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的《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类,每类各以十二句形象化的韵语来形容比喻其风格的面貌,比如,自然,他写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夺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他的《二十四诗品》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特点,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很大贡献,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完稿于2017年12月19日夜。

细说隋唐写于2014年3月15日,历经近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完成,全书260万字。

六百二十一、讨平泽潞(1)

回到国内。

武宗在位六年,大体而言,主要办了三件大事,一件是抵御回鹘,第二件是讨平泽潞,第三件就是会昌灭佛。这三件事的时间分野也非常清晰:从会昌元年到三年,武宗和朝廷群臣主要是在处理回鹘问题,会昌四年和五年则是在平定泽潞叛乱,会昌六年开展灭佛运动。

据《唐将相大臣年表》,这六年里,唐朝朝廷重臣分别是:会昌元年,宰相:崔郸(十一月出为西川节度使)、崔珙、李德裕、陈夷行(三月命),盐铁使崔珙,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二年,宰相:李德裕(一月晋升司空兼同平章事)、崔珙(一月加尚书右仆射)、陈夷行(一月加尚书左仆射、六月贬为太子太保)、李绅(二月任命)、李让夷(七月任命),盐铁使崔珙,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三年,宰相:李德裕(六月晋升为司徒,仍兼任同平章事)、崔珙(二月贬为尚书右仆射)、李绅(五月加尚书右仆射)、李让夷、崔铉(五月任命),盐铁使崔珙,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晋升为观军容使兼领左右神策军,六月死,马元贽继任)、鱼弘志;四年,李德裕(八月晋升为守太尉,仍兼同平章事)、李绅(闰七月出为淮南节度使)、李让夷、崔铉、杜悰(闰七月由淮南节度使任命),度支盐铁转运使杜悰(以宰相兼管二使)、度支使卢商(兵部侍郎判度支)、盐铁使崔铉、左右神策军中尉马元贽、鱼弘志;五年,太尉李德裕、宰相李让夷、崔铉(五月贬为户部尚书)、杜悰(五月贬为尚书右仆射)、李回(五月任命)、郑肃(七月任命),盐铁转运使薛元赏、度支使卢商(出为东川节度使),左右神策军中尉马元贽、鱼弘志;到六年三月武宗去世,光王李怡继位,朝中又发生了重大变化,暂且不说。

李德裕个性张扬,嫉恶如仇,以天下为己任,而崔郸则老成持重,明哲保身,不愿卷入中枢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过去就曾请求辞去翰林学士,李德裕拜相后,二人仅仅共事一年左右,崔郸就请求辞去宰相一职。《崔郸墓志》记载:“时李宰相德裕方固权稔奸,惮公之正,且嫉其恩隆。公以明哲之道,坚词乞免,三进方遂,乃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人皆惜其去而执柄者益横。”由此可见以下几点:一是崔郸与李德裕的关系并不亲密。如果二人性格、政见一致的话,他也不会很快就辞去相位的;二是崔郸辞职,主要是个人避祸,不愿介入牛李党争,免得像杨嗣复、李珏那样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三是在崔郸辞职一事上,李德裕并未介入。《崔郸墓志》暗示崔郸辞职是李德裕的排挤,而《旧唐书,崔郸传》称李德裕与崔郸私交很好。《崔郸墓志》出于宣宗朝牛党领军人物令狐绹之手,肯定会往李德裕身上泼脏水,即便如此,该墓志也没有明确说李德裕在武宗面前进了什么谗言,崔郸才辞职的。

崔郸在任时,就发生了回鹘残余部众来到唐朝边境之事,当时,朝廷在这一事件的处置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包括崔郸在内的宰相们一致认为应当采纳天德军使田牟等人的意见,发兵进攻,唯独首相李德裕持反对意见,反对主动寻衅,以天德孤军打击回鹘人。最终武宗力排众议,采纳了李德裕的意见,对回鹘人采取安抚与防备并重的策略,一方面先满足回鹘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暗中调集各路兵马,以防不测。在这场争论中,尤其是陈夷行反复与李德裕争执,二人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此后,陈夷行总与武宗争执,言辞不留情面,弄的武宗很不高兴,在崔郸外调半年后,到会昌二年六月,武宗又将陈夷行罢相,改任尚书左仆射,后为守吏部尚书。会昌三年,随着回鹘事件的平息和泽潞刘稹叛乱的发生,武宗又任命其为检校司空、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负责讨伐刘稹。会昌四年,陈夷行病故。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