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看了许孟荣的奏疏,德宗就召见李实询问旱情。李实却说:“今年虽然闹了旱灾,但田里的庄稼却长得很好!”德宗也乐于听到这种话,就没有采纳许孟荣的建议,不再减免关中百姓当年的赋税。摊上了这种君王,穷苦百姓求告无门,只能拆掉房屋,把砖瓦木材卖掉,或者抵押麦苗换钱交给官府。一位名叫成辅端的正直优伶写了数十篇诗文,描写关中百姓的苦难,一篇云:“秦城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硕米,三间堂屋二千钱。”李实听了勃然大怒,上奏称成辅端诽谤朝政,德宗下令将成辅端立即用棍棒活活打死。此后,朝廷下令免除京畿内百姓拖欠的赋税,但李实却违背诏书,继续征收,致使百姓非常困顿,收不上赋税的官吏屡屡受到鞭打、责罚,聚敛了三十万钱。

监察御史韩愈上奏,以为:“京畿百姓穷苦困顿,应当将今年没有征收上来的赋税以及草粟等钱,等到明年蚕事以后或者小麦收割时再补收。”但是,昏庸的德宗却将韩愈贬为山阳令。史称:“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山阳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虽然朝中有许孟荣、韩愈这些名士、争臣,德宗在明面上也不得不有所掩饰,但其内心亲近的却是李实这种聚敛之臣,根本没有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韩愈被贬,而许孟荣不久也因“以讽谕太切,改太常少卿”。

淮南节度使杜佑后期在淮南治理得并不理想,判官南宫僔、李亚、郑元均等人争权夺利,把淮南军政搞得一塌糊涂,德宗知道后,将三人都贬到了岭南,此后,杜佑屡屡上表请求入朝,贞元十八年十月,德宗任命刑部尚书王锷担任淮南副节度使兼行军司马,次年二月二十三日,杜佑入朝,三月一日,德宗任命其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以王锷为淮南节度使。同年七月十一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齐抗因病被免为太子宾客。闰十月十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崔损去世。十二月十三日,德宗任命太常卿高郢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吏部侍郎郑珣瑜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高郢长期在朔方军中担任幕僚,身陷李怀光叛军中,却一直心向朝廷,李怀光被杀后,马燧又征辟为掌书记,不久,被德宗召入朝廷,历任刑部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太常卿。史称,高郢为人刚正,在他主管选举之后,注重举子们的真才实学,狠刹请托之风,考风为之一变。另称:“郢性恭慎廉洁,罕与人交游,守官奉法勤恪,掌诰累年,家无制草。或谓之曰:‘前辈皆留制集,公焚之何也?’曰:‘王言不可存私家。’时人重其慎密。”郑珣瑜,字元伯,郑州荥泽人,是前宰相郑余庆的堂兄弟。大历中入仕,历任大理评事、阳翟丞、万年尉、左补阙、泾原军判官、侍御史、刑部员外郎、饶州刺史、谏议大夫、吏部侍郎、河南尹。他个性严肃,沉默寡言,从未因私事向人请托,别人也不敢因私事向他说情。当时韩全义率军与吴少诚作战,屡屡向河南索取财物,除了诏书明令之外,郑珣瑜一概不予理睬。有人劝他,他却说:“武将领兵,多恃此向州县索要财物,朝廷一旦降罪,地方官也会受到牵连,无论如何,我也不会让万千百姓破产的!”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前河南尹张延赏,而认为他厚重严正又超过张延赏。郑珣瑜拜相后,曾当面质问京兆尹李实:“京兆府留下的钱帛都有定数,其他的要上交度支,而你如今的进奉钱又是出自何处?”李实只得如实道出,因其受到德宗的宠幸,才蒙混过关,未被惩处。

五百二十三、贞元末年(3)

在地方上,这几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变故。

贞元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继邠宁庆节度使杨朝晟去世之后,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七岁。德宗废朝五日,群臣前往延英门凭吊,如浑瑊去世时那样。德宗下诏追赠其为太师,赏赐送丧布帛、粟米等。太常拟定谥号为威烈,德宗说:“王武俊竭忠奉国,宜赐谥忠烈。”王武俊有子四人:王士真、王士清、王士平、王士则。长子王士真嗣位。王士真从小就勇冠三军,为李宝臣帐中亲将,李宝臣把女儿嫁给了他。李宝臣临死前大肆杀戮手下大将,幸赖王士真暗中结好李宝臣身边亲信,王武俊才得以幸免。王武俊继位节度使后,以王士真为副大使,德宗返京之后,晋升王士真为检校兵部尚书,充德州刺史、德棣观察使,封清河郡王。七月二十一日,德宗下诏任命王士真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恒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成德军节度、恒冀深赵德棣等州观察等使,不久,又加封其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王士真辅佐其父立下汗马功劳,辛苦备尝,继位后,能遵守善道。虽然擅自任命辖区官吏,也不向朝廷进贡赋税,但每年都会以进奉之名向朝廷进贡大批财物,数额也高达数十万钱,与幽州和魏博二镇相比对朝廷更为恭顺。

王武俊刚死,河东节度使郑儋也突然去世了。郑儋自称白云翁,荥阳人。大历四年进士及第,后历任高陵尉、大理丞、太常博士、起居郎、吏部郎中,贞元十六年由河东行军司马晋升为节度使。次年八月去世,终年六十一岁。据韩愈所写神道碑文称,郑儋喜欢与人喝酒,每次喝酒都喝得大醉,还经常与人投壶游戏,常常通宵达旦。郑儋突然死亡,来不及交代后事,河东军中顿时骚动不安,行将生变。当天深夜,众将命令十余名士兵持刀喊来掌书记令狐楚,在军营门前命他起草郑儋的遗表,在众人环绕之中,令狐楚从容不迫,提笔一会儿就写好了。令狐楚自称是唐初十八学士之一的令狐德棻的后裔,贞元七年进士及第,他才华横溢,入仕后一直担任几任河东节度使的从事。德宗也喜欢作文,对令狐楚的文章也颇为欣赏,每当河东送来奏表,他能分辨出是否出自令狐楚之手。八月二十八日,德宗下令以河东行军司马严绶接任河东节度使。严绶谦恭有余,而智略不足,与众人都保持一团和气,又巴结宦官,开幕僚进奉之先。

到贞元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鄜坊节度使王栖曜也去世了。中军将领何朝宗阴谋作乱,深夜派人在军中纵火。都虞候裴玢偷偷躲藏起来,不去救火,次日清晨,他派人逮捕了何朝宗,将其斩首。朝廷遂以同州刺史刘公济为鄜坊节度使,以裴玢为行军司马。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7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7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