章是在说笑,谁知他真的就走了起来,众人都大惊失色,无人敢于效仿。朱温听说后,觉得王彦章是神人,赶忙予以破格提拔。史称,王彦章“性忠勇,有膂力,临阵对敌,奋不顾身。”每次临阵,常用两条一百多斤重的铁枪,一条置于马鞍之上,手持另外一条,所向无敌,当时的人们称其为“王铁枪”。王彦章追随朱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统领禁军,历任开封府押牙、左亲从指挥使授左龙骧军使、左监门卫上将军、行营左先锋马军使等职。

已经写到宋真宗晚年了,马上开始写宋仁宗了。

五代十国风云、西晋风云(全本重版)、东晋风云(全本重版),已经下厂印刷,估计需要两周可以印出,需要签名书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数量不多,15837771631;想在网上购买的,在淘宝、当当、京东等搜索“孙峰”,即可找到我所出版的全部书籍。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