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当宪宗看了白居易写的诗歌之后,就把他召入京师,让他当上了翰林学士,此后,宪宗还对宰相们说道:“像太宗皇帝那么英明,群臣尚且再三再四地进谏,何况像朕这般孤陋寡闻,从今往后,一旦出现不当之事,希望你们要向朕进谏十次,不要只提一两次就罢了。”是谁要陷害郑?李绛的言外之意直指李吉甫;又是谁要独揽朝政?让人不得不怀疑就是李吉甫。因此,高崇文在西川一年后,就表示自己只是一介士卒出身,不宜当西川节度使,上表称:“蜀中安逸,无处效力,我情愿在边疆替朝廷卖命。”宪宗于十月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武元衡为同平章事、西川节度使,而改任高崇文为同平章事、邠宁节度使、京西诸军都统。史称,他“恃其功而侈心大作,帑藏之富,百工之巧,举而自随,蜀都一罄。以不习朝仪,惮于入觐,优诏令便道之镇。居三年,大修戎备,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四。”如此一来,朝中宰相就剩下了郑和李吉甫二人,不是李吉甫又能是谁呢?

元和二年这一年,李吉甫撰写了《元和国计薄》,统计了当时天下方镇一共有48个,295个州府,1453个县,其中,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成德、范阳、沧景、淮西、淄青15个镇71个州不向朝廷申报户口;只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8个道49个州144万户百姓向朝廷交纳赋税,这个数字比天宝年间的交税户口少了四分之三,而天下军镇军队依靠朝廷吃饭的却高达83万多人,比天宝年间增加了三分之一,统计下来,大概两户人家就要供养一个士兵。另外,水旱灾害以及正常赋税之外的临时征税还不计算在内,由此可见当时的老百姓的负担是多么沉重。

元和二年就这样平安度过,到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一月一日,群臣给唐宪宗上尊号为睿圣文武皇帝。唐宪宗宣布大赦天下,并告知各地“从今往后各地长吏进京,不得再向朝廷进奉财物。”知枢密刘光琦上奏,请求朝廷派出中使携带大赦令向各道宣布,其目的还是想借此让中使们到地方上搜刮一番。翰林学士裴洎、李绛上奏称:“中使所到之处,往往给地方上带来麻烦,不如交给驿站加急传送即可。”宪宗同意了。刘光琦还不死心,称这都是过去的惯例,宪宗说道:“惯例如果是对的就遵从,如果不对,为何不肯改正!”到了三月,前山南西道节度使柳晟、前浙东观察使阎济美就违背诏书,向朝廷进奉。御史中丞卢坦提出弹劾,宪宗召见卢坦予以劝慰,说道:“朕已经赦免了二人的罪过了,不可失信。”卢坦说道:“大赦令已经向四海颁布了,这才是陛下最大的信义。柳晟等人不顾陛下的法律,为何存小信而失大信呢?”宪宗只好将二人进奉给自己的东西交给了朝廷。

相对于皇甫湜的对策,牛僧孺的对策就缓和了许多,他的对策称:“…晋武帝躬俭,于初有平吴之勋,功成而骄,狃逆生于胡羯。此由功而乱也。今陛下御天下四年矣,天威霆震,封豕枭戮,海内服,陛下之功矣! 然忠智仁勇者,咸攘臂自奋,以观治于陛下…臣闻风俗之厚薄,天下之侈俭,雅正之进退,法禁之弛张,总其根源在君上之所措耳。大凡天下之事未有不行于上而行于朝廷,未有不行于朝廷而行于天下者…中代以降则不然。土木之工,画绘之巧;雕墀镂砌,洞达于千门之间;珊瑚琳珉,晶荧于百柱之内…臣又闻,中代以前以不专之徳御臣下,故佞邪退而忠直进…所谓坚甲劲兵,不令专任;询谘应对,不令专权;夕处朝游,不令专侍…中代以降又有甚于此。谓之宰辅,不见于渉旬;谓之公卿,不见于越月;处之谏列,不见于经时;目之侍臣,不见于终岁…”

五百五十、排兵布阵

为了安置李吉甫,唐宪宗把原任淮南节度使王锷调回了朝廷。

王锷和伊慎都出身不高,因天下乱离而脱颖而出,过去二人可谓是曹王李皋的左膀右臂,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德宗时期,在李皋的推荐下,王锷也是平步青云,先是随李皋来到京师,被拜为鸿胪少卿,继而又被外派担任了八年的容管经略使,后晋升为岭南节度使。王锷在广州期间,向百姓征收重税,中饱私囊,还没收前来贸易的他国商人财物,因此,家财富可敌国,京师权贵人家大多都收受过他的巨额贿赂。杜佑入朝后,王锷即接任了淮南节度使一职。王锷从下级官吏做起,明于治理,也是一位干才,但其名声却不怎么好。据《唐国史补》记载一则王锷散财的故事,有人对王锷讲散财的好处,过了几天,王锷对那人说:“我按照你的意见,把钱财都散去了。”客人问都散到何处了,王锷回答:“几个儿子一人一万贯,女婿们一人一千。”

元和三年,他被召入朝廷后,又给宦官们送去了大量财物,想当上平章事。翰林学士白居易上书认为:“宰相,位极人臣,不是名望很高、立有大功的人,就不该授予此位。前不久,给裴均加平章事、山南东道节度使,就已经令舆论哗然了,如今又要给王锷此位,那么,与王锷资历相当的人都会产生非分之想。假如全部晋升,就败坏了朝廷的制度,且这些人对朝廷也并不感恩;假如不给,就显得厚此薄彼,说不定会心生怨恨,如此一来,反倒是没法收场了。况且,王锷在淮南五年,千方百计盘剥百姓,搜刮完财物,又到京师上下打点,如果朝廷任命他当宰相,各地藩镇就会觉得王锷这个宰相是进奉取得的,将会竞相盘剥,百姓们将如何承受?”于是,王锷想当宰相这事也就泡汤了。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