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开成二年,三十五岁的杜牧到扬州探望患了眼病的弟弟杜顗,后带着杜顗再次来到宣州,当了崔郾的幕僚。《丽情集》、《阙史》记载,杜牧宣州期间,听说湖州有很多美女,特意前去寻找。湖州刺史与他有些交情,把所有的**都弄来,杜牧一一看过,没一个看上眼的。刺史问怎么办,杜牧提出举办一个龙舟巡游,让当地的百姓们都出来观看,也许能遇上一个如意的女子。刺史大喜,就照着杜牧的话办了,当天果然百姓们倾城出动观看,杜牧苦苦搜寻,但一直没有找到。快日落时,才在人堆之中看到一个女人带着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杜牧顿时两眼发光,说道:“这才是国色啊!”命人把母女二人叫到船上。母亲听后,大吃一惊,杜牧赶忙说道:“我并非现在就娶,以后等她长大再娶。”老婆婆说:“以后你失信了,我可怎么办呢?”杜牧说道:“不出十年,我一定会当这里的刺史。如果十年之内我不来这里,随你把她嫁给谁都成。”遂给那位母亲很多钱定下了这门亲事。开成五年,杜牧入朝担任膳部员外郎,会昌元年调任比部员外郎,次年,外派担任黄州刺史。此后,他又历任池、睦刺史、司勋员外郎、吏部员外郎,他一直对湖州约定念念不忘,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他与曾任宰相的周墀私交很好,在他再三恳请下,时年已四十八岁的他才如愿以偿。上任第一件事,他就找到了那户人家,但此时那位姑娘已经在三年前嫁人了,已生下了两、三个儿子。那位母亲害怕杜牧强行把女儿夺走,只带上最小的外孙前来。杜牧怒气冲冲地责问,那位母亲回答:“过去我们约定的是十年,等了你十年,可是没见你来,三年前才嫁人。”杜牧低头不语,过了很久,才说道:“这话说得也直爽,强行夺取不合适。”又送给她一些财物,放她走了。杜牧大半辈子声色犬马,但其实内心一直向找到心目的女神,可是总算找到了,造化弄人,竟然是一场空。这次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怅诗》“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两年后,杜牧入京拜为中书舍人,不久就去世了。《丽情集》把杜牧初遇该女的时间定为他第一次在宣州当沈传师幕僚时,二次相距七年,考察杜牧担任湖州刺史的时间,应当是他第二次在宣州当崔郸幕僚发生的事,那年,杜牧三十五岁。
话说远了,如今,已经当了一年黄州刺史的杜牧四十一岁。杜牧游离于牛李两党之间,杜牧的祖父杜佑与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同为宰相,有些交情,杜牧的堂兄杜悰之所以能够娶到岐阳公主,也是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从中牵线搭桥的结果,开成二年李德裕接替牛僧孺担任淮南节度使时,还照顾性地将患有眼病的杜牧弟弟杜顗召入幕府,然而,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杜氏兄弟与李党的核心人物李绅矛盾甚深,这源于杜佑与元稹、白居易和李绅之间的宿怨,昔日,元稹曾触怒过杜佑,而李绅却帮助元稹,嘲笑杜佑,李德裕又与元稹、李绅很好,杜氏兄弟自然会在牛李党争中稍稍偏向于牛党。大和六年文宗想起用李德裕时,李宗闵极力反对,杜悰也积极给其出谋划策,杜牧又曾任牛僧孺的幕僚,内心一直对牛僧孺有一种感恩之情,这也是人们把他视为牛党一员的原因之一,然而,现在是李德裕的天下,杜牧要想出人头地,就不得不极力巴结李德裕,而朝廷决心讨伐泽潞就给了杜牧一个机会。杜牧远远不是一个只会写诗作赋的文人,他还博览群书,一直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过去就曾写过《原十六卫》等文章,还曾经给《孙子兵法》作注,因此,当他听说朝廷要讨伐刘稹后,就给李德裕写信,积极建言献策。
杜牧在信中写道:“我曾经亲自询问淮西将领董重质,当年淮西凭借光州、蔡州、申州三州之地对抗天下之兵,仗却一直打了四年之久的原因,董重质认为是因为朝廷的军队兵员太杂,那些来自其他军镇的兵员人数太少,不能自成一军,要加入主要讨伐军中,一旦作战,势力弱小,人心不一,往往失败,所以,战争开始的两年里,淮西军一打就赢,杀死的大多都是这些‘客军’。等两年以后,这种军队减少了,只与陈许、河阳全军搏杀,就算唐州的军队不趁雪夜入蔡州,淮西也坚持不下去了。当时,如果朝廷只命令鄂州、寿州、唐州的军队只守住各自的边境,不用出战,只用陈许和郑滑两路全军,再加上宣州和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弓箭手,扼守淮西四境的咽喉要道,不出一年,淮西就投降了。如党叛乱又与当年淮西不同。淮西背叛朝廷将近五十年,那里的军民只看到背叛朝廷的好处,已经,自以为天下之兵也打不他们,上下盘根错节,打起来确实很难。上党就不是这样。自从安史之乱以来,上党就没有依附叛党;建中之后,往往参加平叛,立下战功,因此李抱真能够击败田悦、朱滔,以孤寒穷苦之军打败河朔强悍之众,由此看来,该军赤胆忠心,习惯于忠于朝廷。刘悟去世后,刘从谏想继任,响应的只有其父从郓州带来的两千中军罢了。当时正值宝历年间,朝廷多事,才答应了他的要求。如今才刚刚过去二十多年,风俗还未彻底改变,过去的老人们还健在,就算刘稹想胁迫大家,众人也一定不会替他出死力的。现在,成德、魏博虽然也表示效忠朝廷,但他们也不过是包围一座城池,进攻一座堡垒,牵制一下昭义的一部分老弱之兵而已。如果朝廷命令河阳一万人修筑堡垒,封锁住天井关(今山西省晋城市南),深沟高垒,不与其正面作战,只以忠武、武宁两支军队,再加上青州五千精兵,宣州、润州两千弓箭手,径直直扑上党,不出数月,一定能够平定叛乱。”
史称,李德裕在部署讨伐刘稹之战中采纳了杜牧的建议。虽然李德裕厌恶白居易,但对杜牧的才华还是肯定的,不过,此后杜牧并没有受到重用,这也许与李绅从中阻挠有关。另外,杜牧张扬多言、嗜酒好色的个性也与李德裕格格不入,《旧唐书,李德裕传》称李德裕“不喜饮酒,后房无声色之娱”,他的前妻徐盼早逝,后纳婢女刘氏为妾,虽然李德裕与刘氏二人相守四十一年,感情深厚,但他坚守儒家传统,终生未将刘氏立为正室。显然,纵情声色的杜牧不会入李德裕的法眼。再者,杜牧毕竟与牛党关系复杂,也让李德裕对其不甚放心。牛僧孺在淮南节度使任上干了六年,到开成二年五月调任东都留守,史称,开成年间“搢绅道丧,阍寺弄权,僧孺嫌处重籓,求归散地”,在洛阳期间,牛僧孺“筑第于归仁里…馆宇清华,竹木幽邃。常与诗人白居易吟咏其间,无复进取之怀。”开成三年九月,入朝拜为尚书左仆射,只是个虚名,次年八月又被拜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武宗即位后,李德裕拜相,他始终没有忘记政敌牛僧孺,会昌二年,“罢僧孺兵权”,征召为太子少保,等于令其退休了。《旧唐书,牛僧孺传》称:“僧孺少与李宗闵同门生,尤为德裕所恶。会昌中,宗闵弃斥,不为生还。僧孺数为德裕掎摭,欲加之罪,但以僧孺贞方有素,人望式瞻,无以伺其隙。德裕南迁,所著《穷愁志》,引里俗犊子之谶以斥僧孺。又目为“太牢公”,其相憎恨如此。”会昌三年五月,李德裕对武宗称,时任太子宾客、分司李宗闵与刘从谏私下有来往,不宜让其留在东都,十日,武宗下诏将李宗闵贬为湖州刺史。李德裕与牛僧孺和李宗闵积怨很深,更不会提携与二人眉来眼去的杜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