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当天,双方均损失三分之二的兵力,也都无力再战了。

晋王回到军营,才听说周德威父子已经战死,他非常悲痛,痛哭流涕,说道:“失去我的良将,这全是我的罪过啊!”任命周德威的另一个儿子、幽州中军兵马使周光辅担任岚州刺史。李嗣源在作战中与李从珂走失,见晋军战败,又找不到晋王身在何处,有人说:“晋王已经渡河北去了!”李嗣源遂脱离战场,踏冰北渡黄河,将要逃往相州。当天,李从珂追随晋王夺取土山,晚上又与众将一起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胡柳坡之战的次日,晋王领兵乘胜进攻濮阳,一举攻克城池。李嗣源得知晋军取胜后,又赶到濮阳来见晋王,晋王很不高兴,说道:“你以为我死了吗?渡河要去哪里!”李嗣源跪下叩头谢罪。晋王因李从珂立下战功,并没有过多追究李嗣源临阵脱逃之罪,只罚了他喝一大杯酒,但从此以后,对李嗣源稍稍疏远了。耶律阿保机的二弟耶律剌葛及其儿子耶律赛保里在贞明三年逃奔幽州,投靠晋王后,晋王对其十分厚待,收为养子,任其为刺史;胡柳坡之战中,耶律剌葛与其妻子一起又投降了后梁。

晋军在占领濮阳之后,又挺进到德胜渡口(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古黄河渡口)。从濮阳再次败退的王彦章的败兵逃回大梁,说:“晋军战胜,就要杀来了!”不久,一些失散的晋军士兵迷失方向,误打误撞到大梁近郊,打听大营所在,大梁城内一片惊恐。惊慌失措的后梁皇帝朱友贞驱赶大梁市民登上城墙守城,又盘算着逃往洛阳避难,直到当天夜里,见事态平静下来才作罢。在胡柳坡参战的梁军败兵,途中逃散,各自逃回家乡,回到大梁城内的不足上千人,经过一个月的招募,才勉强组成一支守城军队。

晋军占领濮阳后,李存审率部在德胜渡口黄河两岸构筑了两座城池。晋王晋升李存审为内外蕃汉马步总管,接替周德威,又派遣李嗣昭前往幽州,权知幽州军府事。不久,晋王又自任卢龙(即幽州)节度使,以中门使李绍宏代替李嗣昭提举幽州军府事。李绍宏是一名宦官,本姓马,晋王赐姓名,命其与知岚州事孟知祥均为中门使。孟知祥又推荐教练使郭崇韬很会办事,晋王遂任命郭崇韬担任中门副使。郭崇韬,字安时,雁门人。郭崇韬原是李克用堂弟李克修的帐下亲信,李克修死后,李克用任命其为典谒,出使凤翔,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被提拔为教练使。郭崇韬智勇双全,机敏果断,深得晋王李存勖的赏识。过去,中门使吴珪、张虔厚相继受到责罚,等李绍宏被派往幽州后,孟知祥害怕自己办事出错,就称病辞职,晋王遂任命孟知祥为河东马步都虞候,从此,郭崇韬独自一人负责晋王的军国机密事务。

四十一、

胡柳坡之战是一场典型的乱战。

后梁政权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从总体实力上来讲,要强于晋王:一是政治上。后梁毕竟是一个帝国,各地要听命于朝廷,这就可以极大地发挥集权优势,调动各地资源用于对外战争,而晋王从名义上来说仅是河东、天雄两地节度使,不可能像君臣一样那样名正言顺;二是经济上。后梁虽然四面环敌,且天雄归降了晋王,还失去了河朔藩镇,但拥有今河南、湖北、山东、陕西一部、安徽一部等地,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况且,全国各地诸如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鏐、闽王王审知等割据势力从名义上臣服于它,而晋王的根据地仅有今山西大部,其北部、西南、东南部还受到后梁、契丹的威胁,同时,河朔的天雄、义成、镇州、幽州也都刚刚归附,且义成和镇州只是晋王的盟友,并非臣子,因此,双方的经济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三是军事上。晋军的军事优势在于拥有人数相对较多、作战经验丰富、精锐的沙陀骑兵,而梁军的优势则在于总体后备兵力较多,就军事实力上来说,双方之间各有优劣。

有鉴于此,梁军要想扬长避短,就要与晋军打持久战、消耗战、阵地战,而晋军则恰恰相反,要打歼灭战、运动战、突袭战、速决战,寄希望于一战破敌,所以,在胡柳坡战役之前,晋王李存勖发挥己方骑兵特长,企图长途奔袭后梁京师,调动梁军主力离开原有营垒,采取运动战、速决战,在运动中歼灭梁军主力,一举打下大梁,这一决策都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在胡柳坡战役具体作战中,晋王产生了轻敌心理,低估了敌人,没有采纳周德威的正确意见,把疲惫的梁军拖到更加疲惫,再发起进攻,结果,在战斗中突发意外情况,导致除了晋王率领的亲兵之外晋军其他各部溃败,一场胜算很大的战争险些全盘皆输,最终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才转败为胜。然而,判断一场战役是胜是负,不仅要从双方伤亡人数上衡量,还要从双方是否实现了己方的战略意图,更要从战役对后继行动的影响来进行综合认定。双方参战人数大约都在五万上下,战后,双方的伤亡人数均为三分之二,从伤亡人数上衡量,双方打成了平手,由于晋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勉强可以说晋军是先败后胜,或者说是一场惨胜;从是否实现了战略意图上,晋军把一场筹备很久,以倾国之力要完成的决战,打成了一场消耗战,战后已无力进攻大梁,没有完成自己的战略意图,梁军虽然战败,但毕竟阻挡住了晋军,从这一点来看,晋军此战是失败的;再从战役以后的影响来看,后梁国力多少强于晋王,在双方消耗相同的情况下,后梁的恢复能力也要强于晋王,这场战役之后,梁军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晋军凌厉的进攻势头,并逐步转入反攻,与晋军在黄河两岸打起了拉锯战,让后梁王朝又得以苟延残喘了数年,从这一点来看,晋军也是得不偿失的。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