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韩愈对这次革新的态度。韩愈与柳宗元是世交,而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年进士,三人原本关系颇好。韩愈就曾在《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中写道:“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仇。”在贞元十九年三人都就职于御史台,但韩愈却在该年因得罪京兆尹李实而被贬出京师。在韩愈看来,刘禹锡和柳宗元应该能在王叔文面前说上话的,然而,他们却没有伸出援手,这让韩愈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对王叔文一党很是不满,在其后来撰写的《顺宗实录》中都有所体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柳宗元去世,刘禹锡远离朝廷,韩愈对二人也逐渐冰释前嫌了。

司空曙,曾入剑南节度使韦皋的幕府,官至虞部郎中,他是另一位大历才子卢纶的表兄,二人关系密切。其诗有名的有:《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苗发,潞州壶关人,初为乐平令,授兵部员外郎,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存诗很少。有诗《送司空曙之苏州》:“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崔洞,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现仅存诗一卷,其中晚年所写《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较好:“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送韦员外还京》:“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春晚香山绿,人稀豫水清。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宝应元年登进士第,官至右拾遗。他的诗歌不事雕琢,较为平淡,现存诗一百余首。如《送王秘书归江东》:“回首望知音,逶迤桑柘林。人归海郡远,路入雨天深。万木经秋叶,孤舟向暮心。唯馀江畔草,应见白头吟。”

夏侯审,建中元年,试“军谋越众”科及第。授校书郎,又为参军。仕终侍御史。其诗传世甚少。《全唐诗》存其诗有《咏被中绣鞋》:“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除了大历十才子之外,活跃在大历贞元诗坛的还有元结、刘长卿、戴叔伦、韦应物、李益、顾况、于鹄、孟郊、权德舆、唐德宗、章八元以及皎然、法振、灵澈等江南诗僧等人。元结和刘长卿,我们在盛唐诗人中已经说过,在此不再赘述。钱起(贞元元年卒)、李端(贞元二年卒)、韩翃(约贞元三年卒)、刘长卿(贞元四年卒)、戴叔伦(贞元五年卒)、司空曙(贞元六年卒)、韦应物(约贞元七年卒,但其晚年佳作很多),因此,我们只将戴叔伦作为大历诗人予以介绍,而将韦应物作为贞元诗人对待。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人。他出身于隐士家庭,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他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社会疾苦的,也有表现隐逸生活的。比如,《女耕田行》:“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新泥…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写尽农家妇女劳作之苦;《边城曲》:“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月时,霜风裂肤百草衰。”《调笑令·边草》:“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写边城士兵的艰辛;《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写羁旅之愁的;《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则是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伤,含蓄隽永,寄情于景,耐人寻味。

韦应物的妻子元苹,是北魏宗室之后,早于韦应物去世,年仅三十六岁。韦应物亲自给爱妻撰写墓志,其文感人至深,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乌呼!自我为匹,殆周二纪,容德斯整,燕言莫违。昧然其安,忽焉祸至,方将携手以偕老,不知中路之云诀。相视之际,奄无一言。母尝居远,永绝( )恨,遗稚绕席,顾不得留。况长未适人,幼方索乳。又可悲者,有小女年始五岁,以其惠淑,偏所恩爱,尝手教书札,口授《千文》。见余哀泣,亦复涕咽。试问知有所失,益不能胜。天乎忍此,夺去如弃。余年过强仕,晚而易伤。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日月行迈,云及大葬,虽百世之后,同归其穴,而先往之痛,玄泉一闭。一男两女,男生数月,名之玉斧,抱以主丧。乌呼哀哉!景行可纪,容止在目,瞥见炯逝,信如电喻。故知本无而生,中妄有情,今复归本,我何以惊…”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