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裴度被贬出京师后,朝廷中只剩下翰林学士李绅与李逢吉一党相抗衡了。每次穆宗征求李绅的意见时,李绅总会对李逢吉和王守澄等人予以抨击,李逢吉和王守澄拟定的人事任命等公文,送到内廷之后,李绅也常常予以驳斥,这让李逢吉十分难受,但因穆宗一直对李绅非常宠信,李逢吉也是无可奈何。牛僧孺辅政后,就与李逢吉一起商议如何才能搞定李绅,他们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当时,御史中丞的位置空缺,他们知道李绅脾气很直,极易被小事拖累,而吏部侍郎韩愈同样非常倔强,就先于六月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听说韩愈当上了京兆尹,禁卫六军将士们都相互说道:“此人尚且敢于烧掉佛骨,我们岂敢再犯法?”接着,李逢吉又在穆宗面前称李绅清正,应该担任御史之官,穆宗觉得御史中丞也是属于宰相之外的“次对官”,就没有疑心,答应了。根据规定,新任京兆尹是必须要到御史台参见的,李逢吉和牛僧孺二人为了促使李绅和韩愈发生矛盾,特意让韩愈兼任御史大夫,并特意下诏不让韩愈去御史台参见。果然,两个倔强的人碰到了一起,不知不觉进了李逢吉的圈套,为韩愈应否到御史台参见以及其他公务,韩愈和李绅二人公文一来一往,发生言语冲突。很快的,李逢吉就上奏称,御史台和京兆府闹不团结,十月五日,穆宗下诏任命韩愈为兵部侍郎,以李绅为江西观察使。八日,穆宗又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元颖为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

穆宗素来宠爱李绅,以为李绅乐于在外任职,遂命中使携带礼物到李绅家中慰问,谁知李绅哭着反映,自己是受到李逢吉的中伤了,中了李逢吉的圈套。韩愈、李绅入宫谢恩,穆宗就令二人各自说说事情的原委,李绅就把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穆宗这才恍然大悟。十月十一日,穆宗又恢复了韩愈吏部侍郎的旧职,改任李绅为户部侍郎。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一月一日,穆宗第一次举行含元殿的元旦朝会,也是他最后一次。到了二十日,穆宗突然旧病复发,二十二日,进入弥留之际,穆宗下令太子李湛监国。穆宗的疾病同样是个谜团。史书说,长庆二年年底,穆宗在与宦官们打球时,一名宦官从马上摔下,穆宗因此受到惊吓,以致于中风,不能下地。从马背上摔下一个人,竟然能把穆宗吓出病来,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穆宗中风之后,身体时好时坏,但一直没有痊愈。当初穆宗诛杀柳泌之后,一时间皇帝身边再无术士之类的人了,但过了不多久,这些人又被穆宗身边的亲信引进宫中,穆宗也开始服食他们配置的金石之药。一位张皋的百姓上书认为:“神清气爽则气血平和,欲望太多疾病就会发作。药物的作用是为了治病,没病就不可以吃药。昔日,药王孙思邈说过:‘药物的作用都是有所侧重的,会让人内脏之气不平衡,即便生病时服食药物,也需非常慎重。’一般老百姓尚且如此,何况贵为天子呢!先帝相信方士们的假话,吃了他们的药才得病的,这是陛下亲眼所见,如今陛下自己岂能再重蹈覆辙呢?现在,朝野之人议论纷纷,但都唯恐得罪了陛下,才无人敢于进言。臣生于荒山野林之间,与麋鹿为伴,心无所求,只是多少知道一些忠义的道理,以求能有一点微小的贡献。”穆宗深以为然,命人去寻访张皋,但却无人知道他的下落。

当穆宗进入弥留之际时,宦官们想请郭太后临朝称制。郭太后说道:“昔日,武后称制,几乎倾覆了江山社稷,我郭家世代忠良,不是武氏那种人可以比拟的。太子虽然年少,只用身边有贤能的宰相辅佐,你们这帮人不要再干预朝政,有什么理由害怕国家不安呢?自古以来,哪有能把国家治理得如唐虞之世的女人?”说完,她抬手就撕掉了宦官们起草好的诏书。太后的哥哥、太常卿郭钊听说宦官们有这一打算后,给太后写了一封迷信,他在信中写道:“太后您如果真的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臣请求先率领郭家子弟们辞去官爵,回乡种田。”郭太后见信后,哭着说道:“我家祖先的恩德,都集于我哥哥身上。”

长庆四年一月二十二日当晚,穆宗在寝殿之内驾崩,终年三十岁。次日,朝廷以宰相李逢吉为首席摄政。二十六日,李湛在太极殿东厢房继位。当初穆宗继位时,给神策军将士们每人赏赐五十串钱,如今,李逢吉和牛僧孺认为,财政困难,如此赏赐下去,将来难以为继,就下诏称:“神策军警卫皇宫,功劳很大,确实应当予以厚赏,但是,连年旱灾,国库空虚,如今朝廷尚未发放边防军的军衣。无论是赏赐或着抚恤,都该公平才是。神策军将士们每人赏赐十匹绢、十串钱;京畿各地将士减半;拿出内库二百万匹布帛交给度支部门,给边防军缝制春衣。”

刚刚继位的敬宗李湛,像他父皇穆宗一样花钱大手大脚,从一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之间,他赏赐给身边的宦官很多的官服、丝绸、金银,有时对某一个人今天刚刚赏赐给绿色官服,第二天又赏赐给绯红色官服了。

五百八十五、敬宗继位

如今,敬宗李湛年仅十六岁,而朝中的朋党斗争并没有因为穆宗的死而停歇,也不会因为新皇帝的登基而中止,反而变得愈演愈烈了,因此,当敬宗继位之后,十六岁的他就立即陷入朝中朋党斗争的漩涡中了。

两个月前,穆宗留下了李绅,这让李逢吉更加不安。李绅有个同族侄儿名叫李虞,此人有点文名,但却对外宣称自己并不喜欢当官,遂隐居在华阳川,然而,等他的堂叔李耆被朝廷任命为左拾遗后,李虞却给他写信请其举荐自己,不凑巧的是,这封密信却鬼使神差地被人误送到了李绅的手上。李绅也不厚道,他看过来信后,就给李虞回信,嘲笑他的虚伪行径,不仅如此,李绅还把这件事公之于众,让李虞非常难堪,对李绅是恨之入骨。恼羞成怒的他来见李绅的政敌李逢吉,把平常李绅在背后抨击李逢吉的话都和盘托出,李逢吉一听,更坚定了要搞掉李绅的决心,就指使李虞与自己的同党张又新、李仲言等人暗中刺探李绅的缺点,再在士大夫中间予以宣扬。他们还散布谣言称:“李绅暗中刺探各位,只要发现人们在一起谈论,他就诬陷是朋党,并向皇上告发。”士大夫们听了,很多人信以为真,逐渐与李绅疏远起来。

等到敬宗继位后,李逢吉一党虽然因李绅失去了穆宗的支持而欢欣鼓舞,但又担心李绅会重新受到敬宗的信任,就日夜商议迫害李绅的办法。楚州刺史苏遇对李逢吉一党说:“皇上刚刚听政,一定会驾临延英殿召见有资格见驾的大臣,如果李绅身兼次对官,唯独这一点需要防备。”李逢吉一党深以为然,连忙对李逢吉说:“事情紧迫啊,如果等到皇上亲政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李逢吉遂让王守澄向敬宗说:“陛下之所以能当上太子,臣尽知内情,全都是李逢吉的功劳,像杜元颖、李绅等人,都想拥立深王李悰。”李悰是穆宗李恒的四弟、敬宗李湛的四叔。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人接着上书也谈及此事。十六岁的敬宗虽然年轻,但并不全信。李逢吉又亲自上奏,称:“李绅阴谋将要对陛下不利,臣请求将其贬谪。”敬宗再三盘问,最终才听从了。

二月三日,敬宗下诏将李绅贬为端州司马,李逢吉率领百官上表道贺。退下后,百官又前往中书省向李逢吉道贺。正遇上李逢吉与张又新在屋内交谈,守门人不让百官入内,过了很久,张又新才满脸是汗,从屋内走出,一一向百官作揖,说道:“端州这事,我不敢再谦让了。”众人都吃了一惊,对他很是忌惮。右拾遗、内供奉吴思不肯向李逢吉道贺,李逢吉大怒,让吴思担任吐蕃告哀使,前往吐蕃通报穆宗驾崩的消息。二月六日,又将翰林学士庞严贬为信州刺史,蒋防贬为汀州刺史。庞严,寿春人,元和进士,长庆元年又登制举考试状元,他聪慧绝人,文章峭丽;蒋防,字子微,义兴人,年少聪慧好学,小有名气,唐传奇小说《霍小玉》就是他的代表作。庞严和蒋防二人都很有文才,深受元稹、李绅的赏识和提拔。给事中于敖素来与庞严私交很好,将贬谪庞严的诏书退回,众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说道:“于给事替朋友鸣冤,触犯了宰相,真不简单啊!”谁知,于敖的封驳内容下来却认为对二人的贬谪太轻,李逢吉很是满意,不久就提拔他为工部侍郎,后外调为宣歙观察使。于敖是贞观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之后,史称,他是个“温裕长者,与物无忤,居官亦未尝有立。”是个善于钻营的官僚。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